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十)`) }}
来源:贵州日报
【编者按】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分必要且重要。本报约请专家学者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撰写系列理论文章,今日推出第十期。
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质,自觉将这一重要思想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文化建设矢志不渝的根本立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探索中赢得了民心、赢得了主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使文化发展获得不竭动力源泉,深化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马克思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要科学论断,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论断,提出人民“是文艺之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强调“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使文化发展获得不竭动力源泉。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庚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的民本思想,经由数千年历史的更迭,在社会变迁中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体现了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文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需要物的全面丰富,也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彰显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责任和担当。第二,坚持人民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将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文化建设的最高标准。第三,坚持以文化惠民的宗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人民既是文化创造的参与者,也是文化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民。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紧紧抓住解决文化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荣军 王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2VSZ029〕阶段性成果 )
准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主旨鲜明、系统完备、逻辑严密、意蕴深邃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人民性”和“实践性”,既强调人民群众是文化生产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以鲜明的实践性正确、客观地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对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魂脉地位。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作用、属性、功能有机统一起来,从文化文明的角度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崭新的时代内涵,为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真理力量。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既强调植根文化沃土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又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文明基因,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一方面,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维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构建了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深入挖掘与汲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凝心聚力,为物质文明的丰富多彩提供精神价值的滋养。另一方面,创新地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文化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提供了文化沃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厚植了文化之根,“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充分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文化创新创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指明人类文明形态新方向。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人类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融汇古今,又贯通中外,其中关于深化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人类情怀与广阔的全球视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思想启迪、贡献了智慧力量,促进“民族性”和“世界性”相融通,塑造了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文化建设,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广泛参与、推动世界文明交流对话,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加速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等,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发展进步贡献了思想智慧,指明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在冬奥会、亚运会、文化博览会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中国以生动实践向世界展现了作为文明交流互鉴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
(作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洪泽宇 。本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成果)
深入把握文化建设守正创新的意蕴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守正”“创新”的意蕴,立足文化发展根基,回应时代发展需求,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文化事业发展华章。
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向正、根基牢。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建设,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把握“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问题,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新时代坚持“两个结合”,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把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始终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文化血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培育文化主体性的全球视野,将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中。
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守住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在守正基础上推陈出新;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之需,突破思想观念束缚,在保持定力中创造活力;加强整体规划部署,深入实践抓住重点,在统筹推进中突出特色。
开创文化发展新话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构建文化叙事逻辑规范、打造当代文化学术话语等方面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分享好中国智慧、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构建文化发展新机制。以文化体制创新为引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完善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提升文化治理效能。
探索文化建设新形式。以现代科技和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利用创意文化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创新文化交流方式深化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话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作者:贵州师范大学 任杰 。本文系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23GZGXRW107〕成果)
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
通过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不仅能够深入挖掘并传承贵州优秀传统文化,更能促进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进一步推动贵州文化的繁荣发展。
推进多彩贵州文化内涵的研究阐释。首先,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为多彩贵州文化内涵的研究阐释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强化理论宣传,力求宣传普及入心见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广泛宣传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动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最后,结合贵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将理论武装与文化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贵州文化的独特元素和精髓,创造出具有贵州特色的文化产品,不断提升贵州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一方面,深入挖掘贵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通过生动报道和深入分析,展示出贵州人民的自信自强精神和团结奋斗风貌以及贵州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显著成就,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对贵州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另一方面,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通过搭建平台、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实现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作战,形成宣传合力。
