{{ filterTitle(`舞台艺术里的贵州 | 家国好儿女上演连台好戏`)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独特印记,而生动绚烂的舞台艺术,让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更加夺目。
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春节演出的《胜利花灯》,到1995年荣获天津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程长庚杯”艺术奖的《水西遗恨》,再到获得第31届中国戏剧奖梅花奖和第32届上海白玉兰奖的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贵州戏剧队伍继承与发展优良传统,在贵州历史文化“富矿”中挖掘“稀有金属”,将地方戏曲打造为一朵缤纷多彩的奇葩。
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乔啟明 摄 (贵州图片库发)
在贵州,土家族傩戏、布依戏、侗戏、地戏以及贵州花灯、黔剧、弹词、阳戏等历史悠久、璀璨夺目、丰富多元的地方戏曲,不仅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地域特色,有的剧种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花灯戏《七妹与蛇郎》亮相2024“茶香中国”第三届全国采茶戏汇演、广场歌舞《阿妹戚托》与民歌《白岩高点晒花鞋》在第十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展示、升级版舞剧《天蝉地傩》在大湾区焕新绽放……今年以来,一出出经典舞台剧接连亮相,古曲黔韵在全国各地舞台上尽展新颜,为贵州戏剧对外传播带来更多样化的视角和机遇。
贵州戏剧的立名与叫响
说到贵州戏剧,黔剧是绕不开的话题。黔剧姓“黔”,因贵州简称“黔”而命名。
在1981年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黔剧亦被称作“文琴剧”,是流行于贵州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由曲艺“扬琴”(也叫“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发展而成。
黔剧的由来,源于黔地的一次文化自觉。
1952年10月,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剧团与演员齐聚一堂,贵州却缺席。那时,“贵州一定要搞出一个地方剧种来”成为共识,催生了黔剧的诞生。
1958年,“文琴戏”被选中,成为贵州的地方代表剧种,正式定名为“黔剧”。同年贵阳市黔剧团成立(现贵州省黔剧院),剧团以《秦娘美》作建团首演。1960年春,《秦娘美》剧组赴京演出,黔剧名号一举为天下知。同年,《秦娘美》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及东南亚国家放映,黔剧由此“挂上号”传开来,成为戏曲百花苑中的“一朵山花”。2008年,黔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剧的发展速度让人欣喜,从正式定名到走向市场,不到10年的时间里,省内专业黔剧团发展到20多家,为黔剧培育了广泛的观众群体,那一时期,贵阳、地州市的大街小巷都飘荡着黔剧的调子和唱腔。从贵州走进北京、从舞台走上大银幕,黔剧完成了从坐唱到戏剧再到电影的艺术成长“三级跳”。
与基本属于城镇市民文艺的黔剧相比,贵州花灯则深深地扎根于广大的农村,与贵州生机勃勃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民间有“灯从唐朝起,戏从宋朝兴”之说。
据曾在贵阳市文化局艺术科工作的魏岩撰写的《贵阳地区的花灯》所述,花灯戏作为贵州的地方剧种,是在民间花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歌舞形式,逐渐加入小戏元素,最终发展为能够演出完整剧目的戏曲形式。1952年在中苏友好月活动中,贵州文艺演出团编排出花灯歌舞《五朵红花》,第一次将这山野之花搬上都市舞台,从此结束花灯只在农村演出的历史。1956年,贵阳市以花灯剧《刘三妹挑水》参加了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文艺会,同年贵州省花灯剧团成立,这标志着花灯剧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场坝走向剧场。
花灯戏《红梅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除黔剧和花灯戏外,贵州的地方戏曲剧种还有贵州梆子、傩堂戏、地戏、阳戏、木偶戏,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撮泰吉、布依戏、侗戏等。
据王恒富、谢振东主编的《贵州戏曲大观》记载,贵州梆子因使用贵州方言而深受本地群众喜爱,其演出活动延续至清末民初;“傩戏”家族在贵州繁衍广泛,既有最古老原始亦最怪诞的彝族傩戏“撮泰吉”、也有因明朝“调北填南”军队和移民传入的地戏(亦称“军傩”),还有流行于黔北一带的另一种面具戏——阳戏;历史最长、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侗戏流布地域遍及黔、湘、桂诸省的侗族聚居区;布依戏又称“土戏”“板凳戏”,是布依族人民喜爱的一个民族剧种。
安顺屯堡地戏。钟志伟 摄(贵州图片库发)
黔剧连续两届入选文华大奖、《月照枫林渡》主演邵志庆一举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侗戏《丁郎龙女》、布依戏《罗细杏》等曾在全国获奖、侗族风情戏剧《秦娘美的后代们》获文化部第八届“孔雀奖”剧本银奖……各类“贵州出品”的戏剧舞台艺术在不断迭代更新中,打磨推出一部部新品佳作,斩获一项项殊荣,名号也越叫越响。
戏剧讲好贵州故事
贵州的外来戏剧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彼时传入的弋阳腔一直演出至嘉庆年间,随后被昆曲所取代。直至五四运动前夕,贵阳的戏剧舞台有了新气象。《贵州通史》记载,一贯演唱旧戏的贵阳川剧班,在1918年3月排演了新川剧《乞丐储金》。这出戏以1915年袁世凯接受卖国的二十一条约,贵州各界发起救国储金运动为背景,表现了一对乞丐夫妇宁肯忍饥挨饿,也把一年来乞讨积攒起来的一贯铜钱,捐献给救国储金的感人故事。
“引进来”不仅是戏剧领域交流互鉴、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激活古老传统、赋予其新生的关键所在,外来戏曲剧种在吸收贵州本土戏剧文化养分后,也深深地扎根于这块土地。
被视为中国“国粹”的京剧,于20世纪初在贵州初露锋芒,百年底蕴,是贵阳京剧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根基。昔日贵阳老北门至大十字、化龙桥一带,戏台密布,名家云集,上千部经典剧目在此上演,声名远播西南,京剧的群众基础由此奠定,贵州京剧的招牌也持续打响。
