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平遥最佳影片是贵州人拍的!杨穗益:《喀斯特》展现贵山贵水贵人`)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贵州籍青年导演杨穗益首作《喀斯特》,斩获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最高荣誉“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
近日,在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颁奖礼上,一部描绘贵州黔东南州乡村生活的电影《喀斯特》,从众多佳片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场最高荣誉“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的桂冠。此前,《河边的错误》《宇宙探索编辑部》《热带雨》《过春天》等影片曾获此殊荣。
这部作品,正是出自27岁的贵州籍青年导演杨穗益之手。作为研究生毕业作品,极有限的资金、时间和人力成本,并没有束缚他旷野的想象力,他以幼时家乡见闻为原型,以朴实的视角勾勒出属于贵州农村女性的坚韧形象。
《喀斯特》海报
影片中,贵州的山水、村落、人物以及那些被时间雕琢的细节,共同织就了一幅动人的乡土影像:村庄里养牛妇女子英为医治自家生病的牛而踏上一段旅程,途中见闻呼应了她与这片土地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杨穗益说,《喀斯特》不仅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封写给家乡的情书,一次对贵州人情与风物的深情告白。
记忆中的山、水、人
成为创作源泉
《喀斯特》的拍摄地黔东南州三穗县,毗邻另一部更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贵州电影《路边野餐》的发生地。
电影《喀斯特》展现贵州自然风貌,图为拍摄剧照
2022年,杨穗益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还剩一年硕士毕业。他说,时间的紧迫感促使他“去拍一部片子”。
“五一”放假,杨穗益与父母一同回到了外婆所在的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乡下,那里的山川、田野和乡音,唤起了他的创作冲动。于是在《喀斯特》女主角修天锅的屋顶,开始了剧本创作,从第一个字开始,渐渐铺开,初稿成型接近三万字,八九十场戏的框架也逐渐清晰。
电影《喀斯特》展现贵州省三穗县城面貌,图为拍摄剧照
杨穗益与父母凑齐了十万块钱,决定将心血付诸实践。他带着主创团队和制片人,从县城回到了乡村,紧张的筹备工作与剧本的修改同步进行。
在此之前,他已经仔细盘算过这个项目的每一处细节,包括拍摄天数、手头资金、开销等等。深思熟虑后,他确信,这件事是可行的。
电影《喀斯特》展现贵州自然风貌,图为拍摄剧照
杨穗益的童年往返在黔东南的县城与乡村。乡村的日子,随性,没有时间表,一切都以自然的节律进行。儿时的他与伙伴们一起砍柴、放牛、抓螃蟹,在蓝天白云为铺,青草为席的山野里,自由无拘,那种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的感觉,至今怀念。
谈及电影《喀斯特》的创作灵感,杨穗益坦言,正因稻田、泥土、空气和村民的共生,让他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在逐步深入的思考中,想拍摄一部作品,传达乡村生活的力量与美学。
杨穗益电影监制中
在《喀斯特》中,他试图捕捉这种美妙的画面质感,呈现时间在山村中是如何缓慢流淌、如何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情感与记忆,构成了他创作时的底色。
以青年视角
展现贵州乡村社会的情感
杨穗益认为,故事的核心得找到一个“隐秘但又巧妙的连接”,虽然这并不容易。
电影《喀斯特》展现贵州喀斯特地貌,图为拍摄剧照
影片里,子英的伴侣是溶洞旅游景点的讲解员,他工作的一部分是向游客讲解景区。在写这部分的时候,杨穗益了解到钟乳石的形成:“它的形成时间可能会有几千年,人可以在其中感觉到时间的具象。石灰水下落,是一个腐蚀的过程,水滴每天一滴一滴地重复,是在伤害、破坏和侵蚀,但呈现出来的样子却格外好看。我觉得这个太有意思了,它最终呈现的是一个奇观,但是你要深究它的过去,它的背面是一个漫长、带有循环的故事。”
“钟乳石意象”成为影片所指。电影中,他渴望展现贵州乡村的生命状态,那里的人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突破了贫困、迁徙、代际矛盾等重重困境,形成独特而坚韧的美。
电影《喀斯特》展现当地人文风貌,图为拍摄剧照
这也应和了他所说的:“影片的表面故事,是一个以养牛为生的女人为牛寻医问药,但背后的故事,才是我想去推动剧本的动力。”
在塑造人物时,他非常注重演员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细节,力求让他们的性格弧光能够真实地展现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以展示出人性的变与不变,但是,拍摄的过程充满了不可控性,可正是这些“不可控”带来了真实感和生命力,让人物和故事呈现出一种更为原始和自然的状态。
电影《喀斯特》展现贵州自然风貌,图为拍摄剧照
如今,电影创作已经完成,对于成片与预期,杨穗益认为很难给出一个量化的数值。“因为预期只是他作为创作者的想象,电影拍出来后,更多的是需要交给观众检验。”
贵州的儿子
始终与家乡保持深刻的情感联系
“目前我还得继续学习,这个行业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今,从北京电影学院顺利毕业的杨穗益,又迈入了下一个学习和创作的新阶段。
贵州籍青年导演杨穗益
身为贵州的儿子,杨穗益深信家乡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是他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
他说,未来的创作,将继续在故乡的沃土上汲取养分,孕育新的艺术生命。“这片土地给了我太多创作的灵感与力量,它的独特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气质,始终是我想要挖掘的素材。”
电影《喀斯特》展现贵州自然风貌,图为拍摄剧照
但在他看来,扎根家乡并不意味着创作的单一化或重复,每个故事、每个人物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喀斯特》之后,他渴望继续探索人物的复杂性,尤其是在现代化浪潮中,那些细腻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状态。
从纵向远眺,杨穗益的导演之路道阻且长;以横向比较,近年来,贵州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导演,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贵州这片土地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电影《喀斯特》展现当地人文风貌,图为拍摄剧照
作为刚“冒尖”的贵州新锐导演,杨穗益说,在对前辈们充满敬佩同时,也在思考自身与他们的共性与个性之别。
他认为,从共性上看,都共享一种深厚的故乡情结。贵州的独特地理环境、山川河流、少数民族文化,赋予了创作鲜明的地方色彩。
电影《喀斯特》展现贵州喀斯特地貌,图为拍摄剧照
例如,毕赣、饶晓志、陆庆屹的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乡土气息,无论是《路边野餐》中的梦幻与现实交织,以及《无名之辈》中对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的生动刻画,还是《四个春天》中动人的家庭记录,这些都深深扎根于贵州的土地与人文。
“这种对故土的情感依赖和诗画写意,或许是他们来自这片土壤的本能表达。”
杨穗益表示,总体来看,贵州的自然与人文背景为这些导演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而每位导演也都从中汲取了不同的灵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尽管有这些共性,每位导演又有独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美学追求,他们的作品又各具鲜明的个性,有人是诗意表达、有人是黑色幽默和轻松的喜剧风格,还有人是真挚朴素的家庭情感。
正是这种共性与个性的交织,让贵州的导演们在探索个人风格的同时,始终与家乡保持深刻的情感相连,并将此情此景倒映在电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