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沪贵联动|荔波小七孔:因古桥得名的景区,因桥兴旅成“顶流”`)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初冬时节,褪去人潮,荔波小七孔景区恢复了静谧的模样。阳光下,一座藤蔓缭绕、碧潭倒影的古桥,静静地横卧于荔波响水河上,至今已有189年。“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桥头《万古兴桥碑》的联句让人一看便感受到它的不凡。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的荔波,被誉为“人间绿宝石”,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这里青山叠翠、碧波荡漾、飞瀑纵横,荔波小七孔景区正是精华所在。
初冬的荔波小七孔古桥。
作为“黄小西,吃晚饭”的主菜之一,荔波小七孔景区的名字与响水河上的这座古桥密切相关。
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是当时荔波作为贵州通往广西商旅大通道的历史见证。据《荔波县志》记载,从小七孔古桥、黎明关等地出发,荔波曾有五条途经广西环江、终达广西怀远的“盐马古道”。
古桥有七个孔,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植物;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桥首原存石碑两座,一座记录筑桥功德,一座为《万古兴桥碑》。古桥的修建,记录着曾经的繁华,也成为响水河两岸各民族群众搭建的友谊之桥。
小七孔古桥联系着响水河两岸的各民族群众。
蒙永厚是荔波县民族宗教事务研究所所长,据他介绍,很久以前,布依族人就在响水河畔生活了。后来,瑶族人为了躲避战乱,经广西迁徙至此定居。由于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两族之间交往交流甚少,通婚也少。当地流传有“瑶布两边走,一边一条河,若为周边捞,除非一座桥”的俗语。“拉雅与金宝”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土壤中诞生的。
拉雅瀑布。
相传布依族姑娘拉雅与瑶族小伙金宝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为了心爱之人,金宝在响水河上修建了一座七孔桥,连接了两个村寨。为了纪念这份爱情,人们将小七孔古桥边一处宽10米、落差30米的美丽瀑布,命名为拉雅瀑布。从此,古桥与瀑布相伴相守,构成了高山流水间的绝美画面。而现实生活中,随着小七孔古桥的修建,生活在响水河两岸的布依族与瑶族人民开始交往、交流、交融。
“人间绿宝石”荔波。
从因商兴桥到因桥兴旅。如今的小七孔 ,已不仅是一座桥的名字,更是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荔波小七孔景区的景点集中分布于一条幽深的峡谷里,这里集山、水、洞、林、瀑、湖、石多种景观于一体,每一处景点,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其中,最美的是水。断桥飞瀑、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翠谷瀑布,一路上高山流水、泉鸣瀑响,文人墨客也叫它“知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