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毕节非遗传承火热 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

发表时间:2024-12-04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从非遗工坊到体验空间,从数字化传承到非遗进校园,从大众参与到文旅融合,当下,近距离体验非遗、感受非遗,已成为毕节文化惠民的常态。

“这些图案和花纹看起来很美。”前不久,位于黔西市化屋村非遗工坊的苗族刺绣蜡染展示馆迎来数十名亚太记者参观,印尼国家广播电台记者马里奥·帕斯卡对苗绣技艺赞叹不已。

杨文丽展示馆所在的非遗工坊原是扶贫车间,化屋村成功脱贫摘帽以后,这里就成了传承非遗技艺吸纳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传承场所。“苗绣热”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到化屋,带火了这个悬崖边的小山村。绣娘杨文丽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不想学,如今我一心只想把苗绣技艺传承下去。”

1733208071683093_a.jpg

制作精美的大方漆器。  胡静洁 摄

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非遗工坊内,年近60岁的高光友,是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非遗传承人之一,潜心研究彝族漆器髹饰技艺30多年,他对漆器的50多道制作工序早已烂熟于心。这几年来,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借助非遗工坊持续开展传承人培训工作,让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在文创舞台大放异彩。

1733207724527914_a.jpg

撮泰吉。 胡静洁 摄

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场所,毕节先后建成非遗工坊77个,非遗体验空间47个,通过鼓励传承人依托苗族刺绣、蜡染,彝族漆器、砂陶等传统技艺类项目建立公司200多家,研发创新非遗文创产品200多项,让非遗从小众传承走进大众生活。在2024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非遗工坊助力毕节拿下1铜2银8优秀的好成绩。

12月2日,位于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锅圈岩中学的操场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跳苗族芦笙舞。自2018年以来,纳雍县把苗族芦笙舞传承场景搬进校园,并邀请当地传承人授课,非遗传承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1733207778434919_a.jpg

在学校,非遗传承人创新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建立非遗传习专题馆、非遗传承工作室、民族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等。毕节将群众参与性强的非遗项目,如传统舞蹈、苗绣、芦笙、唢呐、月琴、剪纸、农民画等纳入学校的学习内容,目前大方漆器、蜡染刺绣、铃铛舞、撮泰吉、滚山珠、黔西剪纸等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已经在市内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开设传承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传习活动。

“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毕节市文化馆是毕节非遗传承的实施单位,馆长况荣峰表示,近年来,毕节从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实施非遗传习所建设、民族节庆活动、文化进校园、非遗展示馆建设、非遗街区建设系统性保护工程,构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非遗保护传承事业的迈上新台阶。

非遗要发展,传承是关键。况荣峰介绍,毕节在重点传统节庆活动保护行动方面,支持鼓励各县探索节庆活动文化空间保护经验措施,重点保护传承火把节、彝族年、苗年、跳花节、跳花坡、花山节、米花节、踩花节、七月场、三月三团圆节、圣水节、六月六、祭花神、祭山节、吃新节、那达慕节等传统民族民俗节庆活动。

1733207820370310_a.jpg

制作乌撒烤茶。 胡静洁 摄

传承和发扬,让非遗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今年暑假期间,毕节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火把节打造的“自然凉 毕燃嗨”避暑旅游品牌火热出圈,吸引接待游客13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0.13亿元。去年,彝族广场舞作品《阿西里西》代表贵州参加全国广场舞大赛,并斩获优秀展演奖。

1733208155261423_a.jpg

彝族火把节。 胡静洁 摄

为推进非遗进景区,毕节还在织金洞、平远古镇、九洞天、奢香古镇等开设贵州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店(专柜)12个,持续开展非遗项目与旅游市场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探索推进“非遗+旅游”新业态,全面推进黔西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10月底,文旅部公布的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中,黔西市文体广电旅游入选先进集体。

与此同时,毕节还通过实施“非遗在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发动社区非遗传承群体自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保护传承、展示展演、学习培训等活动,提升社区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群众的参与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截至目前,毕节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9项、省级115项、市级154项、县级374项,国家级传承人8名、省级传承人38名、市级传承人126名,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不久前发布的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毕节市有化屋苗族献山节、支嘎阿鲁、彝族古歌等51项(59处)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张鸿杰

三审: 熊莺

四审: 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