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贵州日报》推出第三十六期“悟思想伟力·看实践创新”特别报道`) }}

发表时间:2024-11-27

来源:贵州日报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编者按】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贵州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制度供给,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深入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本期专刊聚焦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生动实践。

【总书记的话】

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

【我们的实践】

科技创新育产业“繁花”

翰凯斯PIX数字制造工厂。(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供图)

“我们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投入2.2亿元升级智能制造,实现从生产到物流全过程智能化。”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韬说。公司先后4次升级雨刮生产技术,使电机体积缩小10%、重量减轻18%、防水性能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也随之提升。

“黔南高新区一直专注于高和新两个要素,来发展我们的高新技术企业。”福泉市委常委、黔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翟建新说,“福泉的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了一个飞跃,尤其是优强的企业,成为行业标准的参与者、制定者,也是引领者”。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发〔2022〕2号文件提出,“支持贵州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贵州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育产业“繁花”。

新兴产业聚“势”

今年8月,在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区的一处空地上,一场破坏性实验正在进行——重达24吨的挖掘机履带在两节直径500毫米的管材上缓慢向前滚动,管材历经碾压后,外观形态却保持如初。这款产品生产用到的“特种聚烯烃塑料管道强韧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包括康命源公司在内,安顺高新区落户的企业中,有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3家高新技术企业。

自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贵州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以来,安顺高新区坚持求“新”探索,以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特色轻工+数字经济(绿色算力)的“3+N”产业体系为跃升转型根基,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在区内企业中持续涌流。

高新区不断集聚科技的种子,萌发出一个个高新技术企业,带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攀高成势。

传统产业焕“新”

“新产品研发出来以后,可以把四个功能集中在一个控制器里,产品的体积更小,更有竞争力。”遵义市大地和电气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文杰说。去年以来,大地和电气不仅加大新品研发力度,还投入1200万元新建了这条正在调试的新能源商用车驱动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0万套产品。

“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红花岗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贵州持续实施“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促进全省工业集约、高端、绿色、智能、特色发展,加快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方式,对原有的生产设施进行升级和优化,产业提质升级不断加速。

据10月28日发布的贵州经济“三季报”显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4.4%,增速高于工业投资4.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7.4%。

未来产业谋“远”

“我们在创造下一个时代”。4年前,汪彪从上海回到家乡贵州,被翰凯斯创始人喻川对未来的构想打动。“花坐公交车同样的费用,享受到车来找人接人,车上还可以是便利店、健身房、咖啡馆,谁能拒绝这种服务呢。”

今年8月,由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产品——Robobus(无人驾驶小巴),获批全省首张载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可在贵阳高新区沙文园智能网联示范区测试的特定开放道路行驶。截至目前,Robobus2024年的订单总量达千台。

“贵阳高新区根据‘强省会’行动和‘四城’联动的发展要求,围绕贵州科学城谋划建设9.09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辐射区,同时我们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对外合作处副处长成菲菲说,“我们还引进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资源,建设了大数据研究生教育基地,实现了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智力资源精准对接。”

未来,贵州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专家的解读】

充分发挥高新区融合创新作用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互为牵引、相辅相成。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的先行区和主阵地,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贵州11个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聚焦“六大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贵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为抓手,不断健全培育体系,持续发展壮大创新主体。贵阳高新区出台《贵阳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引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贵阳国家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政策实施细则》,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引育工作机制,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孵化培育、招商引资等领域形成合力。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76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7户、上市企业8家。铜仁高新区出台《铜仁高新区2024年科技创新大提升行动方案》,建立科技型企业、高企、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实行梯度培育。现有高企培育入省级培育库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4家。六盘水高新区出台《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措施》,激励引导企业扩“体量”、强“体质”、上“水平”。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47户、高新技术企业17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

推动创新平台提级。优化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携手建设高品质研发机构,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能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贵阳高新区推动贵州科学城扩容升级,打造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已汇聚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27个,带动相关企业实现产值387亿元。黔南高新区联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共建贵州省首个高新园区大学科技园。现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7个、州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遵义高新区组织企业联合中南大学、贵州大学、重庆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申报创新平台,先后建成贵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院、贵州特征微生物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遵义分中心等平台,现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牵线、院所答题、市场阅卷的成果转化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贵阳高新区建设贵州省技术交易市场,汇聚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企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面向全国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2023年,贵阳高新区完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8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3.1亿元。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产值(营收),占全区规模工业、规模科技服务业、规模软服业企业产值(营收)的比例均超过60%。毕节高新区组织开展科技企业技术发展需求收集及分析,对走访收集的问题认真研判予以解决。2024年以来,收集企业技术合同登记258个、成交额8.03亿元。碧江高新区抢抓东莞帮扶铜仁机遇,深化与松山湖高新区合作,组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离岸研发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2024年,高新区实施研发成果转化项目2个、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8.27亿元。

