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团结村(原草王坝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曾因严重缺水,只能种植耐旱的苞谷,粗硬难咽的苞谷沙饭成为当地人常年的主食,这里也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
59年前,大队长黄大发开始带领数百村民,日复一日钢钎凿、风钻敲,历时36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9400米的“天渠”。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59年后,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团结村以“大发精神”为引领,向高山深谷再次“叫板”,修路架桥、发展产业,建学校、搞旅游。乡间路网纵横交错、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蜕变成蝶”的团结村处处洋溢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被列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水来了、路来了、人来了、幸福来了……踏着时代前行的节拍,一个属于团结村的新故事正在续写。
团结“新传”,锦绣“黔”程。
在带领乡亲们完成引水、修路、通电三件大事后,黄大发把工作的重心聚焦到村小学的修建上。
“读书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要上好学,就要有好的学校。”黄大发坚信,村民有了文化,团结村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麦博希望小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村小学修建过程中,占用了一户村民家1亩多承包地,该村民提出了3000元现金和300斤谷子的补偿要求。
为了筹钱,黄大发卖掉了家里新打的一千多斤谷子和养到半大的年猪,东拆西借,凑齐了钱粮。1997年除夕,全村199户只有黄大发一家吃的还是包谷沙。
“只要孩子们能上好学,我再吃几年包谷沙有啥打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黄大发修建学校的信念从未动摇。
1996年秋,草王坝新的村小学——民主小学落成,孩子们不用再走数公里的山路去上学。
有了学校,还需要上课的老师。黄大发积极游说村里几个上过中学的年轻人回到学校当代课老师,其中就包括他在外打工的小儿子黄彬权。
“代课老师工资太低了,为了养家,我只能去遵义打工。可父亲说村里学校缺老师,硬是跑到遵义劝我回来,对我说‘山里招不到老师,你是村子的人,必须回去’。”拗不过父亲,黄彬权只好回到了村里教书,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麦博希望小学宽敞明亮、整洁温暖的教室
如今,建在半山腰的民主小学已改名为麦博希望小学,分为幼儿园和小学两部分。操场上铺上了塑胶地面,教室里配备了投影仪,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进入寒冬时节,屋外寒冬凛冽,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麦博希望小学明亮的教室里确是宽敞明亮、整洁温暖,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朗朗书声。
徐艳琴是麦博希望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从家到学校只需要五分钟。
“爸爸妈妈常给我说,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村里没有水,种不出粮食,村里人吃不饱穿不暖,住的都是草屋木屋,后来黄爷爷带着他们挖通了水渠,才有了大米吃。”徐艳琴说,现在他的父亲在遵义上班,母亲在村里开了一间小卖部,家里修了一栋两层的楼房。
从徐艳琴家到学校只需要五分钟
吃穿不愁,还能在家门口上学,徐艳琴的爸妈经常叮嘱她,不能浪费粮食,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好好学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徐艳琴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医生护士在一线救治病人,于是她便有了长大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
“长大后我也想像黄爷爷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徐艳琴告诉记者。
迄今,团结村已经走出了30多个大学生,还有读博士的、出国留学的。
水来了、路来了、人来了,团结村的幸福也来了!
这幸福是高速即将通到家门口,是柚子、蜂蜜、旅游等产业的多点开花、快速发展,是村民鼓鼓的荷包,还是麦博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本网记者 文/程曦 实习生 谭斯源 图、视频/杨昌鼎 徐昆
海报设计:张亮
一审:林萌、曹轶
二审:彭奇伟
三审:王幸韬
相关新闻
【“团结新传”之路来了】高速通到家门口 村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2021-12-30 | |
【“团结新传”之人来了】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村民返乡信心十足 2021-12-30 | |
【“团结新传”之水来了】绝壁凿出“生命渠” 从此吃上大米饭 2021-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