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遵义医生万余件藏品打造红色文化收藏馆:宣扬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记住历史`) }}

发表时间:2025-02-13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今年是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大会召开之年,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东方星园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练凤江的家里也热闹了起来。

  练凤江不仅是名医生,也是一名红色文化相关内容收藏爱好者,他家中的红色文化收藏在当地小有名气。

  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其中有一条标语为:“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红军到,干人笑”被党史专家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和鲜明品格的生动表达。

  初见练凤江时,他背着一个老式雷锋包,身着一件定制T恤,把“红军到,干人笑”印在了胸前。

  练凤江家二楼集中摆放了他的红色文化相关藏品,二楼的楼梯入口处,墙上的《长征组歌》壁画仿佛把人拉回了长征岁月。从《告别》到《大会师》,几乎涵盖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

  像这样的设计巧思,练凤江将其运用到了多个展陈室的入口处。露台上,练凤江还按照地理方位和比例建造了一条红军长征路,起点是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瑞金红军井,途中的遵义、赤水、毛儿盖等,包含了长征途中的重要城镇。

  据练凤江介绍,他的红色文化相关收藏分成红军长征路、四渡赤水、井冈山、遵义会议、中国地图、毛泽东陈列室等若干单元,以文字、图画、工艺美术等形式展示红军长征历程。

  整个二楼以上都是用来放置藏品的地方,而且经过时间的推移,藏品越攒越多。小到不同风格的雷锋包、搪瓷盆、钟表与皮夹,大到刻有长征路线的沙盘。据练凤江不完全统计,相关藏品目前已有上万件。

  “收藏这些,是对过去的缅怀和纪念。”1966年,练凤江出生于遵义市湄潭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中,爸爸是一名邮差。“从小我便对收藏有了很大的兴趣,我会收集很多邮票,其中不乏与红色文化相关的邮票。”练凤江回忆道,8岁那年,他跟随父母到重庆綦江参加红色文艺演出,获得一张绣有毛主席像的毛巾作为奖品,这个奖品也成为他红色文化相关收藏启蒙之物。

  在练凤江的记忆中,他的父母就特别喜欢收藏与毛主席有关的报纸、邮票、画报等,而且还经常参与文艺演出,因此在他看来,自己的红色情结很大程度来源于家庭影响。20世纪80年代,父母将自己收藏的上百件陶瓷、毛主席像章、画报等全部送给练凤江,以这些藏品为基础,他开始了收藏之路。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像那金色的太阳……”拿起20世纪60年代收藏的这个琴键泛黄的手风琴,练凤江随机拉上一曲《北京的金山上》。“我之前还曾学过音乐,所以除了收集红色文化藏品外,手风琴、收音机、音响等具有年代记忆的物件能遇到我也会收集起来。”练凤江说。

  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发挥更大的作用,练凤江梳理出一系列与长征相关的知识点,每逢有人来参观,他便会将那段历史与经历娓娓道来。

  如今,练凤江的家已成为遵义市委宣传部和遵义市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挂牌的红色文化教育参观学习基地、遵义市第十六中学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参观学习基地、遵义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等。练凤江说:“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宣扬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李远莉

三审: 熊莺

四审: 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