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相册】30多吨石阡苔茶走出国门

2022-02-28 15:01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

  手机里保存的照片,都是难忘的瞬间。

  那些瞬间,见证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职足迹、为民情怀,改变着你我的生活,让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5年时间,履职初心不变。2022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让我们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机相册里的照片,看一看他们的履职答卷,听一听他们的履职故事。

   【人物名片】全国人大代表、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

  采访中,周绍军给记者翻看了大屯村茶园的照片,他说看着茶园的这些照片,心里踏实。

  苔茶就是村里的致富路,他反复强调。

  2019年,大屯村与周边的龙塘村、大园子村、消溪村、席家山村、大山村、神仙庙村、白泥塘村7个村级党支部共同组建了龙塘镇大屯联村党委,8个村共同发展石阡苔茶。

  目前,龙塘镇万亩园区苔茶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茶农1.15万人,被认定为贵州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被列入贵州省100个重点农业园区。

   【镜头一】看着茶山,周绍军心里踏实

  这是大屯村茶园的一张航拍图。平时,周绍军喜欢站在村里茶山上,高高地望着成片的茶园。现在他最期盼的事就是下个月采摘到一年中最鲜嫩的石阡苔茶。

  2001年,返乡归来的周绍军当选为大屯村村委会主任,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苔茶。

  大屯村山坡平缓、土地肥沃,外地来的专家说这里是种茶宝地。有一年,他回村里,发现村里的茶清被商户收购之后卖到外省。

  “我们村的茶清坐过飞机,可村民却没有坐过。”周绍军感慨。于是,他决定带领村民发展好茶产业。

  当时,村民观念守旧,习惯了种玉米和水稻、油菜,茶叶只是零星种的种植,因为不成规模,卖不出价。

  为了说服村民种茶叶,他算给村民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玉米,一年收入几百元,但改种苔茶,一年能有7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民心动了。

  2004年,石阡县委拆小村并大村。大屯村由全县六个小村组合成一个大村,汇聚了很多优势资源。

  周绍军当即召集村支两委班子召开振兴村集体经济产业会议,决定将发展苔茶作为大屯村的首要任务,赶上了石阡茶产业的“班车”。

  村民种茶,只种不管。他便亲自上阵,锄草、剪枝、施肥,带动村民的积极性。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茶园很快焕发新生机,村民也愿意跟着他一起干。

   【镜头二】村里的茶卖到了澳大利亚

  这张图片一直被周绍军存在手机里,这是他与国际友人在茶园合影。他解释:“这是澳大利亚的商人,我们石阡苔茶走出国门,远销澳大利亚!”

  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他总喜欢拿着这张照片摆故事。

  经过多年发展,大屯村茶园已经发展到2630亩,2500多名茶农种茶,最高的茶农年收入破2万,一般的也有1万。农民收入也从每亩农作物种植的100元增长到种茶的7000余元。

  村里还成立了大屯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社负责苔茶的种植、采摘、管理,销售由其他公司负责。

  2018年10月,一位澳大利亚商人通过朋友介绍来到茶园考察,来到大屯村便喜欢上了这里。

  “我跟他介绍我们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估计他也理解不了。他看着村里绿油油的茶园,夸赞道,你们这空气真好!”周绍军笑着说。

  后来他跟朋友又来村里考察过一次,最后决定跟村里合作。

  去年,澳大利亚商人购买了村里的大宗茶、翠芽、毛峰,一共30多吨,共花费23.8万元。

  “村里有18家茶叶加工企业,从2019年开始,我们这里的苔茶就陆续销往俄罗斯、美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周绍军说。

   【镜头三】这届村委会干劲十足

  这张照片是村委会开会商讨茶产业深加工。周绍军说今年村委会换届,换届上来的5位成员全是专科以及本科生,平均年龄三十多,他们有想法也更有干劲。

  作为人大代表,周绍军一直关注农村人才问题。“只有留住人才,村里才能发展好。”他强调。

  周绍军去年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从国家级层面出台政策,吸引更多大学生走进乡村,解决基层缺乏人才的难题。并希望留村大学生们当好民生宣传员,向村民宣传好国家政策。

  “今年看到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依法依规探索以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入乡,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为我们引进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周绍军说。

  他解释:“村级发展关键在产业,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是决定性因素。下一步,我们村委会将带领村民稳步发展好茶产业,迈向新生活。”

   【履职报告】平时,周绍军考虑得最多的是“一个出去”和“一个进来”的问题,把茶买出去,把人才引进来。5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周绍军先后提交了5份建议,涉及基层治理、引进人才进农村等多个方面。

本网记者:彭典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