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凿出“生命渠” 从此吃上大米饭

2022-01-05 09:24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

  团结村(原草王坝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曾因严重缺水,只能种植耐旱的苞谷,粗硬难咽的苞谷沙饭成为当地人常年的主食,这里也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

  59年前,大队长黄大发开始带领数百村民,日复一日钢钎凿、风钻敲,历时36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9400米的“天渠”。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59年后,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团结村以“大发精神”为引领,向高山深谷再次“叫板”,修路架桥、发展产业,建学校、搞旅游。乡间路网纵横交错、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蜕变成蝶”的团结村处处洋溢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被列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水来了、路来了、人来了、幸福来了……踏着时代前行的节拍,一个属于团结村的新故事正在续写。

  团结“新传”,锦绣“黔”程。

  时隔59年,当年和黄大发一起挖渠的乡亲们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76岁的黄大明就是其中一位。

  “当年我们从乡镇背雷管就是从那条路走回村里的。”

  “就是沿着这里,我们一路抬着好几百斤的石头上山。”

  “那些年日子太苦了,不敢想。”

  ……

  站在水渠旁,望着那一渠缓缓流淌的水,黄大明脑海里总会闪现当年热火朝天的情景。

黄大明向记者讲述当年热火朝天挖渠的情景

  1962年,还在遵义师范学校读书的黄大明被黄大发喊回村里,担任生产队的会计。也就从那年起,黄大发领着村民们扛着自家的钢钎铁锤,带上红薯、苞沙饭,鸡叫就上山挖渠,直到月亮挂在山尖,才拖着酸疼的脚回家。

  “那时候,只要是农闲时节,支书就带着我们上山凿渠,男人们大力地抡起铁锤,妇女们帮忙搬运石块,连老人和孩子也来帮手添力。”在黄大明的记忆里,就靠着一双双手和一把把铁锤钢钎,仅仅一个冬天,草王坝人就硬是在悬崖石壁上一点一点抠、一寸一寸刨,凿出了近3公里长的石渠。

  谁也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暴雨天气持续,洪水一来,3公里长的石渠转眼间变成一条烂泥沟,草王坝人的心和沟渠一起被冲得七零八落。

  乡亲们本以为,黄大发会就此作罢。没想到,黄大发又斗志昂扬地来到村里的晒谷场,放开嗓门,对大家喊:“愚公能移山,靠的就是子子孙孙不断接力,一代接一代地挖,直到挖完为止!”

  然而这一次,梦想还是没有照进现实。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之后十几年的时间,这条渠烂了修,修了烂,河水仍然没有进村。希望之火在一次次重复的劳动中逐步削弱,上世纪70年代沟渠被废弃,草王坝人的希望破灭了。

深山中凿渠,需要横跨三座大山,经过三处陡直的绝壁

  上世纪90年代初,贵州大地连续几年极度干旱,草王坝颗粒无收,全村面临严峻考验。这时,年龄已近60岁的黄大发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再次修渠。

  战鼓再次擂响。那是一个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十分匮乏的年代,甚至连钢钎、镐头、抬筐、抬杠等简单工具也很缺乏,更别说炸药、雷管等必备物品。

  “那会儿没有车,雷管需要我们去乡里背,十几里的山路,每个人背80来斤的雷管,一个来回就得花十几个小时。”在黄大明的记忆中,黄大发带着村民们穿着草鞋,一大早出发,常常深夜才能回到村里,路上饿了只能吃随身带着的包谷粑或者洋芋。

  “要吃大米饭,必须一起干,共产党员必须带头!”这不只是豪言壮语。

  为了把100至500斤不等的大块石头搬上山,身高不到1米6的黄大发又主动带头扛石头,手和肩膀常常被磨得肿痛,严重的时候还会炸口、开裂,直到长出厚厚的茧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4月22日,草王坝人迎来了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竣工,清澈的河水沿着悬崖上的渠道流进了草王坝。

  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村里粮食总产量从每年6万斤飞升到每年80万斤,昔日草王坝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水来了,村民彻底翻了身。

  “以前我们村家家户户吃不饱,穷得媳妇都讨不了,水来了,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家里的大米吃都吃不完,讨媳妇都不费力了。”黄大明有三个儿子,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

本网记者 文/程曦 实习生 谭斯源 图/杨昌鼎 徐昆

手绘:李思瑾

海报设计:张亮

一审:林萌、曹轶

二审:彭奇伟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