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相册】“守艺”21年,她为“苗绣出山”修通两条“路”

2022-03-01 11:44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

  手机里保存的照片,都是难忘的瞬间。

  那些瞬间,见证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职足迹、为民情怀,改变着你我的生活,让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5年时间,履职初心不变。2022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让我们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机相册里的照片,看一看他们的履职答卷,听一听他们的履职故事。

  【人物名片】韦祖英,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传统刺绣的传承人。

  5年时间,韦祖英所在马安村人均纯收入翻了10倍。

  从打工到创业建工厂,她用了11年。从2个人创业,到建立合作社,开公司,带动600多名绣娘就业增收,她又用了10年。

  2月2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分享了两个与“修路”有关的故事。

  【镜头一】修缮马路

  该照片拍摄于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韦祖英说,家乡的路修好了,就能让绣品更好地走出大山。

  2018年1月,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韦祖英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从江县斗里乡马安村,韦祖英的家乡,乡亲们吹起芦笙跳起苗族舞蹈,祝贺她当选。

  马安村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山寨,苗绣是这里世代传承的技艺。

  韦祖英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刺绣,20岁那年,为了学习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她和同村姐妹赴广州打工。2011年,31岁的她回到家乡,与丈夫陈国祥在马安村创办了从江县第一家电脑绣花厂,2014年成立祖英刺绣专业合作社,带动300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

  2018年,在韦祖英的带动下,刺绣产业覆盖了全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万元。

  韦祖英想带动更多的绣娘致富,将苗绣带出大山。

  G242国道,路线全长43.42公里,经过半坡林场、锦屏县城,终点止于锦屏县大同乡,也是马安村“连县出省“的必经之路。

  看着沿线路面沉降、破裂的G242国道,韦祖英深知修好它才是打通市场的第一关。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提出了及时修通G242国道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出行难的建议。

  2020年,G242国道天柱县新寨段至锦屏县大同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全部完成,解决了马安村的交通难题。

  同年,韦祖英的绣花厂年总产值达到了80余万元,纯收入达30余万元,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微型企业。看到她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绣娘加入到她的队伍中来。在从江县政府的支持下,祖英刺绣有限公司成立,在美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里建起了6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解决了300人就业。

  【镜头二】打通销路

  该照片拍摄于2020年,在从江县美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里,6000平方米扶贫车间中,韦祖英(中)手把手教学,让绣娘们更好地掌握了刺绣技能。

  马路修好了,苗绣的销路和发展的“道路”都得“修一修”。

  2019年3月,韦祖英在两个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起初,她只是在平台上分享生活片段,慢慢地,她发现可以用短视频的方式让更多人认识苗绣,甚至将产品销售出去。

  不久后,她开始频繁更新带有苗绣服饰的视频,每周上传三至五条视频作品,多的时候,一天要发上好几条。一旦研发出新款式、新产品,她会第一时间发布在平台上。

  3年时间,韦祖英一共拍摄了近700条视频作品。2020年,她开始直播。顾客看到她的产品,然后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订购。

  “越来越多的村民做起了直播,在家就能把产品卖出去。近两年,我不仅接到了贵州本地的订单,还有广东、北京、上海的订单。”韦祖英说,今年她打算直接在直播间开通购物车,方便顾客一键购买。

  她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培养更多的绣娘,才能把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但现实中却面临着绣娘老龄化严重、缺乏中青年传承人的问题。她十分关注青少年绣娘的培养,踊跃参加免费教学,多次参加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她认为,学习非遗文化要从孩子抓起。

  “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产品要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留住人才,这才能让苗绣走得更高、更远。”韦祖英说,这需要苗绣产业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有更多国家层面的支持,让更多人愿意返乡创业。

  【履职报告】韦祖英一直关注农村妇女创业和民族文化、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等问题,相继提出苗绣的传承与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妇女就业等建议。今年的全国两会,她将带来推动刺绣和旅游相结合的建议。

  本网记者:张鸿杰

  一审:曹轶

  二审:林萌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