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持续深化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

2022-12-14 11:51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远莉/文 徐昆/图)“192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从大山搬迁出来后,贵州坚持高位推动,在后续扶持工作上持续用力,努力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12月14日,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发布会上,省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徐敏介绍,2022年以来,贵州省持续深化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努力推动后续扶持高质量开展,全面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发布会现场

  在公共服务上,“十三五”时期,全省新建和改扩建配套学校669所、医疗机构440所,保障了搬迁群众的就近就学和就医。此后,在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等得到很大提升。2022年以来,搬迁群众子女考上普通高等学校的有10082人,易地搬迁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效途径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就业培训上,制定印发了《贵州省关于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三年工作方案(2022-2024年)》,从摸清底数、促进就业、发展产业、盘活资产、监测帮扶、加大支持等6个方面,提出了24条重点工作举措,推动搬迁群众更加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增收。同时,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鼓励支持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安置点或周边引进就业帮扶车间和发展配套产业,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省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已就业41.35万户94.31万人,就业率为94%,实现了1户1人以上就业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目标。

  在文化服务上,2022年以来,各安置点已累计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和市民意识教育3万多场次,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明显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在社区治理上,全面推广“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治理模式,制定了《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村(社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完成了100个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和43个多功能运动场的建设,积累了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六盘水市“两个社区”、毕节市“党建+积分”等管理经验,黔东南州雷山县“合约食堂”的经验做法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推广,各地安置社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在基层党建上,累计向安置社区选派758名第一书记和2625名工作队员,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1099人,党建引领作用贯穿于就业组织、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全过程,安置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

  同时,聚焦后续扶持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困难,着眼长远,探索创新,形成了《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教育辅导试点工作方案》等四个省级指导性文件,成为全国率先出台规范安置社区物业管理政策的省份,着力解决部分搬迁家庭孩子课业辅导难题,扩大搬迁群众就业的新产业,为巩固拓展搬迁脱贫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一年来,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继续提质增效,优质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可及,安置社区治理成效不断显现,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徐敏说,下一步省生态移民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增收、产业发展、监测帮扶、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