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贵州日报》推出第十八期“悟思想伟力·看实践创新”特别报道`) }}

发表时间:2024-05-29

来源:贵州日报

【编者按】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并将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八条宝贵经验之一。在向特色科技强省进军的征途上,贵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激活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本期专刊聚焦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更好以科技创新发展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总书记的话】 

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

【科学家精神】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我们的实践】 

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贵州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长期扎根西部科研一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瑞忠领衔的“华南陆块中生代陆内成矿作用”成果,拓展了矿床学的理论和找矿应用体系,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胡瑞忠说,科研人员一定要有献身科学的崇高理想,严谨治学,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我们将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助力贵州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

长期以来,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不懈创新,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和全省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为推动全省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在贵州省平塘县群山深处,南仁东先生带领团队历经20多年论证、立项和艰苦建设,终成“中国天眼”,让人类看到了更深远的星空。

如今,“中国天眼”监测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900颗,是自其运行起至今,同一时期国外同类型望远镜监测数量总和的3倍以上。同时,在快速射电暴、引力波探测等领域还产出了一系列世界级成果。

作为我国发酵工程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后,贵州大学副校长周少奇面向国际环境科技前沿,数十年如一日矢志攻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化反应“电子流守恒原理”和电子计量学方法,获得生物脱氮过程的一系列电子计量方程和系统计量模型,突破国际上生物脱氮研究领域120余年来的难题。

敢为天下先,勇闯“无人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胆探索,勇攀科技高峰,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推动全省涌现出一批在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先进成果,使贵州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被誉为“红水河畔女财神”的蔬菜专家李桂莲,50多年如一日战斗在全省蔬菜科研第一线,从事蔬菜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其创立的反季节蔬菜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期默默耕耘于全省教学科研一线的贵州大学教授陈肖虎,首创磷矿伴生碘资源回收工艺,解决了原料浓度低导致氧化反应时间长的工业“瓶颈”难题,使缺碘的贵州成为我国化工医药行业重要的原料碘供应大省。2020年6月,陈肖虎被授予2019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年少时便立下为解除地氟病患者病痛奋斗终身的理想,贵州医科大学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官志忠40多年来带领团队在地氟病的发生机制、病区实施防控后的健康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危害作出突出贡献,其研究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开展项目研讨攻关、现场技术指导、野外考察……

近段时间,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十分繁忙。过去40多年来,他率领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打破我国锰矿勘查久攻不克的困局。在找矿的同时,周琦十分关注全省地质青年人才培育工作。通过“传帮带”,团队迅速成长起来一批能堪重任的年轻科技工作者,他们先后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二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在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富矿精开资源利用实验室”内,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贵州省高性能绿色高分子复合材料科技创新团队领衔人张道海正带领团队成员和学生们开展科研攻关。科研之余,他积极推动学院与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并建立实践基地,以此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他表示,教育能够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

既是科研事业开拓者,又是提携后学的领路人。近年来,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他们善于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积极引导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矢志不渝开展科技创新,逐渐成长为全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走近“中国天眼”感受大国重器科技魅力。 杨文舒 摄 (贵州图片库发)

平塘县天空之桥观光服务区。 肖伟 摄(贵州图片库发)

【专家的解读】 

以科学家精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近年来,贵州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凝聚高素质科技人才,引导他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用科学家故事激励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是激励和鼓舞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实现科技报国理想的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贵州在大张旗鼓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组织编撰出版《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贵州科学家故事》,编演话剧《天眼之魂》,开展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开展“贵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贵州科普大讲堂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首届贵州省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大赛等,大力讲好科学家故事,不断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引导他们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汇聚起建设特色科技强省的磅礴力量。在全社会营造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全省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我省主战略主定位,潜心钻研、孜孜以求,推动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高质量发展实践,让创新创造成为时代风尚。

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全省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氛围。近年来,全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炽热情怀和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有担当。贵州积极选树典型,表彰先进,在评选省科学技术奖的同时,还开展贵州省“青年科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奖项评选,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家榜样、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贵州科技创新事业的版图上,青年一代科技人才正脱颖而出。2022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成果显示,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17项获奖项目,涉及793名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37岁,年龄最小的26岁。其中,45岁以下获奖人员共512名,占比达65%。贵州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广大科技工作者见贤思齐,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你追我赶、勇争先进的良好局面,推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实现更大突破,更好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省科技人才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近年来,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下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发展动能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在航空发动机、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环保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省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出台《贵州省关于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新增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6个,新增高层次创新人才109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0名;5名“十层次”人才入选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入选人数为历年之最),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5名优秀科技人才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科技创新,最宝贵的资源、最硬核的实力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秉持和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坚持一手抓有基础有优势的科技攻关、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心无旁骛、刻苦钻研,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全力攻克难题,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重大创新突破和“从1到N”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应用到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

