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文物里的长征:一扇门板`) }}

发表时间:2024-11-29

来源:遵义发布

  文物是历史的记忆。红色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是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文物里的长征”以文物为引,历史为媒,结合专家访谈,讲述长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

赤水河风光。熊洪全 摄

  立冬季节,赤水河两岸叠翠流金,河水波光潋滟,宛如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图景。

赤水河风光。娄山春 摄

  悠悠赤水河,流经云贵川,汇入万里长江。89年前,中央红军在敌军围追堵截中四渡赤水,谱写了一首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诗篇。

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春 摄

  在习水县土城镇,一座黔北民居风格的建筑矗立于赤水河畔,这便是四渡赤水纪念馆。在这里,一扇门板、一枚铜钱、一把步枪……它们讲述着89年前四渡赤水的悲壮,诉说着军民鱼水情的深厚。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根据情况的变化,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拟北渡长江在成都西南或西北建立新苏区,率领中央红军挥师北进。1月24日,中央红军抵达习水土城。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28日,红军在土城青杠坡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四渡赤水教学服务中心教研处教师韩世倩说,青杠坡战斗,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赤水河风光

  “由于青杠坡战斗未能取得预期战果,为迅速脱离堵追之敌,红军连夜在土城浑溪口、蔡家沱、赤水元厚架设浮桥,于1月29日凌晨开始西渡赤水河。”习水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箭宇告诉记者,当年赤水河面较宽,水流湍急,架设浮桥十分不易。土城古镇上老百姓便用自家的木船、门板、绳索等,帮助红军在浑溪口、蔡家沱以河中巨石为桥基,连夜架好浮桥,使得红军于29日上午顺利渡过赤水河。此后三个多月,红军又在赤水河上来回三次飞渡。

红军搭浮桥用的门板

  “当年我的曾祖母就主动把自家的门板卸下来,借给红军搭浮桥。”帮助红军搭浮桥群众后人曾文楝说,为顺利渡河,红军挨家挨户借门板,由于红军纪律严明,借东西写借条、买东西要给钱、损坏东西要赔偿,还开仓分盐,深得民心。土城镇上的百姓都愿意帮助红军,纷纷将自己的门板、绳索、木头借给红军。2015年,曾文楝把家里的这扇门板捐给了四渡赤水纪念馆。

红军搭浮桥用的门板

  如今,在纪念馆展柜里陈列着一扇深褐色的旧木质门板,别看其貌不扬,它可是国家一级文物。

  “这就是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时,当地群众主动拆下自家门板,帮助红军搭建浮桥用的门板。全军于29日上午10时许全部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古蔺境内。这些门板不仅是当年红军能够成功一渡赤水的重要‘功臣’,也是红军与当地百姓深厚感情的有力见证。”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刘军说。

  土城渡口

元厚渡口

  “一渡赤水河后,中央红军迅速进入川南。2月18日至21日,全军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等渡口东渡赤水河,回师黔北,直奔桐梓。此为二渡赤水河。”刘军说,“红军二渡赤水后,五日之内,攻桐梓,克娄山,再占遵义城,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3月16日晚至17日中午,全军从茅台渡口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进驻赤水西岸川南古蔺地域。”

茅台渡口

  “三渡赤水后,红军再次出现在川南,蒋介石急忙调整部署,企图将红军聚歼于古蔺地区。毛泽东当机立断,毅然决定回师东渡,夺取战略主动权。3月21日至22日,中央红军迅速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等渡口第四次渡过了赤水河,再次来到了黔北,并且迅速南下,南渡乌江,兵临贵阳,调出滇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彻底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黄先荣说,就这样,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忽南忽北,不断地调动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奇谋迭出,精彩纷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河示意图

  “四渡赤水战役,是3万多红军与40万国民党军的较量,战役从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开始,到5月上旬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滇黔边的作战计划,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役。毛泽东曾颇为自豪地说,四渡赤水是他平生的得意之笔。”黄先荣说。

土城渡口纪念碑。娄山春 摄

  走出纪念馆,沿着土城古镇的老街行走,在老街两旁,见得最多的还是一扇扇深褐色的旧木质门板,这些门板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门板”。穿过女红军街的小巷,拾级而下,便到了当年红军一渡赤水河的一个渡口。站在一渡赤水的土城渡口,河道两岸青山连绵,宽阔的河面微微泛着红光,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壮阔与传奇。

赤水河风光。娄山春 摄

一审: 胡晨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田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