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2022-01-04 09:05来源:多彩贵州网

  “十三五”期间,贵州举全省之力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

  截至目前,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迁问题、无长期在迁出地老家居住情况、搬迁群众总体上稳定入住。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谢官冲社区金恒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搬得出——

  无规模性返迁问题 搬迁群众总体稳定入住

  “100平米的大房子,宽敞明亮,拎包入住。电视、冰箱、洗衣机……搬进来时全都有。”搬进都匀市金恒星移民安置点的罗在清,感慨自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创造性实施“六个坚持”“五个体系”,举全省之力完成搬迁192万人(含恒大集团援建毕节市新增搬迁4万人),涉及全省9个市(州)、93个县(市、区、开发区)、1367个乡镇,累计建成安置点949个,城镇化集中安置183万人。

  罗在清的老家在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黄丰村,家里有6口人。从前因交通不便,一家人只能靠种地为生,一年到头所有收入只够解决温饱。

  2016年11月,罗在清一家人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到了都匀市金恒星移民安置点居住后,罗在清妻子在旁边的建材城做保洁,月薪1800元,自己在周边做临工,两人加起来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金恒星移民安置点距离都匀市中心约6公里,有公交线路29、31路可直达市中心;安置点半径3公里内有都匀一幼、沙包堡中心完全小学校、剑江小学、都匀二中、都匀八中、都匀十中、黔南民族示范学院等学校;周边还有都匀四一四医院、沙包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医疗机构,切实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出行、上学、就医等需求。

  “比起以前,现在生活好太多了。这里就业、就医、就读都特别方便。”对现在的生活环境,罗在清很满意。

  截至目前,全省搬迁群众长期在安置点稳定居住的有37.54万户168.53万人,占比87.78%;举家外出务工的有4.87万户20.19万人,占比10.52%;因在原籍从事农业产业、陪伴子女读书、照顾老人或其他原因导致“两头住”的有0.75万户3.28万人,占比1.7%。全省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迁问题,无长期在迁出地老家居住情况,搬迁群众总体上稳定入住。

罗在清在新家展示老房子照片

  稳得住——

  以社区治理为目标 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

  从贫困的小山村搬到城市,不仅只是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还要让搬迁群众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切实提高生活质量。毕节市纳雍县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正引领搬迁群众增强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过上美好生活。

  “孩子上学方便了,我也有了工作,一家人吃饱穿暖,生活好了太多。”从纳雍县雍熙镇燎原村搬到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住上120平米的新房子,易地扶贫搬迁开启了丁昌志一家的幸福生活。

  位于纳雍县城东新区的白水河社区,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室1个,配备医务人员17人。建设幼儿园1个,配备教师16名。同时,还建有2家平价购物中心、1个金融服务中心和1家物业管理公司,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按照‘1+3+N’建设模式,我们建设了‘新市民·追梦桥’融合群团工作站,打造了‘一个服务窗口’及‘希望小课堂’‘志智讲堂’‘文体活动中心’三个活动阵地,N个服务部门,旨在帮助搬迁群众彻底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搬迁安置路径。”珙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伦介绍道。

  截至目前,全省845个集中安置区已成立街道办事处59个,设有居委会455个、社区警务室369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365个,落实管理和工作人员1.2万余人;全省实际搬迁192万人中,除部分中心村安置区4.37万人不需要办理户籍转移外,应办理户籍转移、居住证、市民证等187.71万人,户籍迁移完成率100%。

  安置社区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开展文艺活动、感恩教育等共3.4万余场次,增强社区互动和交流,搬迁群众归属感、认同感想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此外,全省845个安置区已成立街道党(工)委81个、党总支和支部912个,搬迁群众中有中共党员18383人,从中选用管理人员2851人,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在安置区全覆盖。

丁昌志的新家

  能致富——

  以稳岗就业为重点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一楼的门面前三年没有房租,由政府免费提供,为我们开小吃店节约了不少创业成本。”在外务工7年多的钟良李,在搬入都匀市墨冲镇布依文化城移民安置点后,便和妻子在自家楼下开起了一家小吃店,“一开始还担心搬出来找不到工作,现在小吃店每天有300多元收入,生活比以前更有盼头了。”

  都匀市墨冲镇布依文化城为安置点居民提供“1+N”多元化就业模式,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增收。“1”是为每户配置1个门面,支持有文化、有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搬迁户自主创业。没有能力自主创业的,采取由都匀市扶投公司统一出租方式,将三年内租金全部补贴搬迁户,实现增收的持续性。“N”即为多种就业模式,通过自主创业、产业园区、高效农业园区、公益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劳务输出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以前在老家种地,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安置点提供的公益岗位上班,一天工作四小时,每月能赚1800元,还能照顾孩子,也不用像原来那样整天风吹日晒了。”和大多搬迁户一样,李朝菊在搬进墨冲镇布依文化城安置点前,主要收入来源靠务农。自从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好转。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有搬迁劳动力家庭41.36万户99.14万人,已实现就业41.36万户92.84万人,就业率93.65%,实现了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户均就业2.2人。

  目前,全省安置区周边有各类企业2446个,其中工业园区1115个、农业园区249个、扶贫车间1082个;全省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的后续产业项目736个,已完工482个,新谋划“十四五”后续扶持产业项目601个,各地布局的产业与群众需求更加紧密,推进措施更加有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搬迁群众真正吃下了“定心丸”。

  本网记者:洪英杰

  一审:丁?z

  二审:林萌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