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天柱甘溪侗寨,桃红柳绿,流水潺潺。
功夫广场上,寨子里老人三五成群,拉着长凳子,摆着村里大小事。
“这几年,甘溪变化太快了,外面人都羡慕我们勒!”大家开心的笑着,神采奕奕。
曾经的甘溪侗寨,群山环抱,封闭落后;如今的甘溪侗寨,交通便利,游人如织。
短短几年间,甘溪侗寨迎来了精彩蝶变。
甘溪侗寨合约食堂(姚辉 摄)
合约食堂: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
变革的开始,源于一次大胆的尝试。
为推行合约管理、整治滥办酒席、树立文明乡风、实现移风易俗。2014年,天柱县开始在渡马镇试点发展“合约食堂”。
甘溪合约食堂由200余户村民出工出力合建,由甘溪侗寨“寨管委”管理。随礼不超百元,香烟不超13元,酒水不超20元。升学、非首次乔迁新居、生日庆典、参军入伍等酒席,合约食堂均拒绝。
“相比之前,在合约食堂开办宴席每桌可节约200元左右,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和压力。”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党支部书记唐安厚说。
村民在合约食堂里开心就餐(金可文 摄)
自创新试点合约食堂以来,甘溪侗寨累计置办酒席20余场,节约酒席资金近百万元;累计减少违规酒席200余场,减少礼金近600万元。
此外,寨管委对“合约食堂”的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统一管理。厨师有健康证,食堂有安全制度,给群众减负减压的同时,也让群众放心、安心。
“合约食堂”已在天柱县83余个乡镇推广实行,成为黔东南州一种可延续、可复制的基层治理经验。
群众捐工捐木建设合约食堂(陈光昌 摄)
合约自治:合约精神塑造乡风文明
如今,“合约食堂”已经成为甘溪侗寨一张闪亮的名片。
“合约食堂”由原来置办酒席的功能性场所,变成甘溪侗寨民主议事、和谐共治的“阵地”。“这种变化是自发性的,源于群众内心对合约食堂的认可,以及合约精神的养成!”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党支部书记唐安厚说。
寨管委积极探索挖掘“合约食堂”模式的内涵价值和外延功能,利用外延功能中的“合约精神”形成“合约自制”,大胆创新提出“合约食堂+”的概念,齐心协力打造了出一套适合甘溪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合约食堂+两禁一限”。5年来,全村未发现一起电鱼炸鱼毒雨和矛盾出寨事件。
“合约食堂+乡村旅游”。利用空闲周期,将合约食堂改造成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和乡村农家乐进行经营,产生综合效益200余万元。
“凡我寨民,自幼习武,强身健体,崇尚武德。”这是甘溪侗寨“一户一约”中,《约传承》的核心内容。
“一户一约”村民自治模式,将村寨的民风民俗、生态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明确约束,寨管委与村民实行双向承诺,合约精神,已经成为甘溪侗寨村寨治理强有力的“精气神”。
乡风文明的甘溪侗寨(姚辉 摄)
合约食堂+:相约乡村振兴
“合约食堂”的成功试点,让甘溪群众心更齐;“合约自制”让甘溪寨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甘溪在乡村振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甘溪侗寨形似桃花瓣,四面青山环绕,瀑布,古战场,峡谷等景点,自然资源丰富。甘溪人世代习武,主要功夫以“六家拳”“洪门棍”见长。
“现在的甘溪侗寨不仅是国家AAA级景区,更是远近闻名的‘功夫村庄’。”天柱县检察院驻村干部黄瑶瑶说。
甘溪寨管委探索“合约食堂+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功夫表演、侗族飞哥和优美怡人的自然景观为卖点,大力推进甘溪的乡村旅游。
新修停车场,拓宽道路,发展民俗和农家乐,大力提升接待能力!这是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党支部书记唐安厚目前手里的重点工作。
唐安厚说:“甘溪去年接待了1万多名游客,给村里带来20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提升接待能力,让游客玩得开心,也得留得下人。”
“合约食堂”承包人杨国仙对于甘溪的旅游前景十分看好,以至于放弃在县城经营“牛排行业第一”的西餐厅,选择来甘溪开办“合约食堂”农家乐。
杨国仙说:“我和丈夫第一次来甘溪,就被这美丽的风景吸引住了,这里有风景、有文化、有乡愁,我们决定留下。”
合约食堂农家乐,利用食堂无操办的空闲时间进行经营。经营以来,年营业额逐年攀升,已经突破40万。所用食材,均来自甘溪村民,有效带动甘溪村民就业增收。
喝着功夫菊花茶,欣赏侗族飞哥和武术表演,小河流水,瀑布飞驰,莺莺燕燕,游人如织,这是未来的甘溪侗寨,也是最美的甘溪。
人间四月天!甘溪侗寨,日新月异。
【记者手记】
“合约食堂”的推行,是一次向老旧思想与理念的“宣战”,合约精神带给甘溪群众与贫穷落后说“再见”的底气与信心。
曾经的甘溪,满是贫穷与落后,深山环绕,交通不便。外地姑娘嫁入甘溪,适应不了如此贫困闭塞之地,常常会出现逃婚现象。
或许以前太苦了,甘溪群众特别珍惜这次爬出“泥潭”的机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藏在甘溪群众骨子里,那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气神。
村民合约自治,集资38万元,投工投劳,团结一心,修建了合约食堂。而且不管是村里修路修桥,全寨人既出钱又出力,齐心协力将村寨短板一点点补齐,主动对村寨的发展建言献策,以身作则保护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
而今甘溪随着“功夫村庄”以及“合约食堂”大火了一把,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路灯照亮了村寨,游客走进了村民家,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未来的甘溪,潜力无限!
本网记者:夏季 姚辉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彭奇伟
四审:胡 涛
相关新闻
【黔东南·山地产业】黄平:野菜也有春天 2022-04-28 | |
李炳军参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黔东南州代表团讨论 2022-04-27 | |
省属高校系统、六盘水、黔东南分别选举产生出席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附名单) 2022-04-15 | |
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城镇安顺领跑 农村黔东南第一 2022-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