京剧《黔人李端棻》走进北京大学。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官方微博
2004年,京剧《巾帼红玉》获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凭借其文武俱佳的表演,充分展现了巾帼英雄梁红玉的同胞之情、夫妻之情、儿女之情和报国之情,使梁红玉一改传统戏曲中的武旦形象,而成为古代中国妇女的理想化形象。出生于贵阳的李端棻是一名教育家,也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首倡者之一,以他的原型创作的京剧《黔人李端棻》在2014年入选贵州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该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基石,塑造了一位胆识过人、情操高洁、忧国忧民、倡导改革的知识分子形象。此后,贵州京剧院坚持原创,打磨精品,加大创作力度,平均两年出一部精品大戏,在高端平台上频频亮相,多个原创优秀剧目共获得30余项国内外大奖。
2023年以来,贵州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其中,围绕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贵州打造提升推出四部舞台剧——话剧《此心光明》、京剧《阳明悟道》、歌剧《王阳明》及舞剧《王阳明》。在舞台艺术展现中融入“贵州味”、贵州化创作成为舞台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成为讲好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形象的新途径。
话剧《此心光明》。张晖 摄 (贵州图片库发)
在歌剧《王阳明》中,通过表现贵州少数民族少女阿朵与王阳明的互动,展现王阳明融入贵州这片土地的过程。该剧的作曲、中央歌剧院特聘驻院作曲家柳进军认为,通过贵州语言、傩戏、彝族撮泰吉等贵州元素的运用,表现贵州原生态文化与王阳明所代表的中原文化、文人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碰撞交融。
2022年,贵州京剧院新编京剧《阳明悟道》一经上演,便获广泛点赞。为了更加贴合现代观众审美,在继承传统戏曲舞台表现的基础上,京剧《阳明悟道》加入了极具地方色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这是传统戏曲与时代表达的结合。该剧主演冯冠博凭借其出色表演获得第31届中国戏剧奖梅花奖与第32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
舞剧《王阳明》在六盘水首演。黄庆松 摄
四剧同辉、用舞台艺术讲述阳明心学,挖掘贵州故事。阳明先生何以在龙场悟道?”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一是自然环境之助,第二是人文环境之助,第三还有贵州宽容的社会思想,阳明心学产生之后,从龙场龙冈书院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论道,“只有在贵州,阳明心学取得过如此辉煌。“
戏里戏外的贵州好儿女
1939年,欧少久将相声艺术引进贵阳。在中华路交易所,他演出的对口相声《卢沟桥之役》吸引了众多贵阳人的兴趣,听众反响热烈。
《贵阳城市发展史》记载,为繁荣贵阳相声事业,欧少久把培养接班人当成重要任务,先后培养了丁薇、刘长声等相声演员。这批弟子勤于学习,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贵阳相声界的顶梁柱,为贵州戏剧的发展再添一把火。
新中国成立后,戏剧演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演出热情高涨。1953年12月1日在贵阳开幕的贵州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催生了贵州戏曲艺术表演的第一次高潮,对贵州戏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推动作用。
10月23日,2024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贵阳举行,黔剧《无字丰碑》作为开幕式的压轴剧目亮相。该剧以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林青为创作原型,塑造在贵州边陲隐蔽战线上,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人,以及为新中国的解放建立不朽功勋,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
黔剧《无字丰碑》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通过红色题材的‘黔味’表达,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贵州故事。”贵州黔剧院院长朱宏认为,让更多的人记住贵州符号,通过戏剧传播贵州形象、展现贵州人的精神是一代代创作者的使命。
贵州罗甸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她也是黔剧《腊梅迎香》主角原型。
黔剧《腊梅迎香》取材于“当代女愚公”邓迎香的事迹,展现了邓迎香带领乡亲们苦战13年开凿进村隧道,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
黔剧《腊梅迎香》。罗大富 摄(贵州图片库发)
“古有愚公能移山,气如长风万代传,借公精神穿顽石,一尺一寸终通天!”剧中的唱词表达了邓迎香的精神风貌,戏外的邓迎香则以更加坚定的意志面对挑战。“这个剧讲的不只是我,更是新时代贵州精神。”邓迎香在观看该剧时,眼里都是对未来的期许:“麻怀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除了展现各类英雄人物外,聚焦小人物、反映贵州人民淳朴善良题材的剧目也是贵州戏剧舞台上久盛不衰之作。花灯戏《月照枫林渡》以贵州山村小镇酒坊为背景,在彰显贵州酒文化的同时,歌颂人间真情、彰显剧中主人翁以和为贵、大爱无疆的美德,展现贵州民族民间的丰富文化。主演邵志庆(饰刘荷荷)以精湛的演技一举获评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花灯戏《月照枫林渡》演出现场。
在时代的变迁中,贵州的戏剧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汲取各种艺术养分的贵州戏剧在传承与创新中携手并行、与时俱进,正在创作生产更多更有时代性、生命力的精品力作,勾勒贵州形象,展现贵州人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