加快人才资源汇聚。围绕产业链优化人才链,聚焦“引、育、留”关键环节,加速集聚各类人才资源,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动力源。聚焦“引”,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直接引与柔性引并重,通过人才博览会、赴高校引才等多渠道多维度招才聚才。安顺高新区强化高层次人才补贴、学历和技能提升奖励、“人才种子引进”和“首年补贴”等政策兑现落实。鼓励引导企业用好“蓄水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岗位全部纳入申报。通过“银龄计划”,返聘多名优秀的企业退休专家。动员重点企业参与省校合作赴省外知名高校引才活动,邀请在校学生到安顺体验产业发展、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激发航空领域的优秀毕业生“想来”的念头。聚焦“育”,通过专题培训、“政校企”等模式,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职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基地,把培训培养办到企业、办到车间。贵州娄山关高新区与北京车库咖啡教育咨询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另聘请19名创业导师建立“人才共享服务中心”,围绕区域内重点产业,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衔接,开展权威专家“点单式”培训。聚焦“留”,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解决人才发展“头等大事”和生活“关键小事”,切实增强人才归属感。贵阳高新区落实“卡、钱、户、房、岗”政策,搭建人才阅读、健身空间等“8小时”外生活圈。累计聚集各类人才9.2万人,培养各级专家116名,其中国家级23名。

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科学确定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超前谋划布局新产业新赛道,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落地,持续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贵阳高新区着力构建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特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支撑的“两主一特一软”产业体系,建设航空发动机、微特电机、集成电路“三大生态圈”。主动谋划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布局形成研发、制造、试飞、检测、维修、运营等一体化低空产业发展新格局;抢抓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机遇,推动翰凯斯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开展自动驾驶测试,构建全域智能驾驶多场景。遵义高新区着力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健康医药为特色产业,数字经济为潜力产业的“2+1+1”产业体系。探索发展人形机器人、干细胞、新型储能、智能传感器等未来产业,培育细分赛道研发优势,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黔南高新区以磷及磷化工为首位产业,以精细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化工产业舰队。初步形成“磷矿开采—磷矿选矿—湿法/热法磷酸—磷酸盐(肥料级、饲料级、食品级、电子级)—伴生资源/三废综合利用—生产性服务”的磷化工全产业链条,并形成了与煤化工、氟化工、钛化工、钡化工等产业共生耦合发展的格局,湿法净化磷酸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消防级磷酸一铵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构建“磷矿—磷酸/磷酸—铵—磷酸铁—磷酸铁锂”“硫酸镍、硫酸钴—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的磷系和三元正极材料双产业链条。黔西南高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基础材料、特色轻工三大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黔东南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大健康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和生态特色食品为特色产业的“两主两特”产业体系。

(作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冬莲 肖路平)

走好特色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新路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近日,全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提高科技供给质量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模式、创新要素的流通机制、技术研发的组织构架、创新主体的管理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各地区在科研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均具有不同基础和优势,不可能采用同一种路径、同一种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锚定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这两个主攻方向,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积极探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并举的动能转换方式。通过瞄准国际标准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孕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打造数字经济融合应用策源地,培育新兴产业催化新质生产力;通过鼓励企业大胆创新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消费升级孵化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贵州论证和探索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与走差异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路子的一致性。

以系统性改革汇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合力,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既是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应然战略,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实践路径。众所周知,14亿年前的“梵净运动”,令贵州山野一举浮现,大自然数以亿年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在这片土地上塑造了125.8万座峰峦及其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贵州,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与能源资源富集形成空间叠加。贵州从发展实际出发,率先以“富矿精开”为着力点,紧扣“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需求、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以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需求,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科技人才托举培养、科技创新券、经费“包干制”等改革事项,着力化解科技供给和发展需求“两张皮”。深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矿业权出让+登记”制度,探索“净矿出让”机制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新机制,建立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减免出让收益和相关税收等激励机制,探索实现新旧模式的衔接与切换。实践证明,贵州以系统性改革促进生产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用资源为产业赋能“比较优势”,以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实效性供给找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路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贵州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推动“从0到1”的源头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十四五”以来,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从2020年的全国第27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24位,2024年贵州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首次突破50%,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贵州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集聚优势,梯度培育和带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激发了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力动力。截至2023年,贵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18户,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研发费用支出占研发总支出的比重达60.0%,研发强度为3.6%,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贵州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是2012年的2.3倍,新产品销售收入是2012年的4.5倍,高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是2012年的5.8倍。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453.58亿元,同比增长49.4%。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705家、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72家。高能级平台布局正逐步向重点产业聚焦。其中,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正在成为贵州着力打造创新高地核心引擎的创新策源地。实践证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就是要将具有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先进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更高科技、更高效能、更高质量的现实生产力。贵州,以融合为“产业”创造“新质生产力”,以科技为“企业”赋能“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链条性思维夯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韧性,催生新动能新优势新经济引领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贵州围绕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烟酒工业等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新技术应用,推动磷化工向新能源电池材料延伸、“煤—焦—氢”煤炭综合利用,促进了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打造了“贵商易”“贵政通”“贵人码”等一批“贵”字号数字应用,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从2020年的33.4提高至2023年的46.5,其中,工业融合水平连续七年领跑,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深入推动“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实践中,贵州聚焦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新兴领域通过“四化”基金和科技金融等方式加大投入,目前全省总算力规模为31.76EFLOPS,综合算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统调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占电源总装机容量比例超过27%,2023年发电量达239.7亿千瓦时;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年产值突破千亿,新动能电池材料成为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产业。在新业态方面,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新型服务业加速崛起,智慧旅游、线上医疗等数字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5%。在新模式方面,贵州推动大数据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生态+”复合产业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实践证明,贵州用算力赋能百业,以能矿资源和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为核心建设产业基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蒋莉莉)

一审: 胡晨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孔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