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杨军昌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研究进展情况公示

日期:2018-08-07 来源: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字号:【     浏览量: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一)总体执行情况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项目编号16ZDA156)2016年11月获立项研究。自立项后至今,可分为如下几个研究阶段:

   一是项目研究方案优化与项目开题,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鉴于项目研究设及地域广阔、内容丰富、产出形式多样的特征,项目立项后,首席专家在2017年中旬即主持召开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成员参与的项目研究方案的完善与研究启动会,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研究的主要任务、研究阶段及其预期成果、各子课题的具体工作及其分工和成果要求,总体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研究方案,并对项目的开题工作做了安排。在进一步调研和充分筹备的基础上,经过汇报、申请,2017年4月2017年4月5日,在贵州省社科规划办的关心下,贵州大学专题举行了《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开题与研究咨询会”。会议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研究院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教授致欢迎词作指导性讲话。参会学者有来自北京、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市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社科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40余人。会上,项目主持人杨军昌教授从“选题缘起与立项”“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内容与价值”“视角、方法、技术路线与重点、难点”“各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进度及其阶段预期成果”“最终成果的名称、形式”“相关研究机制建构及其实践”等七个方面做了开题汇报。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开题内容展开了热情洋溢的讨论,肯定了项目研究的学术意义,纷纷为项目的研究实施献计献策,对研究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尤其在研究的范围与路径、重点难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协作与合作、文献采辑中的田野点选择、文献整理归类汇编的体例范式、队伍建设、阶段成果展示、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服务实践、民族生态文化的时代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会议学术氛围浓烈,真知灼见纷呈。这次开题会议,贵州大学、贵州省社科规划办作了报道。会后,课题组向国家社科规划办呈送了专题报告。

   二是项目的文本文献收集和田野文献调查、采集,时间从开题至现在仍在进行,是2017年的项目重点。主要为:

   1.在地方志及私家著述中收集、整理生态文献资料,现基本完成了贵州民国及以前的府州县志、明代贵州省志和部分滇桂川渝的方志生态资料的查抄、收集工作,字数约20万字。

   2.碑刻生态文献资料收集。在课题区域,共实地收集了有关风水林、水井、公山、神山神树、坟山、龙脉、水源、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碑刻文献近200通,其中尤其在贵州的都柳江、南北盘江、清水江流域和云南省的工作较为突出。仅在天柱、锦屏历史上碑刻资源丰富的两县,就分别采辑到有关传统生态文化的碑刻70余通,并对近半碑刻进行了释读、整理。

   3.文书文献资料收集。主要集中在贵州大量的清水江文书中,析出有关山林管护、植树造林、农田保护、林粮间作、用水轮值、木材砍伐与输运等生态内容的文书予以归类整理,目前已初步筛出了200余份进行整理分析。

   4.起步了民族生态文献的口承资料访谈采集事宜。这些工作为西南民族传统生态文献的全面整理、释读和汇编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工作。