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一是通过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深入挖掘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将其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社会协同,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形式,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获得感。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是深入挖掘“四大文化工程”的时代内涵,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创作出更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浓郁时代气息的文化精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贵州民族大学 刘小文 刘秀芳 。本文系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3RWZX005〕阶段性成果)
弘扬红色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运用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此,高校应聚焦立德树人铸魂之美,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从中汲取育人力量,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高校要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的意识,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思政课教学要注重知行合一,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红色文化中感人至深的革命史和催人奋进的建设史所蕴含的红色精神转化为简单易懂的道理,引导当代青年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将相关理论知识、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方式。
加快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随着5G、VR等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教学资源多元化、数字化,积极搭建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创造融叙事性、延展式、沉浸式于一体的育人环境,以当代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红色教育,激发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感知红色文化魅力,主动弘扬红色文化。
加大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以相关学者、高校教师为主要的相关研究团队,将各类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本土红色资源数据库,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及其时代内涵,厘清其内在逻辑,转化为系统全面的教育资源,全面开发本土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
加大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红色资源进行宣传,使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发挥政府部门、基层党组织、学校等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传承、宣传、带动作用,多方合力形成正面的社会舆论引导,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力求形成品牌效应。
(作者:贵州大学 卢缨 )
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地方红色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充分发挥其现实价值。
利用数字技术全面整理和归档红色资源。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我们能够收集、挖掘、整理和整合地方红色资源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料,从而建立红色文化基础数据库,重现红色历史、传承本源性社会记忆的原始材料,便于检索、保护和传承地方红色资源。
利用数字技术以全新的形式传承和展示红色资源。借助人工智能、3D影像以及网络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将传统的平面文物转化为立体模型,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影像、文字和三维再现数据等数字形式,让人们可以通过VR设备置身于红色文化所发生的时空,使红色文化以全新的形式得到传承和展示。
利用数字技术为红色资源的传播共享提供新途径。数字化传播作为红色资源传承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红色资源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有效性。数字媒体、社交平台等现代通信工具能够将红色资源快速传递,使影响力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助力红色资源效能扩大。建立传播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更精准地了解受众需求,便于及时调整传播策略,实现实时优化传播效果。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交流平台,收集、整理并展示地方红色资源,使之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通过数字化的交流平台,人们可以探索不同地方的红色资源的异同之处,了解不同地域红色文化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这种跨地域的交流,有利于推动红色资源的更广泛传播,也能够促进各地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推动红色资源更好传承和发展。
(作者:贵州医科大学 赵彦风 陈震 。本文系贵州医科大学社科联人文社科研究课题〔GYYB2022-07〕阶段性成果)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活态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并且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保护好非遗,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有着重要意义。
系统性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土壤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遗留,更是当地社区过去活跃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社区成员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塑造了他们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自觉,是其社会结构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种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非遗保护不仅要关注技艺的保存,还要关注这些技艺在当代社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传承。应通过支持当地工艺市场,组织工艺展览和销售,以及将这些传统技艺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帮助这些非遗文化实践保持活力;鼓励年轻一代通过现代教育体系学习这些技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和创新相结合,既保持了技艺的传统精髓,又保证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确保非遗的传承。
推进品牌化策略,打造优质非遗品牌。非遗品牌化是其活态传承的重要前提,并且是将这些宝贵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过程中,非遗项目的自给自足能力是一个核心目标。这意味着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活动能够通过产生经济效益来维持其运作,减少对外部资助的依赖。此外,通过有效的品牌策略,可以增强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忠诚度。这不仅提升了非遗的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公众对这些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和尊重,从而推动了非遗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影响力提升。
借助新兴技术与平台,开拓非遗的互动性与可达性。随着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VR和AR技术为非遗提供了沉浸式展示和体验,使得传统文化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触达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非遗传承人和组织可以发布关于非遗的视频、图片和故事,增加曝光率的同时,也增进了与观众直接互动,收集反馈。网络平台和数字媒介还帮助非遗项目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不仅为传统艺术品创造了新的销售渠道,也帮助传承人获得经济收益,促进了非遗的发展。此外,数字化的内容如在线教程、虚拟工作坊等,也为非遗教育和传播开辟了新途径,使得更多人能够便捷地学习和了解这些传统技艺。
(作者: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王云驰 。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大课题〔23GZZB13〕阶段性成果)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为职业技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构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各门课程教材编写和讲授之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科化、学理化。要以家国情怀为养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地位越显重要。因此,要坚定把牢办学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时而进做好爱国主义教育;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拥有听党话、跟党走、让党放心的品质,拥有爱祖国、有奉献、担使命的情怀。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增强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自豪感;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教学形式进一步灵活创新发展,实现课程创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挖掘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切实提高育人效果。
培育技能本领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以技能培养为基础。高度关注人才培养的产业需要,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培养,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模式。以实践锻炼为保障。在技能培养中,增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推动实现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和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目标。通过开展专业技能活动、专业实训锻炼、职业技能大赛、实习岗位体验等能够多方面锻炼人才技能,增强职业本领。
(作者: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安春芳 。本文系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4RW210〕、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级项目〔2022SZ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