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回乡扎根土地 农业科研喜结“硕果”

2021-12-13 16:41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是乡村振兴“元年”。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贤正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新乡贤”群体是一支重要的支撑力量。

  在贵州,“新乡贤”已经出发。

  他们是学者、是商人、是教师……被乡里乡亲视为“领路人”。

  他们有思想、有情怀、有作为……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新乡贤名片】李世瑶,农业博士,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2017年底回到老家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开始“夏玉米、冬小麦”“糯玉米、秋洋芋”的轮作试验。2019年牵头成立合作社,以“科研育苗+技术指导”的方式,带领村民们种植草莓、西瓜等经济作物。

  12月10日,李世瑶蹲在大棚里叮嘱务工的村民,要记得疏花疏果,“别舍不得。只留一个红果、一个青果、一个小果,再留一朵花。”

  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的种植大棚,是李世瑶的实验室。棚内种植的是沈阳农业大学“草莓专家”雷家军教授寄来的新品种。李世瑶说,农业科研是否结硕果,并不仅限于发表多少论文,而是一项新品种的种植、新技术的推广,真正能为老百姓带来多少效益。

  李世瑶的试验田将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粮食安全等科学理念落到实处。夏玉米、冬小麦、秋洋芋、草莓等作物在田里茁壮生长。

李世瑶在大棚里查看草莓长势

  轮作:开启“夏玉米冬小麦”种植模式

  “我种了大半辈子地,我了解农业有多大前途。”

  2017年10月,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回到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李世瑶搭建大棚开始“种地”,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尽管李世瑶跟父亲解释,他要做的是“现代高效农业”,但父亲仍半信半疑。

  李世瑶决定从改造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入手。

  中箐村以种植玉米为主。每年3月,村民们将当地的玉米种播撒到地里,再套种洋芋。每年10月,玉米收割,土地就一直闲置到第二年开春。

在贵州种下来自西北的种子,每亩可收获600多斤冬小麦

  李世瑶跟父亲商量,能否把家中闲置土地重新开垦,试着种一季冬小麦,来年5月收了麦子再种玉米。

  父亲忧心:“5月再种玉米来得及不?”

  “找到合适的品种,就来得及!”李世瑶说,山区没有平原上的灌溉条件,推迟种植玉米,需要分析当地的降雨量能否满足其生长需求。

  让父亲惊讶的是,李世瑶竟然在“电脑上种庄稼”。他看着儿子在坐在电脑前输入一些数值,然后告诉他,“电脑已经计算出哪些玉米品种适应我们这的土地、海拔、气候了。”

  2017年冬,父亲“借给”李世瑶一亩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小麦良种“西农979”被播撒到土里。第二年5月,这一亩地收获了600多斤小麦,随后再种植玉米,10月收获,与往年相较不变。

  李世瑶找了家面条加工厂,将第一亩试验田产出的小麦做成面条,分享给亲朋们食用。

  亲朋们口口相传面条“又耐煮又劲道”“浓浓的麦香”,竟有不认识的人从城区驾车上门来买面条,“10元一斤卖不卖?”

  李世瑶只好笑着跟上门来的顾客解释:“我只是用少量麦子做了一个试验。”

  这个试验,让父亲对李世瑶刮目相看。2018年春,父亲将家中的十多亩地拿出来,交由他安排。

李世瑶向父亲展示收获的新玉米品种

  推广:引导百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李世瑶不断试验、挑选可推迟种植且产量较好的玉米品种。

  去年秋天,李世瑶在地里偶然地发现了一株不一样的玉米,杆略高,剥开苞叶,里面的玉米粒比本地品种更糯一点。

  “这应属于自然杂交形成的品种。”李世瑶特意留了600多颗种子,今年长出了几百株玉米,“大概可以为明年留30斤种子。”

  这一品种的玉米有着令李世瑶最满意的特性,即生长周期较短,可在端午后播种,尤为适合轮作模式,“烤来吃口感更好,不少村民在附近的天生湖景区卖烤玉米,5元钱一个。”

  好的品种才会有“增值效应”。李世瑶将新培育的玉米种子发给村民们种植后,又开始教他们科学地种植洋芋。

  “怕他这种读书读多了的年轻人只晓得理论。”一开始,村民们对这位高学历的博士不放心。

李世瑶的玉米“试验田”

  李世瑶不断“变着法”种他们从来没听过的新品种,种植过程中将地里剩下的蔬果,混合着从周边原始森林拉来腐殖土和腐殖木叶,堆积发酵成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当村民们看到,李世瑶家的洋芋每亩总是比他们多产40%左右,还提前了1个多月上市。李世瑶家的土地也靠着多种微生物参与改良更加肥沃,他家地里的玉米、小麦蓬勃生长,村民才慢慢相信,这位博士种粮食有他的“路子”。

  “夏玉米-冬小麦”的轮作模式很快被村民所就接受,并被推广到钟山区南开乡和安顺普定县;糯玉米-秋洋芋的种植模式在中箐村推广开来。曾经自认为经验足的老农人也常向他讨教种植技术。甚至还有四户人家主动上门说:“我家这几亩地,你拿去做试验吧。”

  “我希望引导百姓藏粮于地,一季变两季;藏粮于技,实现品优效高。”李世瑶说,每当他研究出一种新的种植模式,或者选育的一个新品种在这片土地“表现很好”,给乡亲们带来了比以往更高的收益,“这是我最大的动力。”

从周边原始森林拉来腐殖土和腐殖木叶,堆积发酵成有机肥

  带动:为未来种植提供经验参考

  李世瑶的农业科研不止是粮食作物。

  中箐村周边森林有许多野生杜鹃花。李世瑶判断出,杜鹃花生长的地方,土壤呈微酸性,正是草莓喜爱的土质。但品种落后、病害频发、育种技术突破缓慢却成为当地草莓产业发展的阻梗。

  于是,李世瑶在自己实验温室里种下了12个草莓品种。从产量、口感、抗病性、环境适应性综合考虑后,北京农科院的“京郊小白”和贵州农科院的“黔莓二号”脱颖而出。

  2018年8月,李世瑶以每年5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村里9户人家的20多亩荒地,搭建起30多个种植草莓的大棚。一个大棚300平方米左右,能种3000多颗苗。每颗苗生长周期为8月到次年5月,大约半年能结一斤果,算下来每个大棚能产3000斤左右。

  中箐村也随之成立了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们优先在草莓大棚务工,每天可领80元的工资,还可以领分红。

  “发展产业,要重视科研,更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要让他们觉得是在给自己干。”为调动起村民们的积极性,李世瑶每年都拿销售收入的25%来分红。

李世瑶详细记录下作物的生长情况

  村民们因此对草莓格外上心。

  李世瑶每年都会引进一批新品种试种,再挑选出一两种,来和之前选出的“角逐”,“如果能筛选出10个优良品种,就可做区域性推广。”

  今年8月底,沈阳农业大学“草莓专家”雷家军提供的几百株草莓品种已在李世瑶的种植大棚里育出了几千株生产苗,还需通过一年时间观察其产量和抗病性就能推广。作为“礼尚往来”,李世瑶也寄了六盘水本地草莓品种“黄毛草莓”给雷家军做研究。

  “我希望为这片土地未来种植什么、怎样种植,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李世瑶说,下一步,他计划好好提炼总结,将这几年的试验成果写成文字,更大范围地传播。“我们就是要做他们所不能做又想做的事情。”

  本网记者:吴蔚 李思瑾

  一审:曹轶

  二审:林萌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