   三是自2018年起,进入了文献采辑与研究并重的阶段。本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文献采辑是一个贯穿项目始终的工作。经过2017年以文献采辑为主要任务的工作开展,项目团队积累了一定的传统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相继进入了文献与研究并重的状态,并取得了初步的一些研究成果。以首席专家杨军昌为例,其在主持并身体力行从事文献采辑外,先后撰写了项目研究论文“规制与教化:清水江文书的社会教育内容厘析”“弘扬贵州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助推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自然遗存、文化记忆与品牌发展:基于“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的调查分析”“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以文斗林业契约文书为例”“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清水江流域民族教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论”“《清水江文书·天柱古碑刻 —兼论民族碑刻文献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清水江文书中的‘风水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择吉冢’类文书为例”“基于生态足迹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论略——基于黔西南的实证分析”“进一步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的思路管见”等10余篇,这些文章,有的作为学术会议收录论文、有的已公开发表,有的正处发表进程中。其他课题组成员,如子课题三负责人马国君教授不仅署名项目编号发表了“论外来农作物规模种植与本土知识的关联性——以清至民国贵州方志‘物产’项为视野”“我国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的生态价值探微——以清代方志“谷之属”所涉农作物为例”“清水江流域人工营林育苗法类型及其影响研究”“论民族本土生态知识在外来物种驯化中的贡献”等学术论文,还以课题为依托,完成了《清水江流域林木生产的社会规约研究——以现存契约文书为对象》专著的写作,并在下月将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建设研究”,自本课题开题以来,研究工作处于有序进行状态。子课题负责人纳日碧力戈教授主要负责协调和处理项目实施中所出现的来自学理、调研及其研究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在子课题领域有积极的成果建树,发表了“国家建设与民族生态新理念”“万象生态观辨析”“民族文化生态与国家政治认同”“文化自觉的国家表达:从政治共同体到共有精神家园”,为该子课题的完成开了理论研究的好头。其他成员杨庭硕、曹端波、林芊、杨筑慧、石开忠、颜勇、周真刚等积极开展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如杨庭硕教授发表了“主粮结构的优化:当代生态建设的又一关键环节”“农耕文明与传统村落保护”“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化与历史的观照”“葛类作物的古代种植利用和现代价值”等相关学术论文多篇;林芊教授利用文献资料撰写、发表了“清水江文书中的林业生产:侧重方法论及林农生产的视角——清至民国西南内地边疆侗苗地区土地关系研究之一” “清水江林业契约与林农经济史的量化关系研究” “清水江林契反映的“股权”属性及林地权样态——清至民国西南内地边疆侗苗地区土地关系研究之二”等。为该子课题的深入研究开设了理论与实证的良好基础。

   子课题二“西南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整理、编目与汇编”负责人张新民教授对该子课题的研究高度重视,在史志文献、碑刻文献、文书文献和口头文献的采辑上精心布置并督促工作,同时对文献的整理规范和编目体例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如上所说的文献成果,大部分由该子课题成员完成。其中,由课题骨干成员李斌教授主编的《贵州清水江文书·黎平文书》于2017年12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总体来看,该子课题虽有初步成效,但大量文献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此外,在文献收集的同时,子课题成员也利用之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工作,并产出了一定的成果。如严奇岩教授的“贵州历代方志收集、整理的现状、回顾与展望——评《贵州历代方志集成》”、何茂莉教授的“嵌入与媒介:对一个苗族布依族村寨“风雨桥”的考察”、卢华语教授的“唐宋时期西南地区茶叶的流通贩运与市场销售”、王忠勋研究员的“法律、族规与款规款约的互渗及作用——以魁胆侗寨为例”“试论清水江木商文化”等。

   子课题三“西南少数民族生态史研究”的研究工作目前处于有序进行中。子课题负责人马国君教授长期从事西南民族生态文化文献研究,统筹指导和积极处理项目实施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其本人2016年12月至今,已在《广西民族研究》《云南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了标注项目编号的“我国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的生态价值探微——以清代方志“谷之属”所涉农作物为例”“论外来农作物规模种植与本土知识的关联性——以清至民国贵州方志“物产”项为视野”“论民族本土生态知识在外来物种驯化中的贡献”“清水江流域人工营林育苗法类型及其影响研究”等论文,其他成员滕兰花教授、杨经华教授、付春副教授、马亚辉副教授、余舒副教授等也在该子课题的研究上做了积极的工作。

   子课题四“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谱系研究”主要研究任务是探讨西南个少数民族特殊历史过程在文化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生态适应对民族文化演化的影响、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对文化演化的作用以及生态人类学相关理论的切入与契合度分析等。该子课题的研究目前进展不大,但也有一些成果见诸于期刊,如该子课题负责人崔海洋教授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东盟茶文化交流:问题、前景与对策”、张应强教授的“方法与路径:清水江文书整理研究的实践与反思”、王勤美的“‘守住乡愁’: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对策及反思”等。

