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三水同治”见成效群众“三感”获提升

2021-12-22 09:51来源:贵阳日报

  “望天水”变“自来水”、生活污水变清清溪流、黑臭水体变茵茵草地……五年来,贵阳贵安大力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重点治理生活污水、黑臭水体难题,花大力气让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水”,住上“干净居”。

  11月24日,记者便走进清镇市、观山湖区和乌当区,探访贵阳贵安农村“治水”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现状。

  告别“望天水”  群众用水不再愁

  絮凝、沉淀、过滤、消毒……这是清镇市席关水厂的内部设备运作步骤。在这里,席关水厂每天从储水量477万方的席关水库中抽水进行处理,再经由供水管网输水至家家户户。

  “席关水厂于2020年5月30日建成投入使用,日设计供水量2万吨,覆盖流长乡、犁倭镇、站街镇等3个片区11万人。”清镇市水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先伦介绍,该水厂输出连接1个3000方的高位水池、1个2000方的高位水池、1个500方的高位水池以及2个二级泵站,大小供水管网辐射近3000公里。

  “每天水厂处理好水以后,会通过近60公里长的供水主管网,把水输送到流长乡。”赵先伦说,由于喀斯特地貌及地势高,流长乡历来是清镇市最缺水的一个乡镇,该乡6万百姓吃的一直是“房顶水”“望天水”,直至去年供水管网全覆盖,该地区所有百姓终于吃上了“放心水”“干净水”,百姓的“三感”也显著提高。

  说起流长乡,赵先伦回忆道,2020年修建供水管网期间正值汛期,在修建位于犁倭镇犁倭村的2000方高位水池时,由于地势险峻、海拔又高,当时的施工难度较大,修建高位水池所需材料运输不上去,于是清镇市水务管理局和施工单位当下决断,临时“打出”一条700多米的毛路用于运输材料。

  “不是没想过把水池修在其他地方,但如果高位水池不建在这里,流长乡供水就不能全覆盖。”赵先伦说,目前,清镇市城乡供水工程覆盖率达94%以上,农村群众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历史性转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为促进清镇市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近年来,多次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目前,贵阳贵安共有农村供水工程3192处,涉及农村供水人口202.69万人。20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05%。

  其中,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全面实现城乡供水,观山湖区、乌当区、花溪区实现农村集中供水率100%,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和开阳县农村集中供水率均达96%以上,全市农村形成较为完整的供水体系。

  告别“放任自流” 农村污水集中处理

  在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掀开污水处理盖,用透明量杯打起一杯处理后的水。“经过格栅井、调节池以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水看着已经很清澈了。”运维公司负责人魏荣渠说。

  过去的翁井村由于村内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只能通过散排自流的方式流向村内低洼区域,严重影响村民的人居环境。

  2017年,观山湖区获得由财政部下发的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在金华镇翁井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起污水处理站,2018年下半年投入运行,五年来,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有序开展,村内的小巷、路面发生了大变样。

  “金华镇翁井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设计规模200吨/天,帮助解决了村内1至4组、8组、约1700余人的生活污水散排问题。”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观山湖分局业务二科郑义琴介绍,翁井村作为观山湖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现已建成污水治理设施5个(含提升泵站),随着近几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大力推进,效果突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

  在污水处理站,记者看到运维方工作人员正在对人工湿地的枯草进行摘除,人工湿地里的水已经不再“臭烘烘”。

  “各住户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由污水管网集中收集,收集后经过主管自流进入格栅井,可以将污水中的杂物或者大颗粒的固形物分离出来,再经过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后,进入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然后通过人工湿地,自流进入到出水观察井,流出清水。”魏荣渠说,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经过季度监测、日常监测以及监督性监测显示,均达到相关标准及要求。

  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运行,翁井村走出了污水处理的困境,科学的运维和规范的管理提升了村民的人居环境水平,保护了当地村民周边的水环境,告别了“放任自流”的翁井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

  截至2021年10月,贵阳市共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669套,设计日处理能力为2.1820万吨/日,贵安新区共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110套。

  黑臭水体变青青草地 窗户可以大大敞开

  “水体治理前,这里全是黑色的泥和垃圾,非常的臭,窗户一年四季都不敢开,治理后,垃圾都清掉了,就算夏天也没有味道,还种上了草,看起来漂亮多了。”在乌当区东风镇翠华园,群众对黑臭水体治理赞不绝口。

  翠华园地处低洼点,以前约有周围居民30户直接向水塘排污,水塘上游约有居民1970户间接向水塘排污,下游雨水通道断面小且堵塞严重,水流不通畅,雨污水常年合流排入翠华园水塘,在该处形成占地约2亩的积水塘,导致农村黑臭水体产生。

  “过去乌当新街上只有雨污合流的排水方沟,光明路、老街上建有雨污水管道,但是存在淤积堵塞,雨污管网建设不够健全,雨污水合流就排入翠华园水塘,治理前,附近村民尝尽了黑臭水体的苦头。”东风镇村镇办环保工作人员徐友英说。

  直至今年初,根据现场勘探的情况,按照黑臭水体整治“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乌当分局将翠华园的黑臭水体纳入乌当区东风片区排污工程的项目之一。

  “翠华园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对光明路、老街、乌当新街已建雨污水管道进行排查、管道检测,根据管道检测结果,对已建管道进行清淤556米,现状水沟清淤453立方,管道修复253米。”泉丰公司建管公司副经理张挺介绍,翠华园周边的乌当新街等道路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共建8024米,排污口改造45个,新建大型集中式化粪池3座,小型集中式化粪池20座,环塘截污管网316米,环塘雨水沟323米,完成景观绿化1532平方米。

  如今,曾经让村民纷纷“敬而远之”的“臭水塘”变成了长满青草的绿地。五年来,乌当区黑臭水体治理和水环境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据悉,贵阳贵安共有农村黑臭水体56处(贵阳53处、贵安3处),其中纳入国家监管的29处(贵阳27处、贵安2处),纳入省级监管的27处(贵阳26处、贵安1处),均按计划推进治理中。

  来源:贵阳日报

  一审:丁?z

  二审:林萌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