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前方报道组)8月3日,记者从“中国这十年·贵州”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省上下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贵州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实现了“千年之变”。民生改善正是“千年之变”最生动、最直接、最有力的注脚。
这十年,贵州全力总攻绝对贫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保障更加坚实有力,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这些变化是全方位的、改善是历史性的。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更有情怀,让群众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一是聚焦促进就业增收,努力为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的超预期冲击,贵州及时制定保障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1条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条措施,稳住了就业基本面、发展基本盘。现在,贵州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我们正大力实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采取一揽子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让人民群众的腰包不断鼓起来、获得感更强。
二是聚焦补齐教育医疗短板,努力为群众带来美美的幸福感。这些年,贵州坚持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根本之策,连续多年压缩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为贫困地区孩子打开了希望之门;坚持基本医疗有保障,推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教育和医疗是最基本的民生。当前,我们正围绕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力推动教育水平提质升级,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同时,围绕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大力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更好地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是聚焦织密社会保障网,努力为群众带来稳稳的安全感。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人民幸福生活离不开身安、心安。今年,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贵州压缩其他支出,对6项保障标准偏低的民生项目进行提标。比如,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679元和每年5292元,将孤儿集中供养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600元提高到1700元等,基本民生指标在全国的排位绝大多数有所上升。贵州将继续聚焦特殊困难群众,坚持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和可持续,努力把民生兜底保障网织得越来越密、越来越牢。
民生改善,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心。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金钥匙”。在实际工作中,贵州就是要继续做大做好、切实分好民生“蛋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安逸、日子越来越幸福。
一审:丁 ?z
二审:李 蓓
三审:彭奇伟
相关新闻
【中国这十年·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最大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2022-08-03 | |
【中国这十年·贵州】天堑变通途 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 2022-08-03 | |
【中国这十年·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2-08-03 | |
【中国这十年·贵州】贵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22-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