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
贵州省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6场,介绍贵州省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我们邀请到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王晓红。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贵州省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王朝晖副局长介绍贵州省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
上半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实施主战略主定位,突出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生产需求平稳向好,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回升向好态势得以巩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738.3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0.5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100.03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5497.72亿元,增长4.5%。
图 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一、粮食生产稳步推进,特色农业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种植业增长4.4%,林业增长7.0%,畜牧业增长2.1%,渔业增长5.6%。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夏粮产量239.34万吨,夏粮单产有所提升,比上年增加3.41公斤/亩。上半年,食用菌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3%,中草药材产量增长7.1%,园林水果产量增长6.1%,茶叶产量增长6.1%,蔬菜产量增长3.9%。猪牛羊禽肉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增长3.1%。禽蛋产量增长53.4%。二季度末,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5%,其中,能繁母猪增长3.2%。上半年生猪出栏增长0.5%。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9.7%;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2%;私营企业增长4.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7%,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9.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0.8%;制造业增长8.6%,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6.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6%,汽车制造业增长18.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8%,烟草制品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5%。分产品看,电解铝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57.9%,集成电路增长41.6%,电子元件增长30.3%,汽车增长13.6%,白酒增长13.3%。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0.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
三、服务业运行总体平稳,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6.5%和5.2%。上半年,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6%、12.4%,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增长23.5%,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5.0%。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3%。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9.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4.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2%。
四、市场销售持续恢复,网络零售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5.2%,餐饮收入增长7.6%。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烟酒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通讯器材类、书报杂志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2.3%、57.3%、56.4%、44.0%和11.6%。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6.2%。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工业投资增势良好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工业投资增长12.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7%。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67.4%,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8.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7.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投资增长5.9%。
六、出口保持平稳增长,进口延续恢复态势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6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出口总额236.10亿元,增长5.2%;进口总额132.69亿元,增长24.6%。
七、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9.6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1%。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7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64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7元,名义增长7.3%。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一些困难。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网记者: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在上半年的表现比较不错,请问您如何评价上半年经济运行表现?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
谢谢您的提问。上半年,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全省上下顶住压力、持续发力,突出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各项政策成效持续显现,全省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经济增长看,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这是在去年二季度基数较高情况下实现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从就业看,“六六就业稳岗计划”深入实施,就业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3.1%,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增长4.2%。从物价看,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同比上涨0.1个百分点。此外,一些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实物量指标较快增长,比如用电量同比增长8.4%,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6.6%。综合来看,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总体是比较稳健的。
二是生产需求稳中向好。
从生产看,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单产水平提升,油菜籽、水果、茶叶、中草药材、猪肉等重点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工业生产逐月加快。4月至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分别增长4.4%、6.9%、10.7%;上半年有工业生产活动的39个大类行业中,79.5%的行业实现同比增长,比一季度提高了10.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回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从需求看,实体产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9%,增速高于全省投资11.7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8.6%提高到31.9%;民间投资恢复增长势头,增长2.0%。重点领域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烟酒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62.3%、11.6%。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是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传统行业持续提质升级。上半年,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7.8%,增速高于工业投资14.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2.0%。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9.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6.5%。1—5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2%。高端、智能、绿色产品表现亮眼。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9.5倍,砷化镓单晶片、服务器等产量分别增长72.2%、18.5%;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73.7%、14.5%。清洁能源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84.6%,新能源发电量增长9.9%。
四是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7.22亿元,同比增长4.9%。企业经营效益改善。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增长8.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每百元收入中的成本费用83.31元,减少1.49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省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4.0%、7.3%。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民生类重点支出同比增长5.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农林水支出增长17.7%,教育支出增长5.6%。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央广网记者:大家都比较关心物价问题,能简要介绍一下有哪些类别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较大,以及它们对省内CPI总体运行的影响吗?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王晓红:
