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贵州日报》今日推出第九期“悟思想伟力·看实践创新”特别报道`) }}

发表时间:2024-01-31

来源:贵州日报

94d4972dc6fc45afa9db179a5da8b725.jpg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抓好‘三农’工作,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作出安排部署。今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不断夯实“三农”“压舱石”。贵州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尽管因“山”而面临诸多发展“劣势”,但贵州农业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贵州土地类型多样,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环境优越,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方品种特色突出。本期专刊,聚焦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立足资源禀赋,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奋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的生动实践。

  总书记的话

  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

  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

  【我们的实践】

高原沃野绘新景——贵州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观察

  开局之年,多彩贵州,处处是“丰”景。

  黎平县德顺乡村民吴仕友喜说丰收粮,“种植5亩水稻,全程机械化,亩产稻谷550公斤,颗粒归仓”;大方县经开区的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建成2个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厂房,带动推广仿野生天麻种植1.3万多亩;汇川区松林镇上庄坝区,今年籽粒玉米高产示范田产量首次突破1000公斤。

  机械化、智能化、科技范……彰显着贵州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铿锵足音。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就贵州农业现代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牢记嘱托,贵州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奋力谱写多彩贵州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1.png

印江自治县以实施山地高效农业为契机,持续推广良种、良法和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县水稻机收率达30%以上。 王治洪 摄 (贵州图片库发)

  结构调“优”——特色高效

  时光回溯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殷殷嘱托化为强劲动力。2015年10月贵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2016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落实发展新理念,推动三农新跨越。2021年8月出台《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念好“山”字经。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贵州在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向山地要效益,大力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盛产辣椒的遵义,以一个小镇交易市场打开了“全国辣椒,遵义定价”的买卖,从产到销,不仅带动了贵州辣椒种植风生水起,还吸引了全国干辣椒蜂拥而至,仅2022年虾子镇中国辣椒城就创下了122亿元交易额。

中国辣椒城大宗产品交易现场 王华 摄

  修文猕猴桃被誉为产自深山的“绿宝石”,相继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24项荣誉。目前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到16.7万亩,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2023年,贵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等部署要求,紧盯“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目标任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53.61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年园林水果产量比上年增长9.6%,茶叶产量增长8.0%,中草药材产量增长7.0%,蔬菜产量增长3.8%。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比上年增长2.6%。

修文县猕猴桃基地.png

修文县猕猴桃基地

  链条拉“畅”——三产融合

  “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的殷切嘱托,化作贵州干部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冬日暖阳,透过层层密林,洒在黔西市洪水镇新桥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肥硕的香菇长势喜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

  位于黔西市洪水镇新桥村的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培育菌种、工厂化生产菌棒、工业化加工产品、线下线上销售等一体化食用菌全产业链现代生物技术企业。已建成黔西市22个食用菌种植基地,辐射18个乡镇参与种植,带动2000余户农民增收,成为助推当地产业振兴的生力军。

1705299911727.jpg

说到麻江蓝莓,就不能不提蓝梦谷。

  深耕20余年,麻江积累了深厚的蓝莓产业“家底”,以蓝梦谷景区为核心产区,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8.56万亩。除鲜果采摘销售外,70%用于精深加工,带动全县3.6万群众共同发展,实现人均增收1.2万元。

  每年蓝莓成熟,贵阳、凯里、都匀等附近城市游客都会到景区采摘蓝莓。吸引游客入园采果150万人次,仅游客采果收入就达上亿元。此外,蓝莓马拉松、自行车赛、泡泡跑等,推动农旅、康旅、体旅融合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

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千亩坝区现代农业示范田.png

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千亩坝区现代农业示范田

  产业建“强”——做优做特

  2023年12月22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抓好“三农”工作,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兴则农村兴。贵州在做大做强做优“土特产”上下功夫。在织金县猫场镇,围裙是当地人的“标配”,两个兜里,一个装着带壳的皂角籽,一个装着剥好的皂角米。这是猫场镇人最津津乐道的增收行当。在这里,产业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一颗小小皂角米成就了猫场镇近5亿元的富民产业。

  精深加工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眼下,以关岭牛为原材料加工的休闲食品广受市场青睐。截至2023年6月底,全县牛产业实现综合产值达12.37亿元,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向“山”要产量和效益的同时,好产品更要找好买家,市场是土特产走得更远的关键。贵州大力推广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并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区域和对口帮扶城市重点批发市场开展一系列对接活动,同时大力拓展境外市场。

IMG_0524_爱奇艺.jpg

遵义朝天椒

  如今,“遵义朝天椒”位列“中国十大名椒”之首,“老干妈”成为全球华人的共同味蕾,“滚山鸡”飞进了粤港澳,“跑山牛”跑进“长三角”……“贵字号”农产品正源源不断飞出大山。

  从过去的“提篮小卖”到畅销全国,由卖原字号产品到“贵字号”特色农产品,“土特产”成为我省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勇军)

  【专家的解读】

发挥山地资源优势 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不断夯实“三农”“压舱石”。在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提高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是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国发〔2022〕2号文件要求贵州要“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贵州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2023年,贵州以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引领,推动“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超预期成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贵州茅贡米.jpg

