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贵州日报推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特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来源:贵州日报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写在前面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总结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决定》确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实现总目标,《决定》提出要聚焦七个重点:一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要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是在文化体制改革上,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在社会体制改革上,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五是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六是在国家安全体制改革上,要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七是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上,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决定》强调: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省委要求,全省上下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加自觉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上见思想、见行动、见成效。在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贵州日报报刊社今日推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特刊。本特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全会《决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的“七个聚焦”,精选9个选题,紧密结合新时代以来贵州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做好深入集群式解读。进一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领会把握《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方向指引、经验启示。
在短短的时间内,我们得到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撰稿,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安排,特别提到了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清醒看到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体制性障碍,必须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取得突破创新,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贵州“富矿精开”“黔力无限”,应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多作贡献。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破除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约束,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就不言而喻。但还需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高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的开放性、竞争的公平性和运行的透明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不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部分领域存在不当准入限制。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现象仍时有发生。市场运行透明度需增强,在招标、采购、项目审批等方面,竞争规则和程序透明度还需提升。部分服务领域开放程度不够。
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我国商品市场发展很快,但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受到城乡、区域、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数据等新要素资源交易也受到法律法规保障不够的制约,要素市场价格难以反映其真实价值。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充分,过剩产能特别是“僵尸企业”的存在,就是要素配置扭曲的集中表现。要素配置扭曲具有很强的传导性和扩散性,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关键在政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在实践中,部分地区、部分领域仍然存在个别部门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有的地方“看得见的手”压制了“看不见的手”,存在“看得见的手”错位问题。一些地方“该伸的手”没有做到位。部分领域缺乏明确标准、公共服务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些关键领域仍亟待改革突破。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继续深化,要在提高效率、提高效益和提高竞争力上下更大的功夫。分配制度改革还比较滞后,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还有很多难处。有些劳动者的报酬没有得到合理体现,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没有实质性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经济发展过度依靠投资、消费贡献不足的局面。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价值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活力,不断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都呼唤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取得极大发展的推动,也离不开生产关系不断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促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本质上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以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应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深化各重点领域的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时代呼唤。制度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也是我们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需要。有了好的制度,有了好的体制,我们的制度优势才能更好地转为国家治理效能。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迈出了关键性、决定性的步伐。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了破除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决定》中对到2035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如此表述:“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来提振信心、扭转预期、凝聚共识、增强动力。
《决定》强调了市场要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还提及了要“弥补市场失灵”。我们之前说很多领域是“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现在提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什么叫“管得住”?这绝对不能机械地理解成要一刀切,要严管。“管得住”,本意是希望政府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是管住市场中那些不好的部分,而不是什么都管。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是很难判断的。特别是在新的行业、新的模式不断出现、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领导干部可能会跟不上形势。领导干部看不懂、看不清,就乱干预,肯定既不能做到“放得活”也做不到“管得住”。从这个角度看,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实际上是对有为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不断提高自己的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对市场经济规律性理解和认识。最近两年我对贵州榕江“村超”比较关注,做过调查,我觉得这个活动搞得挺好,是个品牌是个典范,体现了既放活也管得好。
《决定》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决定》中有多处提及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此外,多处提及了对各类企业、各种所有制的统一要求和期盼,比如“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等。一方面,强调了对各种所有制平等对待,国有经济、民营经济是同等重要的,做了好事都要表扬、做了坏事都要用法律约束,这就是“一碗水端平”,不管国有经济、民营经济,都得在同等要求、同等对待下进行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民营经济还具有很多特殊性,实践中面临着更多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因此,《决定》也提出了很多保护民营经济的改革措施。比如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决定》很多内容都意在调动改革的积极性。比如《决定》提及要“完善改革激励和舆论引导机制,营造良好改革氛围”,要支持和引导更多积极支持改革、营造改革氛围的言论,要及时消除一些否定改革、破坏社会氛围的言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需要一个更有活力的社会氛围。《决定》提出“加强诬告行为治理”,这也因为有些诬告现象破坏了宽松的社会氛围,让想干事的人不敢干事;《决定》还提出“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这些都是增强社会活力,提高改革积极性的措施。一是要调动广大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科学家的积极性,二是调动广大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调动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四是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也只有通过不断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为中国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 张占斌 )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把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为改革部署的重要任务。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持之以恒推进民主制度建设,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真正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任何形态的民主都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支撑,否则就仅是一个虚幻、空洞的标签。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在规范性上表现为“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在实践性上依赖于“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只有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制度,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才能构建起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不断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强化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保障,真正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确保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是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部署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部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基础性体系处于制度生命周期的“从稳到优”阶段,已步入制度改革“后半程”的关键节点,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增强和扩大制度的优势和特点。这迫切需要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推动民主制度体系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着力化解民主政治领域改革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摆脱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困境。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其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制度现代化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因此,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至关重要。作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实践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贯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方面面,并依靠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支撑着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能够最大限度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国家治理的高效能,从而为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强的制度保障。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原则遵循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贯穿到民主制度体系健全的各环节、各领域、各方面中,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健全的正确方向。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人民民主需求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确保各项制度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营造鼓励人民主动探索实现民主形式的良好生态,激发制度体系健全的主体力量。最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不断完善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的法律细则;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法治实施的渠道,使人民既能运用法律保障自身民主权利,又能合法参与民主实践。
