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康军: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贵州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相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总规划师,新闻发言人冯伟;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省公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杰;贵州交通建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韩洪举;遵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遵义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国林。他们将向大家介绍贵州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冯伟副厅长作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贵州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情况。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贵州交通发展的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9年,贵州成为全国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建立健全了25家省有关单位组成的交通强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施纲要》,围绕“综合立体交通网、运输服务、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交通安全”五个维度细化34项评价指标,并紧扣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势领域、急需领域和关键环节,配套制定了《交通强国贵州试点工作方案》,将交通运输部批复的5项试点细化分解为33项约束性任务、20项预期性任务。目前,53项任务已完成41项,总体完成率77%,其中约束性任务完成31项,完成率达到94%,初步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先进成果。贵州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全面完成。
创新融资模式,累计吸引约630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4700多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占全省已通车和在建高速公路总规模的47%,截至目前,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8784公里。
创新投资模式,采取国高搭配省高或普通公路等打捆方式提高项目包整体抗风险能力。
创新筹资机制,建立健全了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交通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发挥贵州交通产业发展基金撬动作用,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
二是“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全面完成。
持续完善支持政策,出台了《贵州省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意见》《贵州省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做好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养护。
持续推进管养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实现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全覆盖。
持续推进示范创建,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3个,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7个,另有11个已完成公示待命名,届时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县份都将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位居全国前列。
三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试点高质高效推进。
着力创机制,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加快编制交旅融合发展规划和交通服务支撑荔波、黄果树、赤水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加快制定桥旅融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以交通先行服务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着力树品牌,打造了平塘大桥、坝陵河大桥等一批“明星桥”,天空之桥“桥旅融合”服务区获评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十佳案例,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力争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标识和5A级桥旅融合景区。
着力强推广,开展了“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特别报道,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贵州桥梁名片更加鲜明闪亮,新时代奋斗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山区公路建设运营安全风险管控试点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技术体系研究,形成了山区公路桥梁耐久性设计指南等51项研究成果,实现工程建造、技术装备、运营维护、公路地灾及桥隧病害防治、应急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加强成果应用,建成了全国首个“体验式”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实现对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的全方位监管、分析、预警和考核;建成山区公路桥梁典型病害警示中心,实现桥梁坍塌、桥梁结构类型病害、桥梁材料类病害、桥梁检测技术、桥梁养护加固和智慧桥梁等全方位展示。
五是智慧交通建设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强化顶层设计,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助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着力打造体制创新、能力提升、技术突破、应用显著的科技创新体系,预计至2025年将建成10个智慧交通应用典型场景。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贵州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试行)》,以技术验证和成果转化为导向,赋能贵安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
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建成了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交通建设质监平台等7个数字化服务平台,依托数据赋能大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为重要抓手,对标先进试点和示范方向,高标准谋划增补收费公路改革创新、桥旅融合、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推动试点建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全面支撑服务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康军:
