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新华社)我想记住你的名字|半个多世纪,四代人讲红色故事`) }}

发表时间:2025-01-14

来源:新华社

  冬日,赤水河缓缓流淌,树木掩映着灰白砖墙和古朴木梁。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里,几名游客在展厅陈列的一张老照片前驻足凝视。照片里,四个年轻人围着一位白发长髯的老红军,他笑着远眺,仿佛在遥望当年的战役。

  照片中的老红军叫何木林,1935年在青杠坡战斗中负伤获救后留在土城镇生活。为了不暴露自己浓重的江西口音,保护救他的村民,他一直佯装聋哑人。新中国成立后,何木林才开口说话。半个多世纪里,何家四代人如传承接力一般,在这片热血的土地上讲述红军的故事。

四渡赤水纪念馆展厅陈列的老红军何木林(前左三)讲红军故事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可树 摄

  “公公给我讲故事,我想传递下去”

  在土城老街何木林旧居,何木林的儿媳林成英指着墙上的照片,给路过的游客讲述老红军的故事。90年前,青杠坡战斗在土城打响,这里也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

  “原来这里只有9平方米。”林成英说。原本政府给公公何木林在老街上分了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住房,但公公说,邻居家孩子多、住得挤,就把房子给了邻居。直到多年后隔壁人家搬走,一家人才住得宽敞了些。

  最初,何木林每年可以领取一笔伤残军人补助,但领了两年就不领了。“公公说,国家也很困难,我过得下去,不要给国家添麻烦。”林成英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何木林一直义务讲解红军故事。无论是青杠坡还是一渡赤水渡口,都留下过他的身影。“只要有人来,即便在睡觉也会立刻起来讲解。”林成英说。

  耳濡目染下,林成英记住了何木林讲述的红军故事。1979年何木林去世后,林成英每天习惯开着家门,给驻足的游客讲老故事。这些年,土城景区越来越热闹,往来的游客常常从四渡赤水纪念馆展厅的老照片寻到家门前,“扔下筷子就开讲”成了林成英的家常便饭。

  林成英说,从江西跟随红军长征,公公将自己的名字从何垂丰改为何木林,就是想要成为在哪里都可以生长的树木,跟着红军为老百姓打天下。“他把‘树’种在了土城,我想让这棵‘树’枝繁叶茂。”

 

林成英给前来参观的团队讲述老红军的故事。新华社发

  接住爷爷和母亲的“接力棒”

  爷爷去世早,何莉并没有太多关于何木林生活中的记忆,但从小看着妈妈林成英讲故事的身影,她的心里也深埋着一颗红色种子。

  2020年,何莉看到习水县一则红色讲解员招聘启事,有些心动。彼时她正在土城经营着药店,收入稳定可观,做讲解员不仅工资低不少,还有许多要求。何莉和母亲促膝长谈,终于下定决心:“我是红军后人,我要像爷爷和妈妈那样,把红军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戴上麦克风,普通话成了第一个难关。何莉常常跟在其他讲解员身后学习发音、断句,还在手机上下载普通话软件、跟读新闻节目。“那时常常睡不着,担心讲不好爷爷和红军的故事。”何莉说。

  有一次碰到游客临场提问,何莉没答上来,她又尴尬又惭愧。看书、找资料学习党史,再到当地各个红军遗址现场观摩,就成了何莉学习的常态。

  “40多岁做讲解员,对我是挑战更是理想。”何莉说,从最初手抖出汗、磕磕绊绊,到现在可以自信大方、娓娓道来。何莉还将爷爷的生平故事写成了一篇讲解文章,运用于土城红色培训课程,为学校师生讲授红色课程。何木林和战友的模样,通过何莉刻在了更多人的心里。

何莉讲述爷爷和红军的故事。新华社发

  “小小讲解员”正在长大

  何莉的微信头像是女儿穿着红军服装徒步的照片,照片里的小姑娘开朗阳光,正举着一面红旗大步向前。

  何莉说,女儿从5岁起就跟着大人重走长征路。2019年,女儿跟着大人从土城走到赤水,70公里路足足走了3天,那是小姑娘第一次徒步。“路上太累了,但她撑着竹竿也要坚持走。”何莉回忆道。

  如今,小姑娘成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少儿讲解员。每逢节假日,她都要承担馆里的讲解工作,六年级的她“工龄”已有两年。在一段讲解视频里,她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四渡赤水的历史,眼里的光真挚而热忱。

  何木林老屋客厅墙上,有一张红色的“承”字雕花剪纸。2023年,四渡赤水纪念馆开展学党史活动,当地孩子们共同创作剪纸,拼成了“红色传承学党史,剪纸巧绘悟初心”这句话,何莉女儿剪的正是这个“承”字。剪纸拿回家,何莉就用相框细心装裱,挂在客厅墙上,紧挨贴着何木林的老照片。

  岁月流转,时光如梭。2024年,何莉和林成英讲解近300场,受众超过2万人。现在,“小小讲解员”正在长大,不灭的火种传承,照亮历史与未来,照亮岁月雕琢下愈发清晰的红色模样。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吴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