将坚定制度自信和推进制度改革相统一。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是为了使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一方面,要坚定制度自信,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并明确这一制度是符合国情、彰显民主和凝聚共识的好制度,增强我们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要推进制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在巩固既有制度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民主需求继续加以完善,进一步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适应性、增强其可操作性、促进其发展性,实现制度的系统集成、协调配套。
将完善制度体系和强化制度执行相结合。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要坚持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齐抓并进。一方面,完善制度体系是基础。既要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制度体系健全中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系统规划,推动不同制度层级之间的有效衔接、相互贯通,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协调性。还要强化实践探索,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把人民在民主实践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创新和细化民主具体机制、运行规范、操作程序,形成横向覆盖各领域,纵向贯穿各民主环节的完备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制度执行是关键。要善于在执行的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建设,增强制度执行意识,健全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让民主制度真正落地生根、管用见效。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实践路径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予以保障。要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形成一套程序合理、环节相扣的完整制度体系,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特别是要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议事规则和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声音、体现人民意志、回应人民诉求。
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一方面,要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制度化平台,丰富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和“红色议事厅”等议事协商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在解决矛盾、回应诉求的基层社会事务中,不断创造“小院议事”“板凳民主”“圆桌会议”等更多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居于“社稷庙堂”之上,更能走进“烟火深处”,在基层落地生根。
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一是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二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此外,还要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作者: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任鹏 )
深化改革释放强大动能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征程上,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决定》强调,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种类多、体量大、市场广、产值高,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才能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要高标准引领。《决定》强调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对已有的国家标准,要严格对标,不折不扣推动相关产业改造提升;对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的产业,要主动作为,积极制定先进合理、特色鲜明的“贵州标准体系”,让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有标可依。二是要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在传统产业领域,率先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企业,往往能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加快从低附加值环节迈向高附加值环节。在我省传统产业领域,要大力推广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业务模式等改造提升,让传统产业因“新”而兴。三是要大力延伸产业链。产业链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将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整合起来,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有效途径。要健全强化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实现“资源—材料—产品—产业”全链条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决定》指出,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新兴产业中,数字经济地位尤为重要,其本身就是一种新兴产业,同时还承担为其他新兴产业赋能的重任。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一是要做好数据文章。数据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撑。要推动数据大量地“聚”,形成覆盖全省、多元汇聚、统筹协作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数据有效地“用”,通过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更多领域数据的开发利用,把数据价值充分释放出来。二是要做好算力文章。近年来,贵州依托比较优势和数字产业基础,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之一。要抢抓机遇,把丰富的算力资源推向全国,推动算力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三是要做好应用文章。要实现数据价值、释放数据生产力,让数据更好地被应用是必经之路。要引领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发展模型训练等人工智能基础产业,着力突破旅游等行业大模型产业,大力发展北斗、元宇宙、电竞、动漫等新产业,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决定》强调,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纵观历史,生产力质态的每一次演进和发展,都是以重大科技创新为主导。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抓好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活水。推动科技创新,一是要大力建设科创平台。科创平台作为集聚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载体,是实施有组织科研活动的有力抓手。要建设一批类似“FAST”的大科学装置,还要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具有贵州特色的技术创新中心等,全方位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利于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要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三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是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柱,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要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努力产出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成果。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围绕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在先进装备制造、现代能源等领域关键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四是要加快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对成熟技术,要简化流程加快用;对新技术,要创造条件加快试,尽快形成现实的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要素集聚为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决定》指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新质生产力代表未来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只有具备充分的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才会顺畅发展、行稳致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聚焦“人才、资金、环境”三大要素做好保障。一是要作好人才保障。要巩固人才引进成果,持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加快“引”,围绕产业所需抓紧引进顶尖人才及团队;抓紧“培”,利用现有平台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推动“干”,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要作好资金保障。要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三是要作好环境保障。要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使不同规模、不同技术路线、不同行业等的市场主体平等享受惠企政策、获取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健全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机制,更加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作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李胜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实依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更足,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依据更充分、底气更充足。
绵延至今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得天独厚的沃土和根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思维方式、实践智慧和民族品格,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基,也是参与当今国际交流合作竞争的最深厚持久的文化软实力。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基本文化基因,渗透于人民思想心灵深处,构成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世界,对于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底气至关重要。
