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新春走基层|返乡大学生眼中的花溪公园变迁:从赏景胜地到文化新地标`)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春节期间,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的大三学生王俪凝从上海返回贵州,她从小在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公园附近长大,对这座公园感情深厚。
说起以前的花溪公园,王俪凝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我常来这儿玩。那时公园里山水相伴,四季景色不同。听我父亲说巴金等文化名人来过这里,著名作家陈伯吹说‘过贵阳不上花溪,如入宝山而空手归来’,这让花溪公园在我心中一直很特别。”
80多年前的花溪公园老照片。重庆市民谢绍春 供图
多年来,花溪公园一直是当地的风景名片。今年春节,王俪凝再进花溪公园,一场“金蛇狂舞天天乐・非遗民俗过大年”活动,让她看到了公园的变化。曾经凭借自然景观吸引人的公园,如今增添了不少新玩法,融入了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元素。
花溪公园新春民俗添彩节日氛围。
公园湖面上,古风花船慢慢前行,演员穿着古装,伴着丝竹声跳舞,演绎经典故事,吸引不少游客围观。王俪凝站在湖边,眼睛紧盯着花船表演,不时用手机拍照。当被记者问及感受时,她激动地说:“太意外了!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演绎结合,很新颖,感觉传统文化一下子变得真实可感,明年我打算邀请大学好友也来这里逛逛。”
金蛇狂舞花船演艺现场。
不远处,古风汉服巡演也吸引了不少目光。演员穿着漂亮汉服,沿着公园步道行走,还向游客展示、传授古代礼仪。作为中国国潮文化爱好者,王俪凝也参与其中,体验古代礼仪的魅力。她感叹:“以前只能在书本上、博物馆里了解传统文化,总觉得有距离。这次在家乡公园能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非常难得。”
古风汉服巡演队伍。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除花船演艺和汉服巡演,还有非遗民俗展演、金蛇迎春灯谜会、非遗民俗街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居民和游客的节日生活,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有了新活力。据花溪公园管理方介绍,活动是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通过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传承传统文化。
夜晚的花溪公园灯火璀璨。
过去以风光秀丽闻名的花溪公园,如今有了新的游玩场景,在保留自然美景的同时,巧妙融入传统文化,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