谢谢您的提问。2024年上半年,贵州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呈现稳定运行趋势,同比微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5%。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具体来看,食品烟酒类商品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市场供应充足,其中,鲜果和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7.5%、4.3%,猪肉和牛肉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7%、10.1%。这些商品价格的下降对CPI的整体走低起到了关键作用。
能源价格方面,受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贵州能源价格上半年同比上涨1.6%,影响CPI上涨约0.13个百分点。汽油和柴油价格的上涨较明显,分别上涨3.5%和3.7%,涨幅较一季度有所扩大。
在服务领域,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回暖,服务价格上涨0.4%。其中,家政服务、教育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的价格分别上涨2.1%、0.8%、0.7%。表明随着省内经济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消费者对这些服务需求正在增加。
交通领域,旅游需求增加,带动贵州省内机票价格上涨3.7%。贵州省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级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使得交通工具消费价格同比下降2.8%,其中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了3.2%,新能源小汽车价格下降了2.8%。能源和机票价格上涨与交通工具价格下降的共同作用使得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2%。
总的来说,贵州省上半年CPI和各消费领域价格变动,受供需关系、国际市场、政策调控和消费者偏好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贵州省CPI的变动,并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继续影响居民消费价格走势。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贵州上半年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请问工业经济主要有哪些特点?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牢牢抓住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3533”为奋斗目标,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富矿精开”和“电动贵州”建设,着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全省工业发展势头向好、前景看好。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第一动力”。
全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大抓工业、大兴工业、大干工业,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看增速,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看走势,6月当月同比增长10.7%,分别比3月、4月、5月加快6.9个、6.3个、3.8个百分点,呈现逐月加快的良好态势;看贡献,工业经济拉动全省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对全省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8%。
二是“富矿精开”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全省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上半年,全省“六大产业基地”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9.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8个、1.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89.4%,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
三是发展动能持续集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省积极盘活用好现有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配套,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工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7.8%,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2.0%,均远高于工业投资增速。技改投资的快速增长,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新能源电池、新材料、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高。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9%;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3倍,充电桩、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等产量分别增长54.8%、28.8%;水力、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合计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
四是生产经营状况向好,企业效益得到有效改善。
全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企业降本增收,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共同推动企业营收、利润保持增长。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增长8.1%。每百元收入中的成本费用83.31元,同比减少1.49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贵州日报记者:我注意到上半年贵州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2.9%,请问怎么看待这个增长速度,畜牧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王晓红:
谢谢您的提问。生态畜牧业作为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布局、规模、结构和效益上都呈现出较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系统推进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继续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畜禽生产总体稳定,具体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四肉产量继续增长。
上半年,全省生猪、牛、羊和家禽四肉产量128.72万吨,同比增长2.9%,比上年同期快1.3个百分点。
第二,生猪生产形势向好。
生猪养殖是贵州畜牧业的重中之重,由于前期猪价下跌,对养殖户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为此,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调控,强化稳产保供,上半年全省猪肉产量达到102.62万吨,同比增长3.1%。二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1485.97万头,比一季度末增长4.2%,能繁母猪存栏137.76万头,比一季度末增长0.1%,为下半年的生产夯实了基础,加之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同时部分饲料价格下降,这些因素都助推养殖户信心增加,养殖意愿上升,生产形势逐步向好。
第三,牛产业稳定发展。
上半年牛出栏72.67万头,同比下降0.4%;单看第二季度,牛出栏29.74万头,同比增长19.2%。牛肉产量10.57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贵州肉牛产业投入大,优势强,链条长,效益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期出现牛肉价格下跌等情况,我们将持续高度关注价格走势,做好价格监测和分析。
第四,禽肉产量增长最快。
上半年家禽产量13.62万吨,同比增长5.0%,是四肉产量增速最快的。二季度末,家禽存栏11354.22万只,比一季度末增长5.9%。
总体来看,上半年贵州畜牧业继续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由于产业自身的特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畜牧业生产出现一定的波动,但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华社记者:今年以来旅游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请问上半年旅游业对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
谢谢您的提问。旅游是贵州最靓丽的名片之一。今年以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等四大行动,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据省文旅部门统计,上半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4%。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的行业具有明显的直接带动作用。
在“吃住”方面。
狠抓客源市场营销、旅游产品策划供给,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唤醒”“焕新”,大力提升特色就餐、品质住宿等服务水平,有力带动相关行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住宿业营业额增长5.0%,其中,限额以上经济型连锁酒店增长6.5%;餐饮业营业额增长8.3%,其中,限额以上饮料及冷饮服务增长41.1%,小吃服务增长15.2%。
在“出行”方面。
着力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强化空地对接完善“支支串飞”产品体系,努力推出“小车小团”服务品牌,实现多个颇具代表性景点的无缝对接,以更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全方位定制服务增强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1—5月,民航旅客吞吐量111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7.6%;铁路、公路和水运旅客运输总量完成1.07亿人,增长8.7%。
在“游览”方面。
全省坚持以规划引领业态布局优化提升,着力打造“黄小西、吃晚饭”等热门景区,围绕游客需求做足精细化服务文章,持续扩大优惠政策整体协同效应,推出“生肖龙”“四免一多一减”等入黔旅游“大礼包”,带动游客到黔旅游意愿迅速增强,贵州旅游市场加速升温。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3%。
在“购物”方面。
丰富优质旅游商品供给,精心开发民族特色文创产品,着力构建地标性消费场景、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文旅IP,强化旅游市场维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0%。
在“娱乐”方面。
精心策划了精品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以及红飘带、《伟大转折》红色文化“双子星”项目,另外,山地自行车、马拉松、徒步、低空飞行等,都是贵州的户外新玩法,为来黔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与品质服务。上半年,限额以上体育、娱乐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4%。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体育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贵州绿水绕青山、风光无限好,长夏无暑气、气候超级棒,游客来黔可以进行红色之旅、欣赏自然风光、体验民族风情,共享一夏美好、万千舒爽。下一步,全省将坚持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条块结合,加快提升旅游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接续推动贵州旅游旺季更旺。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统计局联系作进一步采访。昨天上午,我们召开了近期新闻宣传工作协调会,中央驻黔主要新闻单位和省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都参加了,请各家媒体结合相关要求一并做好宣传报道。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两位发布人,也谢谢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编辑:张 迪
审核:李 蓓、王利环、安轶伦
审发:吴政权、汪 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