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
贵州省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8场,介绍贵州省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春元,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处长叶兴峰、运行监测协调处处长任兴华、食品工业处处长张凤、装备工业处副处长张培书,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敖鸿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心和支持!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贵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2023年以来,全省工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与各地各部门一道大抓工业、大兴工业、大干工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在去年取得喜人成绩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持续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19个重点行业中17个保持正增长,4个市(州)工业增速达两位数,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8%,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工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工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为全省稳增长、优结构提供了强劲动能!
我们加快“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初见成效。“六大产业基地”是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也是贵州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我们逐一编制各大基地建设规划,根据产业布局、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明确市县两级工业主导产业,编制实施“一图三清单”,2023年“六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在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方面。深入推进“富矿精开”战略,明确资源精深加工产业“1+3+5”发展格局,成功引进青山、华友、华峰共同投资的织金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以及江山、美锦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了煤化工与磷化工耦合发展。在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方面。布局“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依托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础,启动“电动贵州”建设,推动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在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方面。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落地,贵州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6.8、进入全国第二梯队,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6.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7.2%,建成电子、能源、白酒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字动能在工业领域加速释放。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方面。持续推动白酒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打造赤水河流域核心产区,“中国酱香 赤水河谷”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贵州白酒以全国6.8%的产量创造了37.3%的利润,世界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进一步巩固。在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方面。通过规模化、智能化提高煤炭生产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建设水、火、风、光、储电力供应体系,电力装机容量达8828.6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过56%,积极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周边省份送电,“水火互济、多能互补”的优势更加明显,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方面。规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加强与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航发、中国商飞等央企合作,继2023年中国商飞客户大会在贵阳召开后,2024中国商飞-贵州大飞机产业培育会又在安顺举办,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产品取得突破,长征火箭、神舟飞船、C919等“国之重器”都有贵州制造贡献。同时,大力发展辣椒、茶叶、刺梨、酸汤、天然饮用水等生态产业,推动医药、轻纺等产业转型发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我们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招引,新型工业化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一图三清单”,紧盯在建项目施工和拟建项目落地,建立省市县协同解决项目重大问题工作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项目建设集中,宁德时代、比亚迪、盛义信等龙头企业陆续落地,建设了一大批牵引性项目。2021年来全省年度工业投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长12.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进一步提升到31.9%,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来新高。
我们狠抓改革开放,工业产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开发区改革发展,出台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30条”,将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各类开发区归口到工信部门管理,优化开发区财政管理、干部配备、考核评价等机制,评选认定45个“重点开发区”,同步推进创新驱动、智改数转、绿色发展等8个方面单项示范建设,“重点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开发区比重达84%左右,产业集群发展能级量级加快跃升。坚持在开放的旗帜下抓工业,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签约项目298个、投资总额3282亿元,目前已落地项目167个、投资额2250亿元;大力推进贵州工业走出去,贵州白酒、轮胎、钢绳、辣椒等产品畅销海外,遵义正安被誉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产品出口美国、巴西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深入调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对关键技术及创新平台的需求,编制实施《工业产业科技创新需求清单》,指导239户重点企业瞄准市场推进558项新产品开发,新能源材料创新中心成为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无水氟化氢提取技术世界首创、生产能力全国第一,钢绳集团成为钢丝绳制造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中伟新材料、航宇科技、安达科技等创新型领军企业相继上市。扎实推进数智赋能,依托盘古大模型,聚焦8个重点行业、4个重点领域,选取龙头企业先行先试,初步形成了一批示范项目和低成本、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我们着力强化企业梯度培育,工业市场主体加速壮大。构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小微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形成梯次发展、互促互进的良好生态。截至2023年底,全省工业市场主体累计达23万户,其中千亿级企业1户、百亿级企业12户、10亿级企业151户。工业上市企业28户。目前共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5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0户,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3户。在众多企业的支撑下,贵州工业覆盖了行业分类中的39个大类、164个中类、392个小类,产业配套更加协同。