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产、销一体化的粮油国家级龙头企业,主要经营高、中、低档次大米及菜籽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 摄

  加强农田建设,巩固提升粮油生产能力。一是加大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2023年贵州努力建成高标准农田193万亩,结合贵州地区实际制定了《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试行)》,为水田、旱地、平原河谷等各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项目概算、地力提升等方面提供指导。《贵州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2023-2035年)》通过专家评审。二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4160.7万亩,连续4年保持在4100万亩以上;产量达1119.7万吨,连续4年保持增长。三是加大实施粮油单产提升工程。深入向科技要产能,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编制印发了《贵州省油菜单产提升三年工作方案(2024-2026年)》。

  立足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巩固提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中药材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0%,茶叶产量增长8.9%,蔬菜产量增长4%,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2.7%。二是强化农产品加工流通。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农业企业“双百”培育行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发展。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预计2023年将突破60%。三是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各类全国性展会,发布2023年贵州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贵州绿茶、贵州黄牛、盘州刺梨等18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收录入“贵州农业品牌目录”。

蔡桂莉T8换图.jpg

油菜直播机正在翻犁、施肥、播种。长顺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雷春林 摄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系统调查,并通过验收。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持续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示范。2023年4月,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发布了7个县(市)为省级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5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和9家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二是加大山地农机装备研发与推广。联合省外农机企业、省内科研院校和装备制造企业,围绕贵州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机装备短板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搭建省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通过技术引进、联合生产等多种形式,生产适合贵州本地的农业机械。三是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依托大数据发展优势,加大数字化在质量追溯、温室控制、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领域推广运用,推进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试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一是加大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高素质农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的培育。2023年,认定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341个、家庭农场示范县8个,认定了11个省级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向农业农村部推荐了13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二是积极打造乡村发展的载体平台。2023年,贵州省获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1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数达到10家。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和其他富民产业。2023年,“村超”“村BA”火爆出圈,充分展现贵州农民的精气神,同时带动乡村餐饮、住宿、土特产等各类产业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0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名义增长7.8%,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

阳春白雪茶业.JPG

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直播带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 摄

  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一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激发新动能。加大农村“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力度,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要素配置效率逐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二是推进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贵州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专项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乡村规划管理水平。三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瞄准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提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2023年,省民政厅等29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事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山地是贵州最大的特色。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当前,贵州已经具备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的基础和条件。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山地资源优势,结合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树立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典范。

1A6A2343_副本.jpg

龙里县茶香村村民正在采摘刺梨

  贵州具有地方种质资源丰富、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农产品品质优势明显、农旅融合前景广阔等许多优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强省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禀赋,打好“五张牌”:一是牢记国之大者,确保粮食安全,打好“食物牌”;二是筑牢生态屏障,发展低碳农业,打好“生态牌”;三是做强优势产业,发展精品农业,打好“特色牌”,三是完善立体布局,提高综合效益,打好“立体牌”;四是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打好“农旅牌”。(范永海 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贵州视察,多次对贵州“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2021年2月视察时要求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贵州的深切关怀。在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等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贵州省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省委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多次进行部署,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七星关区苗圃基.JPG

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苗圃基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坚决守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特别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贵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用力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基本实现清零,600万省外务工劳动力稳定就业,“3+1”水平保障巩固提升,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聚焦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强化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发展特色产业,盘活项目资产,加快脱贫县发展步伐,让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摆脱落后局面,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践证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抓牢底线任务,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经济社会全局稳定发展才有充足底气,才能确保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在新征程上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1703925090854.jpg

时刻绷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特别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贵州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支持我省建成280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立足我省特殊地形地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开展种业振兴行动,推进优质专用粮食作物品种选育攻关,让农民用好技术种出好粮食。抓好农资保供稳价,稳定农民预期,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打开思路,把林地、草地和大量山塘水库利用起来,坚持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宜林则林,进一步优化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等发展模式,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实践证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们始终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坚持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为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出积极贡献。

1699931622634587[1].png

坚持不懈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大力推进的“四化”之一,是深入实施主战略、努力实现主定位的重要抓手。贵州科学把握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的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持续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足“土特产”文章,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推进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经营,茶叶、辣椒、刺梨、蓝莓、猕猴桃等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持续提升,贵州黄牛、贵州山羊、生态家禽、生态渔业等渐成规模,2022年一产增加值总量跃居全国第14位,2022年、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6%、3.9%,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实践证明,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发展。必须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品种增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村农民,就能织就一幅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画卷。

1705297739403.jpg

坚定不移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明确要求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近年来,贵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突出规划引领,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统筹抓好农村改厕改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发展,“村超”“村BA”火爆出圈,形成现象级传播。实践证明,乡村建设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美丽中国建设。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让农耕文明的根脉生生不息,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必将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息烽县农村闲置农房改造.png

息烽县农村闲置农房改造

  全面围绕农村基层基础“强双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明确要求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贵州以强化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为引领,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注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加强村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带动各类基层党组织实现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持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整治大操大办、攀比之风等,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践证明,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得看“领头羊”。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抓住健全乡村组织体系这个关键,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才能纲举目张抓好乡村五大振兴,才能实现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芶红礼)

一审: 胡晨

二审: 倪淑琴

三审: 熊莺

四审: 孔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