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道真舞狮 技惊四座|贵州董家舞狮队亮相中南六省元宵展演`)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2月12日元宵夜,在湖北宣恩举办的“我们的节日·2025中南六省元宵节俗调研交流活动暨元宵舞祥瑞民族一家亲展演”现场,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送的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董家舞狮队以一出高台舞狮《目连救母》震撼全场。
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联、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南民族大学、宣恩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58支舞龙舞狮队伍齐聚贡水河畔,为当地民众和游客献上了一场极具民俗特色的文化盛宴。
据了解,董家舞狮队的表演以“高台舞狮”为核心,是仡佬族传统民俗活动中的瑰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自1956年以来,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展演活动,先后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二等奖、第十届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等。
表演中,舞狮者在由多张八仙桌叠起的高台上完成腾挪、跳跃、倒立等高难度动作,同时融入戏剧叙事,演绎《目连救母》传统故事,倡导孝行和善良,兼具思想性、惊险性与艺术性。这种“空中舞蹈”不仅是体能与技巧的考验,更是民族文化信仰的传递。这场融合了传统技艺与民族叙事的表演,不仅展现了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更成为贵州长期支持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生动缩影。
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台舞狮的传承曾一度面临断代危机。近年来,在当地文联、相关文化部门的推动下,通过“非遗进校园”“传承人培养计划”等项目,逐步恢复了这一技艺。2024年12月,道真举办“仡佬族高台舞狮座谈会”,组织专家学者与传承人共同探讨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路径,提出将舞狮动作标准化、故事剧本年轻化等建议。
作为代表性传承人,董家舞狮队队长董继旭带领团队创新表演形式,将传统动作与现代舞台设计结合,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关注。在他看来,舞狮不仅是技艺,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仡佬族文化的生命力。”
活动现场,仡佬族舞狮与来自湖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等省市的狮灯、龙灯、花灯等同台互动,董家舞狮队不仅展示了技艺,更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