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和魂脉。“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精神精华,为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重大实践成就的历史进程中激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和优秀成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正在引领着我们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是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努力下,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了人类道德和价值的制高点,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及伟大成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和事实确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优势所在,展示了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明大国成功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实践中大大增强了“四个自信”,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富有强大生命力、时代引领力的先进文化。
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在文化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理论总结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是新时代新征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引。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方向,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一切优秀成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推动文化繁荣,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侯衍社)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确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具体围绕“七个聚焦”推进,其中之一是“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价值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观。这一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它揭示了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其价值目标就是通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以此为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通过不断破除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此次《决定》,则进一步提出了“人民生活品质”的概念,这对于“人民美好生活”而言,既是量的集成,又是质的提升。
今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更好地使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上层建筑更好适应变革着的经济基础,国家治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推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正因为如此,《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必须坚持的六大原则之一。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体现了改革的出发点和发力点的辩证统一
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所谓尽力而为,就是要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谋划和推进改革,把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所谓量力而行,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当作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以此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决定》在收入分配、就业优先、社会保障和入学、医疗、住房、托幼养老等民生建设上提出了诸多改革举措。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等等。在就业方面,提出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等等。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等等。在入学方面,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等等。在医疗方面,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等等。在住房方面,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等等。在托幼养老方面,提出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等等。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统一
人民生活品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民生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普惠、基础、兜底性质。
在生产关系领域,《决定》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质量验收机制。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等等。它们将直接促进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在上层建筑领域,《决定》强调要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和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各种协商渠道协同配合;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等等。它们将保障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营造良好的改革激励和舆论引导氛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这一风险挑战既来自全球性问题加剧,也来自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因此,在舆论宣传上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需要完善改革的激励和舆论引导机制,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既要强化问题意识,实事求是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问题,又要坚定信念,讲清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可以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当前,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把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势讲清楚: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126万亿元,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定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作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陈锡喜)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列为“七个聚焦”之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这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改革的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并有效地实施和推进。面对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引导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3000多项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确定了300多项改革任务。过去我们的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坚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未来我们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答案仍然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各方面利益格局的变化,更加需要注重协调各领域各方面的复杂关系,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与加强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这要求党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领导能力,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而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则是党在面临长期执政考验时,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必须在政治原则、制度保障、组织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具体来说,在政治原则上,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制度保障上,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规范体系等等;在组织建设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总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各级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责任担当,注重民生改善,不断适应新时代新使命,与时俱进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要从体制机制方面入手,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建立长效机制以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正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决定》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要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决定》提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这些都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就曾总结和强化了党的“三大作风”优良传统。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及时提出“两个务必”。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政治高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严整“四风”为突破口,驰而不息推动作风建设常治长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了党的执政基础不受侵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党上下共同努力、持续推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决定》要求,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紧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动完善党和国家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同向发力,不断提高监督治理效能。始终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改革提升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李佑新 霍杰 )
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提出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线。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导向,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拓宽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与民生紧密相连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建设美丽中国,要适应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美丽中国建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和发扬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宝贵经验,传承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原则、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实践进路等作出了全面谋划,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明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宗旨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强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要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这些重要论述,生动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系统观念指引美丽中国建设。系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点的丰富和发展,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中,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系统观念,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以制度建设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截至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核。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书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壮美新篇章。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高品质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解决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遏制苗头性问题,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经济结构,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循环经济。