接下来进入问答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 记者:刚刚发布人提到,贵州开展了山区公路建设运营安全风险管控,想了解一下这个安全风险管控是怎么开展的?请介绍一下。
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 许湘华:
谢谢您的提问。贵州特殊的地形让公路建设必须“逢山开路,逢谷架桥”,山高谷深,导致桥隧比例高,深路堑、高路堤多,地质复杂,导致建设期间建设难度大,运营期也会发生一些难以预见的病害甚至灾害,随着通车里程增加,如不提前谋划,管住关键点,防控重大风险,轻则影响公众出行体验感,重则出现危害生命财产的安全事故。
桥梁建设方面,全省已建公路桥梁2.8万座,桥梁也是贵州的名片之一。我们量身打造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桥梁专项行动,围绕桥梁耐久性和全寿命周期,形成针对贵州特点的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和标准,建设了“山区公路桥梁典型病害警示中心”,目前在建的桥梁和投入运营的桥梁,都是在这个大框架下开展工作,将为贵州桥梁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边坡建设方面,目前全省公路边坡累计约59.2万个,这么庞大的边坡数量在国内也是较多,贵州50米以上的高边坡已很常见,20米、30米的边坡更是屡见不鲜,而高边坡伴随而来的就是雨季可能发生影响通行安全的地质灾害。这里面的“边坡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既要求对边坡地质灾害全周期管控,也进一步细化了公路边坡地灾管控和养护工作内容、职责,打造了贵州公路边坡管控系统,现已完成了50780条边坡基础档案,为下一步边坡管养工作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山区公路边坡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这是国内首创,为山区公路边坡建设养护及风险防范提供了依据。
交通安全设施方面,这是公路上保护司乘人员安全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我们制定《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对贵州公路路网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对典型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品质提升技术标准,在交通运输部精细化提升行动基础上,我们深化提升内容,制定了全省交通安全设施品质提升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分步骤地把全省老旧标准的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目前G60沪昆高速,G75兰海高速已经实施了900余公里。相信最近大家通行已经能够感受到交通安全设施的变化,这些工作也给大家出行安全加了一道无形的“护身符”。
道路运输方面,有效安全教育一直是行业痛点。我们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清镇校区建成了全国首个“体验式”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包含了惨痛事故感知、极端天气应对、违规驾驶体验、事故应急处置、5D事故还原等项目,给我们的从业人员打造了一堂安全生产教育课,这部分实现了体验式教育培训的全程数据化和智能化,更直观也更深入人心,目前该基地已接待60余场次培训观摩,接待1000余人次。我们在全省建成了48个安全小屋,对30万余人进行了培训教育。同时打造“黔道安”道路运输安全教育系统,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纳入“黔道安”进行管理,现在全省“两客一危”企业推广运用,对于全省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大有裨益。
还有交通基础设施数据采集、养护检修通道、凝冻、隧道应急、沥青回收利用等成果,不仅对贵州交通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强化安全防护和抗灾能力等有重要意义,对贵州在建设交通强国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在公路管养发展上实现突破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新社 记者:请介绍一下贵州“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推进情况?谢谢。
省公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张杰:
谢谢您的提问。“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积极抢抓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新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机遇,围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进行系统谋划、重点部署、协同推进,目前试点任务已全面完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效:
一是在完善高质量发展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先后制定印发《贵州省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出台《贵州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设计指南(试行)》等技术指南、工程导则,构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融合发展、资金保障、技术指导、绩效考核等“2+N”“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二是在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上取得新成效。
围绕乡村振兴规划布局,推动农村公路向六大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农业坝区延伸,全省累计投资130.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6953公里,新增24个1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103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连通二级及以上公路,1725个500亩以上农业坝区实现等级公路全覆盖,1166个乡镇中有721个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抓好全省民生实事任务,改造农村危桥583座,完成村道安防工程1.2万公里,农村公路本质安全持续提升,建成美丽农村路3.4万公里,构建遵义市“一环九带”等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1.2万公里、建成5000公里,形成一批特色产业的聚集带、地域文化的展示带、人气旺盛的游憩带,湄潭27°茶海路、播州区枫元至苟坝红色乡愁路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黔东南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精品旅游环线入选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典型案例。
三是在构建共建共享长效机制上取得新成效。