   子课题五“西南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创新与利用研究”自课题立项以来,围绕着时代创新和利用两个主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子课题负责人崔明昆教授先后发表了“人类学视野下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史”“传统与现实的落差:生态建设语境下对‘人象矛盾’的反思”两篇学术论文,陈幸良教授在创新驱动助力、服务地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他如方印教授在生态法制问题的研究更引人注目,先后发表了“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研究综评——基于近十年来期刊文献的观察与思考”“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环境管理事务自治权”“运用反身法理论完善环境规制”“环保产业发展与环保法实施的良性互动”等多篇成果。此外,申鹏教授等也对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的利用、保护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发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麻江蓝莓产业为例”等实证性研究成果。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一)调查研究

   项目开题后,即开始了一系列的文献收集与田野调查工作。该项工作一直到现在仍在紧张、持续地进行。文献采辑主要集中在地方志及私家著述中生态文献资料、碑刻生态文献资料、文书文献生态资料以及口承资料访谈采集等多个方面。2017年7月,项目组经过前段工作的反思,召开子课题负责人并骨干成员会议,对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以前的阶段田野调查研究重点及其阶段性成果形式进行了明确,即在贵州,调查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区域为中心的调查研究——民族传统生态文献及其当代价值,调查区域为省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的民族聚居社区;二是流域为中心的调查——民族传统生态文献与生态文明建设,调查区域为清水江流域、乌江流域、都柳江流域、南北盘江流域与舞阳河流域;三是以山脉为中心的调查研究——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美丽中国建设,调查区域为雷公山区、大小麻山、五陵山区、乌蒙山区、云雾山区、月亮山区。阶段性的成果形式集中为传统生态文献文本释读——文献学研究、传统生态文献研究个案论文——基于田野与文献个案的研究、传统生态文献区域、河流、山脉、民族等专题性系列研究——多学科的视野。对于其中的论文性研究成果采取分散和专题相结合的形式推荐相关刊物发表。而在云南由崔明昆和李智环牵头、广西由藤兰花牵头、重庆由李良品牵头、四川由张原和汤芸开展文献收集和研究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课题研究成果,主要为:

   一是项目组成员借助课题产出了一本专著和一本文献集。具体为子课题三负责人马国君教授的《清水江流域林木生产的社会规约研究——以现存契约文书为对象》(贵州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李斌教授(2017年1月17日经批准为第二子课题负责人)的《碎片化的历史:清水江流域碑刻》约30万字,已送出版社预计2018年年底前出版。

   二是形成了约40万字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文献资料库,为下步的文献继续采辑、以及整理、汇编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是在项目的推动下,学术期刊发表、学术会议交流学术论文70篇(不完全统计),其中署有项目编号(16ZDA156)者有20来篇。

   四是项目组在《中国社会科学报》《贵州日报》等媒体发表了与项目相关的“智库”类文章7篇,入选《贵州智库专家》论文集1篇。

(二)学术交流

   项目组成员在立项后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其中,主要有四个层次,一是省级学会或高校主办的省级学术会议;二是国家级性质的区域学术学会或区域学术联合体主办的区域性学术会议;三是国家级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四是国际学术会议。在此,仅列首席专家杨军昌自项目立项后所参加的学术会议为示:

1.省级学术会议

   2016年11月29日-31日,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第二批“魅力侗寨”授牌暨传统村落保护及节庆文化研讨会。贵州省侗学研究会、黎平县人民政府主办。贵州·黎平。会议学术主持。

   2017年11月18——20日,“文书·生态·文化 第四届锦屏文书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法学院、贵州大学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锦屏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锦屏。提交论文“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以文斗林业契约为例”。

   2017年12月22日-24日,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第二十三次年会暨“深化新时代民族文化研究·推进区域绿色发展”高端论坛。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民族大学主办。贵阳。提交会议论文“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引领,推进美丽贵州建设步伐”。

   2017年12月27-28日,贵州侗学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精准脱贫”与侗族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贵阳。提交会议论文“侗族异地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村落的文化断裂、调适与重建”。会议学术交流第一阶段主持人

   2018年1月19——21日,“《贵州清水江文书·黎平文书》首发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凯里学院主办。凯里。会议第二阶段主持人。

2.区域性学术会议

   2017年11月3日—5日,“相际经济论坛”,贵州师范大学、吉首大学联合主办。贵阳。提交会议论文“传统营林地方性知识对生态环境维护的价值研究—来自清水江流域的田野考察”。