要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和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保护监管制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有效恢复自然生态承载能力。
要强化美丽中国建设的法治和科技支撑,以系统观念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绿色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实施最为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同时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作者: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召集人兼秘书长 王富军 )
紧紧围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总目标、重点任务,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七个方面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落实到贵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之中。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强大合力,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深入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努力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上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
要着眼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个西部省份,贵州市场发育程度不够高、经营主体数量不够多、市场运行环境不够好,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显得尤为紧迫。要切实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深化经济体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依托能源、矿产、生态、生物、气候等比较优势开展产业大招商,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努力实现民营经济量的不断扩张和质的持续提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要着眼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的首要任务。要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依托贵州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发挥智算规模和数据要素优势,加快发展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人工智能基础产业,着力突破旅游等行业大模型产业,大力发展北斗、元宇宙、平台经济、渲染、电竞、动漫等新产业。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综合改革,聚焦“六大产业基地”推动科技创新,聚焦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育引进,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通过“向西开放”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的经贸合作。
要着眼健全省一级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省一级经济治理体系是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实施主体。要形成主动对接、融入、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度机制,确保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在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推动市(州)调整完善市对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序推进完善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关政策、省直管县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措施。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积极发展耐心资本和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深入开展省级绿色金融试点县建设。主动对接国内产业有序梯度转移机遇,深化粤黔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机制,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战略性产业和关键产业备份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战略性基础设施,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要着眼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确保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强化返贫致贫风险排查和预警,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健全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格局,建设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让更多老百姓就近看好病。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力量,努力为人民营造安全、稳定、幸福的生产生活环境。
要着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的精神动力。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用好“理论宣传二人讲”形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深入推进“四大文化工程”,用好“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创新活动,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让互联网发展真正惠及人民。
(作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黄朝椿 )
深刻领会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必须深刻把握党的领导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认真领会好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部署,并结合贵州实际加以落实。
深刻把握党的领导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需要从不同维度加以认识和深刻把握。
从政治维度看,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排在首位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从本质要求到重大原则,党的领导始终居于首位。新征程上,必须继续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历史维度看,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归根到底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两者有机结合过程中,党的领导具有统领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本经验。因此,必须在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过程中,继续深刻总结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经验、有力举措,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从实践维度看,坚持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取得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当下,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然要求始终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战略部署和具体举措落到实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全面领会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导水平的制度设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导水平作出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的清醒与坚定。
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强调党中央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鼓励各级党委(党组)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提出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这些改革举措的谋划推进必须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更好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基层见效。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决定》强调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强调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等相关制度,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强调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强调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等。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把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特点规律,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甄别和查处力度。
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发挥党校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的助推作用
新征程上,作为政治机关和政治学校,党校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党校的“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积极发挥党建研究学科优势,在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建制度体系上积极作为,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坚持党校姓党,以“党校所能”服务“党之所需”。党校将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训什么样的干部,真正为党和国家培育良才;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切实为治国理政贡献良策。
坚持为党育才,以“党校优势”锤炼“党的干部”。《决定》强调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党校必须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理论优势、学员优势、系统优势,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特别是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的创新探索和典型案例,以健全基本培训机制为抓手,及时优化课程设置,组织专职教师紧扣全会精神进行集体研学、集中攻关,迅速开发新的专题课程,更新完善已有课程,将全会精神全面纳入各类班次计划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坚持为党献策,以“党校智库”供给“制度创新”。聚焦“选题、协同、转化”三个环节,深化有组织的科研,组织教研人员和广大学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持续做好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顶层设计、查漏补缺、提质增效的文章。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助推党的法规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同时,不断增强政策建议的含金量,面向实践需要,及时将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法规制度轨道上向纵深发展。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 吴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