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这五年 贵州更多彩】黔南:不负韶华更向前

2022-04-25 09:22来源:黔南日报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黔南州在攻坚克难中奋起直追的五年。

  五年来,全州各族干部群众以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之稳,以人民为中心托起民生福祉之稳,交出了高质量的战贫、抗疫和发展的“黔南答卷”。

  乡村振兴 织就新画卷

  这是与贫困抗争的五年。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2017年,贵州省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黔南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举全州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五年来,全州上下铆足干劲,对脱贫攻坚全过程“精准绣花”,使出“真招实招”,端出“真金白银”,开展“真帮实扶”。“约法三章”“七个一”机制、“精准打法十条”等一系列“黔南战法”务实管用,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配套经验、“校农结合”模式等在全省推广。

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雪花湖移民社区 肖伟 摄

  一条条平坦的水泥硬化路直通农户家;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斩断群众的穷根;一座座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从“三山”拔地而起……通过挖掘生态潜力,走绿色产业扶贫发展之路,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这场脱贫攻坚战,犹如一股浩荡的东风吹拂着黔南大地。

  “村村通”“组组通”、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补齐,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三重医疗保障”全面覆盖,8.7万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73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8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93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黔南在全省3个自治州中率先脱贫“摘帽”。

  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近期,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也对全面推进贵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黔南正持续接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化”同步 支撑经济大提质

龙里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一家企业,员工在搬云产品 龙毅 摄

  4月,黔南各地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屏对屏”招商捷报频传,黔货出山屡创纪录,城市发展活力无限,黔南大地生机勃发。

  向科技创新要动能。2021年,黔南推进科技项目、企业和平台培育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13.66亿元,跃升到全省第三,总量增速、强度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特别是黔南高新区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育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聚集产业优势技术创新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在磷化工产业领域培育起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和行业领先的市场竞争优势。

  向深化改革要动能。五年来,黔南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深化改革涉水破冰,累计推出585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了126项国家级和省级试点改革任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放样全省、全国,深化改革活力迸发,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向市场需求要动能。现阶段,投资特别是有效投资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今年2月,黔南州74个含金量高、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32.23亿元,其中,“四化”项目66个,总投资212.53亿元。不少“老”产业找到了新赛道,新生力量提质增速,黔南正在打造成贵州改革开放、创新引领、人才汇聚的新高地。

  环境也是生产力。黔南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黔南州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全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今年初,州委出台“十不折腾”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黔南州“贵人服务·十不折腾”营商环境特色品牌。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率先试点推行“全省、跨省通办”,政府透明度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个个项目陆续上马,一家家企业持续发力,汇聚成黔南产业倍增、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生态高颜值 刷新绿色发展

福泉市道坪镇翁初村美丽春景 肖伟 摄

  山清水秀、绿荫蔽城、城在绿中、人在景中……近日,“绿博园向全州居民实行免费入园政策”的消息刷爆朋友圈,翠绿叠嶂、生机盎然的绿博园已经成为人们争相前往的热门打卡地。

  在黔南,公园绿地如星点散落,居闹市可闻花香,不出城能赏园林之美,这是黔南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如今,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黔南,正在渐行渐近……

  五年来,全州12县(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达99.2%、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森林覆盖率达66%,高出全省4个百分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9.41%,排名全省第一……

  黔南念好“山海经”、种好“摇钱树”,大力培育发展“生态银行”,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据了解,去年,全州林下经济面积达375万亩,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化、区域特色化、主体新型化、产品品牌化、投入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据《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达40.2亿元。在都匀,茶产业发展带动受益农户12.5万人;在瓮安,20.81万亩茶园按照欧盟583项标准执行,成功创建“欧标茶”品牌;在黔南,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排名全省第三,茶产业已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

  同时,黔南州全方位全过程构建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1年,黔南州26家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均达国家强制性或推荐性能耗限额要求,部分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达国内先进值。福泉市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处置率116.75%,实现磷石膏处理率逐年上升、存量呈负增长。多年来,43家企业加强节能技改投入,累计投入91425.46万元,实现节能7万多吨标准煤/年。

  扬帆起航自奋楫,不负韶华更向前。黔南经济社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来源:黔南日报

  记者:牟泗亭

  一审:丁 ?z

  二审:李 蓓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