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贵州日报》推出理论专版——聚焦贵州“四大文化工程”`) }}

发表时间:2024-09-18

来源:贵州日报

讲好困牛山故事 让红色江山世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精神因传承而不朽,红色江山因人民拥护而永固。1934年10月16日,为掩护红六军团主力顺利突围,红18师52团红军指战员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愿误伤被敌军胁迫走在前面的老百姓,毅然砸断枪支集体跳崖,完成了军团首长赋予的阻敌断后战斗任务,谱写了一曲“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英雄壮歌。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要求我们必须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困牛山红色资源,建设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用红色资源砥砺品格、铸魂育人,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特别要讲准、讲深、讲透、讲活困牛山红军英烈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使其焕发出新的精神力量和时代光芒。

深入开展专项调查,加强困牛山红色资源科学保护。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困牛山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全面系统梳理石阡县乃至铜仁市、贵州省有关红军长征特别是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的遗址遗迹、文物、手稿、访谈记录、图书资料等,分类分批纳入分级保护管理,建立红色基因库,形成红色资源数字地图,统筹各有关方面力量用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体保护和集群保护等措施,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让困牛山红色资源能够更加立体全面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深入开展困牛山红色资源挖掘和系统研究。统筹党史党建方面研究力量,以全局性视角、系统性观念进行总结提炼,积极开展困牛山红军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和思想内涵。学习研究弘扬困牛山红军英烈群体精神,聚焦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的使命担当,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聚焦坚守理想、坚定信念的革命意志,锤炼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自觉;聚焦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斗争风骨,锤炼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聚焦牢记宗旨、赤诚为民的深厚情怀,锤炼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围绕“困牛山红军壮举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发布一批重点研究课题,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深度研究,形成一批彰显红色文化、展现百年征程上共产党员奋斗足迹的理论研究成果。

精心打造困牛山党性教育精品课程。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名师为牵引,以市县党校、干部学院的教师为主,面向社会招聘一些导学员、志愿者,组织乐于开展党性教育的机关干部、红军后代、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等力量,多渠道、多方式壮大现场教学和专题教学师资队伍,着力培育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用史实说话,组织力量精心撰写讲稿、反复打磨课程,开展现场教学大赛,着力打造高质量现场教学和专题教学课程,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深挖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在贵州的历史,挖掘红52团团长田海清等烈士的事迹,挖掘红军集体跳崖幸存者的故事,把他们的事迹与精神讲清楚讲到位,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现场教学,真正让珍贵的红色资源“活”起来,走进党员干部心中,进而铭记一生。

生动传播困牛山红色文化。围绕红军长征在贵州史实,突出人民军队为人民主线,强化顶层设计,从空间布局、要素保障等方面,对以困牛山为重点的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推动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和开发利用,办好困牛山红军事迹精品展陈;灵活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内容生成等技术手段,创建虚拟展馆、线上体验馆,打造红色文化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保护修复石阡会议会址等革命遗址遗迹,深化拓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成果,打造红军学校、红军广场、红军食堂、红军步道等红色体验项目,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沉浸式体验中自觉传承红色文化;在贵州党员干部网络学院搭建网上展示平台,把困牛山等6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和114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的现场教学课程和简介供党员干部点击浏览,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网上大学校,切实让困牛山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家国情怀、革命精神等展现出来,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逐步推出一批以困牛山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为重要节点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线路。有效整合省内红色资源,建设好困牛山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把困牛山战斗、甘溪战斗、黔东南黑冲战斗、印江木黄会师旧址、黔东革命根据地、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乌蒙山回旋战等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遗址遗迹,与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中央红军长征遗址遗迹有机串联起来,把整个现场教学贯通起来,打造出系列精品现场教学线路,提升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实效。各级党校、干部学院把党性修养进修班、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班次多放在困牛山来举办,汲取红军先烈的宝贵精神,转化为学员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党性锻炼的不竭动力。各级党组织利用烈士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专题纪念和教育活动,在困牛山下举行入党、入团、入职等仪式,让困牛山红色资源得到充分而有序的开发,凝聚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贵州省委编办主任、贵州省党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王瑞军)

 

更好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

提高新时代党性教育的质效,是做好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品牌的题中之义。红色资源本身就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党性锤炼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回答好“怎样用好红色资源、提高党性教育质效”这个时代命题。

深度发掘史料摸清家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精神源自党在创立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凝结于物化形态的红色资源中。这就需要深度发掘史料史实,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丰富的数据、照片、文字、故事,回到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下展开探寻。贵州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然而越是“家底丰厚”,相关史实史料的整理开发工作就越为繁重。摸清家底,方能不让宝珠蒙尘,汇聚起具有本土特色的丰厚党性教育素材。