   2018年4月11日-14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学术研讨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南民族大学、瑞丽市人民政府主办。瑞丽。提交会议论文“《清水江文书·天柱古碑刻 —兼论民族碑刻文献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

   2018年6月8日-10日,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主办。昆明。提交会议论文“基于生态足迹的黔西南州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论略”。

3.全国性学术会议

   2017年7月8-10日,“第二届全国民族生态学大会·民族生态学与生态文明”。中国生态学会民族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央民大、凯里学院主办。凯里。提交论文“侗族碑刻中的传统农业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2017年11月10日-12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7年年会·新时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会主办,中南民族大学承办。武汉。提交论文“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宗祠文化与民族社会教育发微”。

   2017年11月28-30日,中国老年和老年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北京。提交论文“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幸福老年化之我见”。

   2018年7月27-29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创新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年度社会发展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承办。贵阳。提交论文“清水江文书中的‘风水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择吉冢’类文书为例”。

4.国际性学术会议

   2017年7月27日-30日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第四届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贵州大学主办。中国·贵阳。提交论文“自然遗存、文化记忆与品牌发展:基于“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的调查分析”。

   2017年11月15日-17日,中国·荔波“2017瑶族文化国际交流大会”。 中国民族学学会、贵州民族大学主办,中共荔波县委、荔波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荔波。提交论文“荔波瑶麓瑶埃瑶寨村民的生计变迁及其走向”。

   2017年11月24-26日,“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2017年传统村落保护及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凯里学院主办。提交论文“清水江流域民族教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论”。

   2017年11月24-26日,“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2017年传统村落保护及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凯里学院主办。提交论文“清水江流域民族教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论”。

   2018年7月6日-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走进神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贵阳。提交论文“进一步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的思路管见”, 7月18日《贵州日报》理论版以“进一步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的思考”为题头条刊发。

   2018年7月25-27,“第五届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会议。贵州大学主办。贵阳。提交会议“古茶树资源与茶文化旅游—基于贵州“中国古茶树之乡”的调查思考”。

三、成果宣传推荐情况

   2016年11月16日,国家社科规划办发布“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公告后的11月18日,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即在《贵州大学网站》上发布了“我校杨军昌教授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的报道。报道内容显示,该项目为该年度贵州省唯一立项的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是贵州大学获得的第五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也是贵州大学民族学科的第三个重大招标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贵州大学民族学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2017年4月5日项目开题后,4月7日,《贵大新闻网》以“我校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开题”为题报道了开题的各项事宜。相继,项目开题组委会向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社科规划办报送了“《工作简报》——《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釆辑、研究与利用》招标项目开题报告书”和“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釆辑、研究与利用》开题与研究咨询会举行”专题报告。

   2018年6月,向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报送了“《工作简报》:《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釆辑、研究与利用》招标项目开题以来部分成果简介”。“简介”提要汇编了项目组成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11份(后“代表性成果简介”前11份)。

   目前为止,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6ZDA156)标注、于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交流的学术论文有20来篇,具体为:杨庭硕“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化与历史的观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马国君“论民族本土生态知识在外来物种驯化中的贡献”(《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马国君“论外来农作物规模种植与本土知识的关联性——以清至民国贵州方志‘物产’项为视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马国君、曾凡玉“观念与灾变:我国北方沙地粮食作物兴衰历史的启示——以沙米为中心”(《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年第2期)、杨军昌、杨蕴希“规制与教化:清水江文书的社会教育内容探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马国君“论抗战期间吴鼎昌对贵州的经营与影响”(《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钟一苇“清水江文书中的诉讼及其交易习惯”(《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王宗勋“试论清水江木商文化”(《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马国君、肖秀娟等“清水江流域人工营林育苗法类型及其影响研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李红香“贵州历史植物地名与山地经济发展研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瞿见“清水江林业契约中的采伐权:规范及其实践”(《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李斌“失序与再造:咸同兵燹与清水江流域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王勤美“祠堂礼制与人群阶序:清水江下游的乡村社会”(《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杨军昌、杨宇浩“自然遗存、文化记忆与品牌发展:基于“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的调查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待刊),以及首席专家杨军昌的“侗族碑刻中的传统农业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2017年7月8-10日“第二届全国民族生态学大会·民族生态学与生态文明”交流)、“荔波瑶麓瑶埃瑶寨村民的生计变迁及其走向”(2017年11月15日-17日,中国·荔波“2017瑶族文化国际交流大会”交流)、“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以文斗林业契约为例”(2017年11月18——20日,“文书·生态·文化 第四届锦屏文书学术研讨会”交流)、“《清水江文书·天柱古碑刻 —兼论民族碑刻文献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2018年4月11日-14日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论坛交流)、“基于生态足迹的黔西南州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论略”(2018年6月8日-10日,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会上交流)、“清水江文书中的‘风水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择吉冢’类文书为例”(2018年7月27-29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创新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年度社会发展高层论坛”交流)等学术会议交流论文,这些署有项目编号(16ZDA156)的(尚有项目组其他成员的项目成果待发文章未罗列)学术论文将在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一)主要问题

