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九)`) }}
来源:贵州日报
编者按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分必要且重要。本报约请专家学者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撰写系列理论文章,今日推出第九期。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旨要。推进“第二个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
“第二个结合”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要义
“第二个结合”奠定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第二个结合”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体用贯通,深刻蕴涵和反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的内涵要义、具体要求作出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的深刻体现,不仅从文化的视角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贯通性和契合性,而且切实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统一起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第二个结合”拓展了文化发展的新空间
“第二个结合”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意蕴。“第二个结合”蕴含生生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基因,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第二个结合”在文化理论创造和实践发展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识的同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意涵,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
“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第二个结合”以深邃的历史思维和内在的价值契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第二个结合”不仅蕴含追根溯源、返本开新的文化发展观,体现不忘本来、吸收未来的文化建设思路,而且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原则和推进路径,解答了如何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和造就文化有机体的问题。有助于客观审视和理性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有选择性地吸收与运用其中的思想精华和内容精髓。
推进“第二个结合”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不同,但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和贯通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在中国历史文化沃土中深化推进“第二个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动能。一方面,坚持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同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发展。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能量,从而推动中华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创生,推动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相融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化“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相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有机互促、同频共振。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反对浅表化、教条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理论。加强对中华文明的研究阐释,挖掘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运用,推动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熠熠生辉。
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有机统一。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推进“第二个结合”不仅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要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促进中华文化的生命更新和内涵丰富,为文化强国建设蓄势赋能。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灵魂深处,充分发挥其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作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作者: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绍勇 周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3ZDA082〕、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重点项目〔CX2024021〕阶段性成果)
寻找文化自信自强的源头活水
文化自信自强关乎国运民族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等重大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新征程上,只有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筑牢精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天下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观等,是中华民族鲜亮的文化底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构筑形成了以儒释道和诸家学说融合一体的思想文化综合体。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赋予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愈发强大的顽强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了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涵养了文化自信的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相较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个体本位”理念,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群体本位”奠定了文化自信的价值原点。两者作为中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坐标,深深体现在各自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以人民为中心”和“以资本为中心”的两种发展道路。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淬炼而成的重要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有着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经典名言广为贤达和百姓所传诵,是对古人自强不息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5000多年来,人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于担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姿态,将自强不息精神品格深深镌刻进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精神标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典故,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顽强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党的二十大报告历史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是对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精神的深刻体现和生动反映。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自强的奋进力量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在构成多元一体格局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融合的思想理念和行为示范,以唤醒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共同的心理意识,系牢共同的精神纽带,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凝聚力更强、向心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牵引力和驱动力。坚持“两个结合”,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要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以中华文明全球传播为导向,宣介阐释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道路为什么行。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契合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支撑力和贡献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兼容并蓄,反对唯我独尊;倡导同舟共济,反对各行其是;倡导和谐共生,反对丛林法则,这些独特价值理念具有广泛的全球视野和现实价值。新的时代方位上,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瑰宝,转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盛景盛宴奉献给世界,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的中国正能量,不断开拓人类文明进步的广阔空间。
(作者: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琴 宋继耀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71010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3SKJD056〕阶段性成果)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着深刻的文化机理,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滋养和支撑。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关键在于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文化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印记,在价值理念上与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具体来说,中华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有机融通;中华文化中“会泽百家”“天下大同”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内在耦合;中华文化中“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等朴素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共鸣相通;中华文化中“躬行践履”“经世致用”的认知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识论同频共振。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厚底蕴的关键所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支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造,也使得其自身理论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自强不息的奋斗品格、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明德弘道的价值追求,蕴涵高尚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情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和思想道德资源。
革命文化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崇高信仰
革命文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强大的精神基因。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崇高的、鲜活的、激昂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革命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精神旗帜,蕴含着无私的人民情怀、先进的指导理论、不屈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动力源和向心力。具体而言,革命年代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至今仍旧熠熠生辉、历久弥新,成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动人心弦、催人奋进的精神基因。
革命文化的传承赓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入生机活力。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产物,其传承发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革命文化反映出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发挥革命精神的力量,促进革命文化的传承赓续。通过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了解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科学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发掘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转化革命文物的精神感召力。以革命文化激扬信仰的力量,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能够增强广大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坚定的信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底蕴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刻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导向。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文化形态。作为“两个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涵着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光辉,又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价值立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才能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指导思想、方向立场、价值内核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能够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明确价值目标和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干事创业的广泛价值共识和共同价值追求,进而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作者: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人杰 。本文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24QN0038〕、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24ZD69〕阶段性成果)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让中华文化立得住、行得远,让中华文化富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本质要求
确保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鉴别、对照、比较,然后在交流、融合和相互借鉴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是国家、民族对外关系的维系和融合,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绝不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同化和取代,而在于不同文明通过相互对话和学习,促进自身文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他文明的繁荣兴盛,进而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就是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从而确保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
奠定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并不是将自身文明看成十全十美的文明,以及把其他文明看成低级劣等甚至一无是处的文明,而是摒弃文明的傲慢与偏见,尊重其他文明的独立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做到平等对待多样化、差异化的文明。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就是树立中华文化的自尊自信,从而夯实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
增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并不在于排挤其他文明或者封闭自身文明,而在于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兼收并蓄的胸怀、博采众长的心态,汲取一切优秀文明的养分。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就是赋予中华文化包容建构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
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关键在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立心立魂,强化马克思主义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正确导向,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我们认识到中华文明之所以是未曾中断的文明,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融合力和吸引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就有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凝心聚力,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价值整合。面对世界范围内价值观相互激荡和较量的新态势,必须高度重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从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所起的凝聚价值共识作用。
明德明礼,促进时代新风貌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新人塑造。聚焦时代之变、关注时代之需、引领时代之风的时代新人,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关键主体和核心要素。实现对时代新人的塑造和育成,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着力推进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等,让时代新风貌蔚为大观。
兴业旺业,激发文化新业态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动力引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战略驱动,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跃升的今天,要着力打造包括文旅新业态、文娱新业态、文教新业态等在内的文化新业态,从而激活文化新业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动力引擎。
互利互惠,深化国际化合作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外部支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定力并抓住机遇,既需要注重内部力量的培育,也需要注重外部力量的推动。深化包括南南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化合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筑牢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根基
遵循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原则,筑牢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思想根基。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进行交流对话和互学互鉴的合作实践、协同实践,这就要求有正确的原则导向作为基本的准则遵循和理念指引。文明交流互鉴最基本的原则应是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做到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以理解、包容、欣赏的眼光看待其他文明。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逻辑起点,也是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本态度。
拓展文明交流互鉴的推进路径,筑牢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实践根基。拓展文明交流互鉴的推进路径,是文明交流互鉴从理论自觉走向实践自觉的应有之义,也是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见行见效的题中之义。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当前拓展文明交流互鉴的推进路径,能够筑牢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实践根基。
找准文明交流互鉴的逻辑旨归,筑牢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根基。没有不同文明的互鉴,就不可能科学、理性、全面地认识自身文化,正确地对待自身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逻辑旨归在于能够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繁荣发展,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向艳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3YJC710097〕、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23NDQN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