打造资源整合平台。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红色资源是整体的、连贯的、共有的,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革命遗迹遗址、展览馆、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红色地标、红色场景等红色资源的管理往往是各自分开的。需要以资源打造整合为依托,搭好平台,让不同的红色资源既各有侧重、各有区别;又浑然一体、相互呼应。从遗迹遗址、场馆、陵园、红色地标、红色场景这些红色资源来说,以党性教育提质增效为目的,改善设施设备是基础,开发既有资源是关键。在场馆内实现合理的功能配备,综合运用实物、照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景观和影像多种形式,达到更好的展陈设计效果,还可积极借助声光电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展陈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类别的人群在参观线路、安排讲解进行区分,提升对不同群体的感染力。实践证明,多个不同场馆间内容的有效配合,使参训人员形成的基于不同视角的体验对达成高质量党性教育目标更为关键。通过充分的资源整合,实现不同场馆场景间的相互衔接、各有专长、互为映衬,避免碎片呈现、相互割裂的情况。

创新丰富呈现方式。红色精品党性教育线路是组合产品,单个党性教育课程、某个场馆开发的党性教育活动、节目等,可以看作是单项产品。创新组合产品主要是通过创新不同单项产品的组合方式,以组合方式的优化来提高党性教育的质效。贵州的党员干部教育已形成了“专题讲授+现场观摩+X+交流互动”组合模式(X是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红色剧目、现场体验、电视剧等等),这样多种形式的组合搭配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单项产品就是在单个课程、活动上下绣花功夫,丰富内容呈现方式。新时代,展陈红色资源的方式越来越新,可以运用的现代科技手段越来越多,从事党性教育工作的人员素质越来越高,这意味着拓展党性教育培训品牌创新出彩的空间越来越大。贵州石阡以精心打造的《魂铸困牛山》舞台剧生动呈现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壮举的悲壮史实,此类创新形式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在党性教育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生动鲜活,效果卓著。灌输不如浸润,在党性教育课程和活动开发打造过程中,就是要善于用创新的形式承载严肃的内容,让人们潜移默化地以轻松的过程获取深刻的感悟。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杨丹 )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化理论化研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为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中华文化演进规律,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新时代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从人类文明大视野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渊源关系,把握中华文化发展规律,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忘本、不忘根、不守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把握时代发展逻辑,推动实现“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演变,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与中国社会的肌体和血液中,时代精神赋予了其鲜活的生命力。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将其置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之中,立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固根基,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把握实践发展要求,推进“两个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另辟蹊径和脱离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立文明形态,而是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融合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伟大飞跃与升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从实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吸收中华文明的博大智慧。

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世界上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互融互通、互助互补。新时代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了要研究中华文明自身发展规律和独特价值外,还要有全球史的视野,研究世界文明史,处理好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积极构建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和相互启迪的体制与机制。

(作者:贵州财经大学  杨威 )

 

让非遗闪耀在数字时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数字化对于非遗保护传承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非遗的社会能见度,更在于带来非遗保护传承理念的创新,在保护、传承中形成一种新的知识生成和经验传递,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闪耀在数字时代。

数字时代的非遗保护传承方式。重塑非遗保存模式。数字图像处理、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为非遗的多元信息记录开启了全方位、多感官的保护传承途径,不仅可以对非遗进行高精度的内容捕捉,实现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生动再现,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揭示非遗演变的规律与趋势。重构非遗传承场景。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手柄、触觉反馈设备等交互设备,实现了在虚拟场景参与非遗保护传承活动的可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和重现非遗项目的场景,创新了非遗的表现形式,可以显著提高用户的沉浸感。创新文化产业形态。数字技术在商业模式、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和创新设计等多个维度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保护非遗作品的知识产权,确保艺术家和传承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正确处理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三个关系。文化内核保护与数字技术创新利用的关系。非遗是以人为主体的“活态”文化遗产,如何使后续传承者精准掌握传统技艺的细节,创造真实的互动体验场景,让观众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独特之处,是非遗数字化面临的重要挑战。生产性保护与供需两端数字化发展的关系。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是一种“高投入”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不仅需要经费上的高投入,也需要知识更新上的高投入。如何通过更新非遗传承人的知识架构、培养更多的年轻传承人,是非遗更具活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挑战。主体权益保护与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维护的关系。尊重知识产权,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是数字化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关键。应创设“充分告知+实质同意”规则与惠益分享机制,明晰权利属性、明确权利内容,维护非遗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建立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知识体系。建立上下联通、区域共享的开放型非遗数据库,对各级各类非遗资料进行数字化收集、整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可利用性和实用性;建立非遗数字化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文化资源数据从标识到云端、再到消费端的路径畅通;建立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的监测和评估机制,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建立基于数据关联的知识管理体系,确保非遗知识服务的便捷性。创新非遗参与式数字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参与式路径,赋予传承人话语权,使他们参与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升非遗传承人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构建文化遗产与数字人文融合的跨学科人才培育模式,培养满足数字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高层次综合性人才;建立以民众为中心、自下而上的数字赋权体系,提升非遗传承人与参与者的数字传播意识。完善非遗传承数字权益均衡机制。构建完善的非遗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制定非遗数字化保护标准和规范,实现非遗资源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鼓励行业内企业、机构和个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保障非遗传承人和相关群体的权益。