   通观项目研究实施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研究状态到位较缓。项目开始实施后的一年左右时间里,项目组成员、尤其是各子课题负责人,几乎手上都主持有国家社科、教育部或其他省部级项目,都处于结题阶段的冲刺期,主要精力的转移不及时。

   二是研究思路指向含糊。实际上,项目研究在论证上有着明显的阶段逻辑与成果逻辑,最终成果的落脚点也非常明确。但在实施中,一些成员忽视文献的采辑、整理工作,重于立竿见影的论文写作和呈现,对于文献采辑基于整个项目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不足,以致个别曾经田野调查过的地方有待于文献资料的再采辑。

   三是项目成果意识不强。即部分成员在成果中忽视了本项目课题编号的标注。以学术论文为例,从目前项目成员中,已发表和学术交流的、与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不下于60篇,而其中标注本项目编号的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而其中又集中于几个骨干成员,处于量少面窄的状况。

   四是研究简报的报送与宣传不够。近两年来,项目组在研究简报的报送与项目宣传上处于不力的状况。其原因,一是成果报送与宣传意识不强;二是虽与一些报纸如《贵州日报》、期刊如《贵州民族研究》《贵州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商谈了项目成果组稿集中刊发和宣传的事宜,但因时间关系进展不大。目前仅在《贵州大学报》《贵州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学报》《中国民族报》等报纸有一定的课题成果面世,已分别组织了一组三篇论文成果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和《贵州民族研究》,均在评审中。在这方面,距离要求有较大差距。

   五是成果要报薄弱,领导批示未有突破。从目前来看,尽管项目组高度重视成果要报的报送和领导的批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项目组成员的问题视角、站位高度、调查深度等不够到位,同时也因信息与渠道的影响,仅有4份成果分别在《黔云智库》《贵州咨政》《贵州智库专家》《民族工作研究内参(国家民委)》上采用。尚未有成果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

   六是文献资料收集在区域和力量分配上存在不平衡现象。目前,课题组的力量分配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两地,广西、四川、重庆显得薄弱。就在滇黔两省,重点也有不同,贵州重于文献与田野资料两条腿走路,云南则偏于文献资料的收集。目前贵州的清水江、都柳江、南北盘江和乌蒙山区、武陵山区的文献资料收集成效明显,其他区域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个研究力量——文献资料——成果体现——宣传推荐的平衡“布局”的难题考量。

(二)改进措施

   第一,进一步科学实施,精心推进。在今后的研究中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突出研究重点,体现有限目标,注重研究质量。具体在研究任务上进一步明确,在力量队伍上进一步整合、优化,在研究进程上进一步加快,在阶段目标上进一步落地,在成果标注项目编号的意识上进一步加强,在研究重点与总体上进一步呈现和推进。

   第二,责任到位,具体到人。根据目前的工作状况和进入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工作目标,围绕前期短板和项目研究目标拟在8月召开各子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项目研究推进会”,明确和落实下步研究工作:

①首席专家全力投入到项目的整体研究的统筹安排、队伍组织、研究协调、成果报送宣传、文献汇编整理以及相应的研究任务上,保证研究在前有基础上有序、有效开展。筹划和实施终期成果的各项工作。

②各子课题负责人执行项目的总体安排,主要在子课题领域内,一是组织成员继续做好田野和文本、口头文献资料的采辑工作,并按项目制定的“文献整理与汇编体例”进行相应的整理工作,篇幅在20万字以上,以为文献的全面汇编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各子课题在今后三年内发表标注本项目“16ZDA156”编号的研究论文10篇以上,其中CSSCI期刊或核心期刊5篇以上(子课题负责人发表2篇以上);三是子课题有专著任务者完成既定的专著撰写任务;四是各子课题每年提交成果要报或咨询报告2篇以上,在重要报纸发表研究成果1篇以上。

③课题组成员,特别是其中的骨干成员主动、积极和高质量完成首席专家和所属子课题负责人安排的各项调研任务,均要在生态文献的采辑与整理上作具体的工作并有“实绩”,三年内人均在CSSCI期刊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篇以上。

   第三,认真执行和增进《工作简报》、成果报送和宣传报告工作。目前来看,这项工作是本项目的短板,项目首席专家和个子课题负责人对此已有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新的阶段,每年及时报送至少2篇最新、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交2份反映本项目研究阶段、阶段性成果、社会影响的《工作简报》到省、国家社科规划办;每年在省级、国家级报纸“理论版”发表项目研究成果获项目宣传报道5篇以上;每年提交咨询报告3篇以上,争取较有分量的成果得到批示。

   第四,加强交流、协作。项目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学科复杂,不仅有文献的收集、研究,更有利用的思考。因此,要较好完成研究任务,必要的、必不可少的相关的学术交流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应有进一步的加强,以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题集中、信息量大、学科结合、人才济济、启发可资性强的优势,推动项目的实施。同时,要按照议定的与“16ZDA157”课题研究的协同共进协议,加强与该项目团队的合作,也要在实施过程中与项目调查所在地区的高校、科研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村的协作、合作,争取项目研究的最大资源和良好环境,推进项目的有效开展。

(三)研究心得与意见建议

通过项目研究,有如下心得可述:

   其一,民族生态文化之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通过项目研究,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没有生态文化的发展,生态文明便无法形成。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所需要的智慧、道德和精神氛围的历史源泉。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是西南各民族在长期与自然互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模式,是西南地区实现全面小康与绿色发展的文化基石,传承、弘扬和建设民族生态文化是西南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之道。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进程中纳入民族生态文化的内容,不仅可以强化发展的活力,拓宽发展的渠道,而且有利于生态文化本身的建设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其二,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多姿多彩,异常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资源宝库。西南地区是一个具有多种生态环境的区域,也是民族文化类型丰富多样的地区。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实践中,各民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环境知识,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态文化。这些生态文化集中表现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等多个方面,既保存在碑刻、文书、典籍等多种实物载体上,又活态地传承于民族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并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绿色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文化软实力。

   其三,对于项目研究,必须具有浓烈的文化情结和研究热情。本项目的首席专家杨军昌以及子课题负责人马国君、纳日、崔海洋等都是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情结,同时,项目中不少成员都是少数民族或在少数地区从事过调查和探究,对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体验深刻。尤其在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对于维系民族地区青山绿水、秀美山河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多有深深的感触和认知,因此,均积极参与项目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不仅在其中学到了真知,增长了知识,而且在其中陶冶了情操,增添了文化的情结。而之,既是该项目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项目必将得以较好完成的内生动力。

   其四,研究必须具备较强的研究队伍和良好的团队执行力。事业之要,在于得人。科研课题的研究在于有一批志同道合、训练有素的学友和目标一致、兴趣相投、能拿出时间、敢于奉献拼搏、具有团队精神和团队执行力强的队伍。尽管这一理想的状态难免差强人意,但经过“大浪淘沙”的洗礼是必然要经历的。只有在实践中集聚团队、凝练人才、优化队伍,达成团队目标的一致,形成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研究团队,才能保证项目的有序、有效开展和高质量完成。而在这方面,本项目研究正在开展积极的工作。