深化数字赋能,研发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系统,构建“工作调度一张图、数据运用一个库、过程监管一条线、管养并重一盘棋”的共管体系。将农村路与经营性项目一体开发,形成“路企共管、以产养路”的良性循环。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农村公路管护100%纳入村规民约,分类有序推进养护市场化,全省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路况自动化检测比例达60%、优良中等路率达79%。同时,实施以工代赈,拓展群众就业渠道,2023年开发施工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5万余个,年人均增收达8000元以上。
四是在深化示范创建上取得新成效。
联合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县17个,创建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六盘水市、铜仁市、黔南州3个市(州)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获批数量并列全国第一。今年9月,顺利完成交通运输部对我省“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评估验收,目前有11个全国示范县已完成公示待命名。完成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6个(贵阳市、贵安新区、六盘水市、铜仁市、遵义市、黔南州)、省级示范县83个,超额完成试点预期任务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着力打造路旅融合示范项目、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提供农村交通保障。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人民网 记者:请问贵州交通企业如何进一步推动桥旅融合发展?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韩洪举: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贵州桥旅融合发展的关心和关注。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胜地,而万桥飞架,穿山越壑、恢宏壮美,两者的深度融合,让桥与景成为一道道独特而又充满震撼力的美丽风景线。
在推动“桥旅融合”项目时,贵州交通人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根据不同的建设时序,形成了不同的桥旅融合迭代。比如:坝陵河大桥是国内第一座山区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在建桥初期,没有考虑旅游元素的融合,在后期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逐步开展桥旅融合项目,如桥体内观光、低空滑翔、高空蹦极以及研学,这就是我们说的桥旅融合1.0版本;平塘大桥,也叫天空之桥,是桥梁建成到一定规模后,充分利用既有的服务区,打造的一个桥旅融合项目,集观星、观桥、科普、餐饮、住宿一体,并逐渐在开发和周围景区、民宿、文化融合的项目,这就是我们说的桥旅融合2.0版本。
目前,我们正按照“深入挖掘贵州桥梁在全省旅游产业化中的特殊功能定位,用好世界级资源,对标世界级标准,努力把桥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标识,做好桥旅融合大文章”的要求,有序推进桥梁融合的3.0版——花江峡谷大桥。
花江峡谷大桥是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大桥跨越花江大峡谷,主跨为1420米钢桁梁悬索桥,桥面距水面625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山区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悬索桥。花江峡谷大桥刚好跨越北盘江流域最雄奇壮美的一段,被誉为“地球裂缝”,自然风光险峻奇美;区域内有世界最完整的三叠纪古海洋生物遗址;在桥下,峡谷两岸摩崖石刻,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有茶马古道,商贾文化悠久,有少数民族聚居村落,民族风情浓郁,有红军长征战斗遗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同时,峡谷段正处于董箐水库尾端,为水上娱乐造就了很好的条件;因此,花江峡谷大桥+周边当地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是本项目的核心思路。
在吸取桥旅融合1.0和2.0版经验的基础上,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项目在建设初期就在区域总体规划上系统考虑,形成以云渡服务区为中心景区,马马崖古文化体验、峡谷水上游乐、极限体育营地、花江村寨民族风情、悬崖酒店休闲度假、法朗三叠纪体验休闲的“一心六片区”布局,再以花江峡谷大桥和“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国之重器+三叠纪古海洋遗址”为主题,形成以云渡服务区同时满足道路基本服务功能和旅游要素保障的建设格局,建设包含服务区综合楼、加油站、综合展示厅、集中式酒店等建筑物,规划星空露营区、桥塔观光电梯、塔顶星空水吧、桁梁观光廊道等业态项目,邀请知名团队进行爆款项目策划,打造“以桥为目的地、以桥为文化、以桥为场景”的桥旅、体旅深度融合交旅产业化特色项目。实现花江峡谷大桥和周边辐射范围全域的互动发展。目前,花江峡谷大桥总体形象建设进度已达到50.1%,其他相应基础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接下来,我们将统筹谋划,最大限度挖掘项目旅游价值,为全省交旅融合发展做出应有努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贵州日报 记者:刚才发布人提到,贵州正在推动西部山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能否详细介绍下具体情况?谢谢。
遵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遵义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国林:
谢谢您的提问。按照国家、省关于“客货邮”工作的安排部署,遵义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交邮融合+”改革创新发展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充分结合了贵州山区地貌、农村群众居住分散、需求不集中、运输成本高等特点,积极推进农村“客货邮”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在推进“客货邮”工作中,遵义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整合县、乡、村三级交通运输、邮政快递资源发展,在保留客运功能前提下,因地制宜将县、镇级交通运输场站升级改造为县级共配中心、镇级分拣中心,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在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供销服务站、小商超等点位打造交邮融合末端服务点,结合实际叠加金融、商务、新能源等其他部门功能,打造“多站合一、一站多能”,形成多方资源相互支持的良性增长,提升站点服务的稳定性,构建了一套新的农村运输物流体系,为农村地区客运物流实现降本增效,有效畅通了农村客货邮最后一公里。
目前,遵义市已建成县级共配中心11个、镇级分拨中心93个、村级末端服务点511个,开通客车捎带快件线路68条,货运班线32条;在实施“交邮融合+”改革创新发展的农村地区,群众享受到抬脚就上车,足不出村就能收发快递的便利,得到了广大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肯定,遵义市“交邮融合+”改革创新发展也多次得到各家媒体报道。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康军:
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可以会后与省交通运输厅联系作进一步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五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编辑:张 迪
审核:李 蓓、王利环、安轶伦
审发:康 军、吴政权、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