我们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更加协调。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工业节能技改,围绕磷石膏、锰渣、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推动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稳步下降,一批主要工业产品单位综合能耗优于国家标杆水平,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家“十四五”目标,全省94个工厂、16个园区、6个供应链、28个产品获得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称号。
当前,贵州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后期转型推进期、信息化处于动能释放期,产业转型升级正面临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推进新型工业化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3533”目标,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信心、保持清醒,充分发挥工业“第一动力”、“第一牵引”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在全年经济发展中的支撑。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龚文静: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贵州日报记者:产业转移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促成一批项目合作,请问这些项目对提升贵州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带来什么影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处长叶兴峰: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4月21日,以“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 共赢产业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在贵阳举行,这是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首次在贵州举办。活动促成一批项目合作,总体上覆盖“六大产业基地”“3533”产业集群(包括三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和三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到2027年,贵州计划形成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能源等三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及酱香白酒、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三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这些项目产业关联度高、涵盖领域广、引领带动强,必将进一步增强我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一是巩固夯实“基本盘”。我们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省级层面重点调度10亿元及以上项目,市县层面重点调度10亿元以下项目,协同做好政策准备、要素配备、保障服务等“后半篇”文章,尽快形成新的增量。截至目前,50%以上签约项目落地启动,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十亿级项目26个,涉及投资2000多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加快建设,进一步巩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二是打造产业“强引擎”。本次签约企业中,有央国企85家、世界500强8家,投资项目均具有较强的引领性、示范性和标志性,对加快培育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挥其生态主导力,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如贵州裕能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电池材料产品,初步构建“磷矿-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链条,进一步畅通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三是增强发展“新动能”。签约项目重点围绕“富矿精开”、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有利于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如盘州煤-焦-化-综合能源循环经济项目投资309亿元,实现了从煤矿到固态(焦炭、碳极等)、液态(煤制油、甲醇等)、气态(灰氢、LNG等)等“三态转化”,是以“富矿精开”为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实践。如围绕航发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促进制造端、科研端、保障端“三端一体化”发展,打造“黎阳生态圈”。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发挥好省新型工业化专项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坚持“月调度、季报告、年总结”,协同各成员单位、各市州优化要素保障,持续巩固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成效。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刚才敖鸿厅长介绍了贵州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可否再介绍下,目前主要抓了哪些工作呢?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处处长任兴华:
谢谢您的提问。“六大产业基地”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举措,也是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谋划蓝图。我们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思路,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明确了“3533”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形成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能源3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酱香白酒、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3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二是明确支撑。我们坚持“项目为王”,进一步优化市县两级工业主导产业布局,会同各市(州)、各县(市、区)分别明确了工业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图谱和在建项目、在谈项目、拟招企业清单“一图三清单”,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和建设,夯实“六大产业基地”发展基础。
三是突出比较优势。我们立足矿产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强力实施“富矿精开”,聚焦优势矿种大力发展一体化精深加工项目,统筹推动煤、磷、铝、锰等产业延伸拓展、耦合发展,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依托“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优势,布局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等重大工程,推动航空航天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四是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我们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成功举办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持续加大签约项目的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确保转移项目“接得稳、留得住、长得好”,加快推动“六大产业基地”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五是推动重点产业稳健发展。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助企纾困解难,持续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上半年,与“六大产业基地”密切相关的重点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基础材料产业同比增长2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46.7%、现代能源产业同比增长4.9%、酱香白酒产业同比增长11.1%、电子产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2.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9%。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多彩贵州网记者:去年,贵州省出台了“电动贵州”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请问今年上半年贵州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怎么样?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张培书:
谢谢您的提问。贵州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立省级层面工作专班服务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专门印发“电动贵州”系列政策,从加快推广应用、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降低使用成本、支持整车产业发展等方面,强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字。
一是增速“快”。今年以来,我省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共同发力,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增速达18.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0个百分点,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3.6%。吉利汽车、长江汽车、奇瑞万达等整车企业,狠抓产品提升和市场拓展,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8%、80%、45%,乘用车和商用车实现齐头并进。二是亮点“多”。我们认真落实国家汽车产业政策,深化与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龙头车企合作,吉利贵阳基地新引进的纯电动SUV银河E5将于8月初面向全球上市销售,乘用车产品谱系更加丰富;“贵州牌”新能源重卡实现量产,新能源客车、轻卡、微卡等产品陆续上市销售,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不断夯实。三是活力“旺”。在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上举办新能源汽车专场活动,邀请来自国家部委、行业协会、企业等方面嘉宾共话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共同见证有关市州和企业合作项目签约。此外,为落实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我们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全省新能源货车产销对接会,推动整车企业与能源企业、运输企业、金融机构等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聚焦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突破口,继续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为深化“电动贵州”建设作出新贡献。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企业报记者:我们知道,贵州正在推进航空产业城建设,请问今年贵州航空产业发展情况怎么样?取得了哪些突破和进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春元: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我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抢抓国产大飞机和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以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为平台,以深化央企战略合作为抓手,以主机牵引配套为路径,加快推动贵州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坚持三个聚焦,实现三个突破。
聚焦战略性基地建设,整机引领实现突破。省领导多次带队赴国家部委、央企集团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加大在黔能力布局和投资力度。在飞机制造方面,我省出台“一企一策”支持贵飞公司高质量发展,强化核心能力和条件建设,加快建设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在发动机方面,支持“黎阳生态圈”扩圈强链,大力引进精密锻件、机械加工、试验检测等配套产业,建设世界一流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和维修保障基地,目前已有21家企业“入圈”,产值突破百亿元。
聚焦民用大飞机产业,配套能力实现突破。2023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商飞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年来双方先后高水平举办了2023中国商飞客户大会、2024年中国商飞-贵州产业培育会等活动,推动合作事项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省已有10户企业进入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清册,8户企业作为潜在供应商加紧培育。同时,立足贵州航空产业优势,遴选了110户企业纳入培育体系,产品涵盖紧固件、铸锻件、电源模块、航空材料、电子元器件、线束电缆等组附件。
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通航产业实现突破。依托良好的航空产业基础,我省低空产业培育取得了积极进展。在通用飞机方面,自主研发的自由莺GGAC100型两座固定翼通用飞机,已取得“型号合格证”(TC)和“生产许可证”(PC)。在无人机产业方面,贵飞公司、航新科技等企业具备较强的大型无人机研制生产能力,交付了多型号产品。在无线电管理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频率资源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规范无人机频率申请使用,规范无人机无线电发射设备设置管理,建立健全频谱资源闭环管理机制,促进无线电技术与低空经济同步发展,保障无人机等航空器与地面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维护低空飞行安全,加速与雷达感知、人工智能、航空技术等领域深度融合。
下一步,我省将以扩大低空消费为牵引,以打造场景示范为突破,以培育低空产业为主线,以提升飞行服务能力为保障,加快布局形成研发、制造、试飞、检测、维修、运营等一体化低空产业发展新格局。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国际在线记者:我们注意到,前段时间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实施方案》,请介绍一下当前贵州生态食品产业发展有哪些特色?下一步重点要打造哪些特色优势的食品产业?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食品工业处处长张凤:
谢谢您的提问。国发〔2022〕2号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支持我省发展特色优势食品产业,贵州辣椒、贵州刺梨制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列入全国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区集群。我省生态食品产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潜力无限。
一是资源优势突出。围绕“一图三清单”,各地聚焦食品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刺梨、酸汤、饮用水、辣椒、抹茶等特色优势食品产业,资源优势突出,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今年1-6月,延续向好态势,食品制造增长12.4%、农副食品增长5.6%。
二是特色产品出圈。一批“贵”字号美食知名度越来越高,贵州酸汤、贵州辣椒、贵州刺梨、多彩贵州水等等美食成为来黔必吃、离黔必带的畅销品。全国各地贵州酸汤火锅企业迅猛增长,年均超1000家。刺柠吉、小样贵州货成为年轻人种草打卡刺梨畅销饮品,春归、山王果等刺梨果汁受到追捧,刺梨已成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
三是市场潜力无限。中粮、娃哈哈、农夫山泉、王老吉、达利、汇源等头部品牌企业看好我省生态食品发展潜力,引领“贵”货出山出海。相继在黔战略投资建成一批重大生产项目。如娃哈哈今年在白云区扩建一条智能化绿色饮料生产线,建成后贵阳工厂将成为娃哈哈集团配置最全、规模最大的基地。全国最大的酸汤酿造基地——安顺南山婆食品产业园将于9月初开园生产。麻江县汇源果汁全产业链项目第一条榨汁生产线设备本周已安装完毕,将极大提升我省蓝莓、刺梨等精深加工能力。
下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大培育力度,全力打造3-5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着力在酸汤、刺梨、辣椒、饮用水等代表性、特色性、优势性的产业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重点打造一批头部企业、龙头企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龚文静:
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系作进一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六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编辑:李沁鑫
审核:李 蓓、王利环、安轶伦
审发:吴政权、汪 汀、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