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1月12日(星期三)上午10:00,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公路局农村公路处处长张杰同志回答了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的提问,记者问答如下:
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提问
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您好,我是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历史上,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我省县乡公路路面改造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请问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是如何针对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我省又将如何确保工程质量,真正把它办成让群众放心满意的民生工程?谢谢!
省公路局农村公路处处长张杰回答记者提问
省公路局农村公路处处长张杰:谢谢这位记者,这个问题提得很专业。县乡公路作为连接重要集镇、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的主要通道,对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始终把解决县乡公路路面质量问题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019年7月,专门启动了县乡公路路面改善工程,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县乡公路15127公里,完成投资168.9亿元,基本覆盖了全省县(市、区、特区),涉及489乡镇1538个建制村。
在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实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创新实施方式。按照“省级实施、市县参与、多方协作、各方监督”原则,通过公开招标,明确贵州高速集团与省公路开发公司作为社会投资人负责项目建设;市、县按照“轻重缓急、整区推进”原则申报项目计划,并参与质量安全监管;市级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质量鉴定和竣(交)工合并验收;县、乡政府负责水泥、砂石、用水用电等生产要素的价格稳控和有效供给;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推广“交通修路、林业栽树、水利修沟”做法,最大限度形成合力。
二是创新建设模式。按照“由省级统筹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不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的要求,探索了“不改变原公路线位、路基宽度,以改善路面技术状况为重点,同步完善防护、排水、安防、绿化、美化等工程”的建设模式,通过从江县、镇宁县2个项目试点建设,探索出既不增加征地拆迁,也不破坏路域环境的新办法新模式。
三是创新筹资方法。同时用好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先建(养)后补、以奖代补”政策,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社会资本、协调政策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及普通公路建设等方式,形成了“借、用、还”一体化政银企合作筹资新模式,开展“以奖代补”资金考核管理,对项目实施绩效考核、资金奖励,实现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和地方财政资金“零配套”。
四是创新数据监管。研发启用了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系统,从项目计划、招标投标、建设进度、资金使用、质量安全、项目验收、管理养护、信用评价等方面,构建项目全链条监管体系,通过采集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相关数据以及现场督察,及时发现并精准分析前期工作拖沓、建设进度突变、资金支付迟缓等常见问题,并将整改情况通过手机APP终端上传至管理系统通过系统“质量安全”模块同步应用,形成了项目建设监管数据“一张网”。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项目业主及时完成项目验收,同步移交地方政府开展公路管养。同时,督促各地按照省、市、县5:2:3的比例及时到位日常养护资金,将养护有关信息录入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养护数据库,扎实推进公路管养工作,确保民生工程效益持久发挥。谢谢!
相关新闻
全面深改围绕六大领域立柱架梁夯制度 深刻改变中国 2016-12-29 | |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 2016-12-29 | |
【深读深改】架梁立柱夯制度 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 2016-12-29 | |
【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一】深化流通供给侧改革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016-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