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确保全省科技人才始终坚守科技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近年来,贵州立足科技为民、面向社会、惠及群众,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生物医药、灾害防治、生态治理等领域不断突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对“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作出了充分诠释。2022年,《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布,提出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扎实推进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等五项重点工程,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基础,切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实践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维护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必须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民生科技,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必须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立足公众所需,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使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更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 作者: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 朱洪波 、贵州大学教师 崔云逸 )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凝聚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弘扬科学家精神作出重要讲话,为以科学家精神引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建设特色科技强省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规划好、研究好、实施好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大课题,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精神动能,奋力谱写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新篇章。

卓越精神铸造伟大成就。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和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全省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实践证明,没有科学家的忘我奋斗和不懈努力,没有科学家精神的广泛弘扬与深入传承,就无法汇聚起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强大动力,就难以取得真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研究成果。科技发展的历史正是一部科学家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壮丽史诗。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们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不断攀登民族复兴高峰的事业才能行稳致远、代代永续。

鲜活故事激发精神传承。科学家故事是科学家精神的具体诠释,生动反映了科学家们科技强国的坚定信念和为国奉献的崇高情怀,传承与弘扬科学家精神离不开鲜活的科学家故事作为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在贵州科技事业的版图上,以南仁东、欧阳自远、马克俭、宋宝安、李桂莲、胡瑞忠、周琦、熊康宁、张胜林等为代表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牺牲个人“小我”,成就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新时代。全面挖掘贵州科学家背后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他们的学术探索历程,多角度呈现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通过树立“大师”典范,激励和培养更多“未来大师”,用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使践行科学家精神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追求,使科学家成为青年人心中的崇高职业理想,为贵州建设特色科技强省提供持续不断的人才保障。

营造氛围形成内在自觉。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科学家精神的不懈追求,离不开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更离不开良好科学氛围的广泛营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近年来,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贵州科技节,编撰出版了《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贵州科学家故事》,组织开展了贵州省“青年科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评选活动,有序推进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贵州科学家精神”系列宣讲活动遍地开花,呈现出尊重科学、尊重创造的大好局势。实践证明,弘扬科学家精神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程。在建设特色科技强省的征程上,贵州正在以更大力度激活科学家精神在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创新氛围、汇聚科技力量中的引领作用,使科学家精神所蕴含的科学智慧得到充分释放、精神力量得到充分涌流。首先,注重顶层设计,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研发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发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同时,汇聚党政部门、群团组织、高校院所、企业和媒体等多方力量,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政策保障与工作环境,激励更多优秀青年投身科技事业。此外,加快提升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持之以恒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让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成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内在自觉。

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舞台。今天的贵州,正处于厚积薄发、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届贵州科技节提出,全力推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聚焦农业、工业、旅游、建筑、数字等领域,为“四新”“四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更加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实践证明,知行合一,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凝聚强大力量。科研工作科技事业越是向上攀登,越需要科学家精神的感召引领,必须知行合一,把科学家精神贯彻到贵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让科学家精神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贵州的科技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针对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着力加强独创性,勇于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敢于涉足未知领域,并善于开辟新的发展路径。贵州具备能源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样、生物多样性显著以及自然风光瑰丽的独特优势。在推进贵州发展的过程中,应深刻认识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努力将其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首先,自主创新、追越赶超,力求在公共大数据、智能采掘、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生物育种等优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与东部地区及西部其他省份相区别的差异化创新之路,实现从“复制者”“跟跑者”向“创造者”“领跑者”的根本性转变。同时,更高质高效地利用好已有资源,既放权松绑,深入探索符合科研规律的体制机制,以改革力量激发自身创新潜力,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把“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又协同合作,抓住重点,统筹推进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以群策群力、联合攻关的方式打造“1+1>2”的后发优势,努力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后发追赶者。此外,针对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稀缺的状况,将人才资源开发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把贵州建成全国范围内最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敢于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关键岗位和重大创新项目中挑大梁、当主角,从而不断壮大科技骨干队伍,增强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

(作者:贵州大学 陈艳波 )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孔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