(作者: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杜琰 安军 )

 

【实践与思考】

推动职业院校非遗传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聚焦非遗传承,经过八年探索,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技能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构建课程体系。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建工学院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建筑管理、建筑造价等专业与贵州民族民居营造非遗技艺相匹配的优势,运用“非遗资源+信息技术”,建立线上线下交互式的非遗课程运行机制,大力推行“非遗大师领军、专任教师传习、优秀学生承续”的现代学徒制,从基础理论知识入手,了解古法营造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技术原理,并在校内实训基地和黔东南州黎平县校外实践基地开设实践课程,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开展非遗传承精英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亲身体验从材料的选择、加工,到构件的制作、安装等古法营造工艺全流程,实现非遗传承载体搭建,为社会培养5000余名技能人才,就业率达100%。

强化教学保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非遗教学科研“两库一基地”。一是建设贵州民族民居营造技艺可视化档案库。通过无人机和红外线测量、3D建模等技术对贵州传统村落、重点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建立了三维可视化档案库,改变了贵州民族民居古法营造技艺只存在于工匠脑中、没有图纸数据计算书的现状。二是建设贵州民族民居建筑纹饰纹样库。带领学生实地调研、搜集、整理,积累大量民间纹样,建立贵州民族民居木刻纹样库,又进一步在传统纹样上进行创新设计,衍生建成贵州民族民居专属纹样库、设计库、作品库,用实体和数字化管理实现非遗文化的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三是建设贵州民族民居建筑古法营造实训基地。基地集人才培养、木作加工、创新研发等功能于一身,依托基地陆续成立了贵州侗人古建(杨应琪、顾学尧)大师工作室,贵州民族民居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名师工作室,为非遗传习搭建了有效平台。

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参赛办赛、以赛促教。在校内成立“枯木逢春、黔艺匠心”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民族建筑构造节”“建筑模型大赛”,学生团队屡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项。二是丰富活动、推动创业。致力于对“小小传承人”的认知培养,常年开放接待中小学生进行传习沉浸式体验,年均接待量达500人以上。开展古村保护、古建修复技术培训,成为贵州传统营造技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三是不断深化校政企社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整合利用项目资源,打造贵州民族民居古法营造研究、教学、培训、交流、社会服务平台。与多家优质建筑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助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擦亮学校特色传承项目品牌。

(作者: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蒋晓华)

 

【大家理论】

系统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需要以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保障,也需要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支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高度重视新时代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原创性贡献的重要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的文化使命”重大命题,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第一,文化自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具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中华民族之所以一次次凤凰涅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第二,坚定文化自信才能牢牢掌握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文化虽无形,但却有强大的韧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为我们赢得应有的文化话语权,提供了自信和底气。第三,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提供文化支撑。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内蕴的品质,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文化主体性,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指向。一要强化文化认同,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力量源泉,要强化三种文化的广泛认同和有机整体的充分自信。二要秉持开放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坚定文化自信。面对文化思潮交相激荡的复杂局势,唯有筑牢文化根基,才能以更自信的心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找准不同文化契合点,积极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三要把握历史主动,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坚定文化自信。“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培土”,使两者双向赋能、相互成就。“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作者:贵州师范大学  路世传 何叶 )

 

全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近年来,贵州旅游业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离不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未来,应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全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文旅产品形态,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助推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在贵州,文创产品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村BA”系列文创服饰和文创用品在文旅集市上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大方漆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玉屏箫笛则以其优美的音色和精美的外观赢得了游客的青睐。诸多贵州特色文创产品的“出圈”都推动着贵州特色文化的传播。

文旅深度融合是提升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应增强文化体验,通过融入当地艺术、民俗、传说等元素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和展示,让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要增强游客参与感,通过手工艺制作、文化表演、主题展览等互动活动,让游客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使旅游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文旅深度融合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方面,文创产品作为文化输出的载体,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旅游消费的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文旅融合为文创产品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和市场空间,促进了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在贵州,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已经初见成效,成为推动贵州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新印1950”文创街区通过文创反哺主业、延伸印刷产业链等方式,实现商业空间与属地文化的同频共振,打造了一个有品质、有文化、有故事、有传承、商品新、业态新、可持续的城市新地标。

(作者:贵州商学院  景伟健)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李远莉

三审: 熊莺

四审: 孔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