   其五,在项目研究上,科学规划是基础,严格执行是关键。反思本项目的研究,出现的短板和不尽人意,甚至个别子课题进度极度缓慢的现象,在于忽视了项目研究规划方案中的时间要求、阶段性成果体现、过程管理中的项目落实,而其背后的关键则是一个建立在责任心、紧迫感、荣誉感之上的对于研究规划的执行、研究任务的落实着地的问题。科学研究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工作,项目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料收集、田野调查、论证分析、观点提炼、建议思考的具体的“严格执行”过程。执行这一词践行好了,项目研究就是务实和有效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就会如期完成、就会有高质量的收获。

   其六,研究需要学校、省、国家社科规划部门的关心和帮助,得到学界、地方的支持和协作。由于政策的把握、成果的规定、质量的要求、过程的管理、节奏的管控等方面,课题成员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解不到位、执行有偏差、研究成果弱以及经费短缺、时间拖延等问题,而学校、省、国家社科规划部门的关心和帮助是上述问题解决的关键,实际上,除上而,在研究过程的方向把握、成果的宣传推荐项目研究也迫切期盼上述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如前所述,项目研究往往都是以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都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各方人士的帮助,因此,争取学界、地方的支持和协作对于研究的进行和完成作用不可低估。

   建议:国家、贵州省社科规划办对本项目的研究予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五、代表性成果简介

1.《论民族本土生态知识在外来物种驯化中的贡献》简介

   该论文作者为本项目子课题三负责人马国君教授,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论文显示,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了环境学家高度关注的生态问题,学界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治理办法,但治理成效令人堪忧。查阅历代典籍后发现,中华历史上,由异地乃至异域引入的物种不胜枚举,而今这些外来物种已经融入了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中,成了人们习见的物种,不但没有引发生态灾变,反而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应的民族学田野调查还可以发现,中国各族乡民在种植养育这些外来物种时,还拥有一整套本土知识和技术技能,不仅成功地驯化了这些外来物种,而且对其副作用也能做出有效防范。从历时与共时的二维视角总结其间的经验教训,提炼各族乡民的本土知识在驯化外来物种中所做出的贡献,对其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作出精准的认证,对当下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显然可以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对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助一臂之力。

2.《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化与历史的观照》简介

   文章作者为本项目子课题一骨干成员杨庭硕教授与杨卫书博士,发表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文章认为,作为一项划时代的战略选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 型,此种转型需要中国未来的农业精准应对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以及外来的冲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以精准认识生态、文化与历史为前提。这是因为:其一,农业是一项对其所处生态背景依赖性极强的特殊产业,如果对农业经营中的生态背景缺乏精准的认识,这项改革就可能会落空;其二,农业生产的社会保障和农产品的消费偏好,必然与特定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如果对所涉民族文化缺乏精准的认识,改革同样无法落到实处,特别是在跨文化背景下,更是难以精准落实;其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的走向不可避免地与历史积淀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如果不能精准认识历史,现有农业政策就难以排开来自历史的误判及其造成的干扰,进而影响到改革的精准落实。

3.《清水江林业契约与林农经济史的量化关系研究》简介

   该文为本项目子课题一骨干成员(2018年7月17日变更为该子课题负责人)林芊教授,发表于《原生态文化学刊》2017年第4期。该文认为,目前对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的研究,重在“市场”经济的一面,极少关注“林农经济”一面。原因在于未能利用清水江文书中丰富的林业契约,而未能利用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文书内涵的经济史信息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在探索林业生产的体量、林地单位面积、林农收益等量化分析方法过程中发现,不同时期林地买卖契从数量与买卖双方可以体现林业生产的体量;林地买卖契内的价格元素可以推导出林地的单位面积;厘清林契内一座完整山场的概念可以推导出一户林农占有的林地面积;从林农占有林地面积及杉木成长周期可以推导出林农从林场中获得的收益。该文为人们更好地研究清水江流域林农经济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4.《“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东盟茶文化交流: 问题、前景与对策》简介

   该论文作者为项目子课题四负责人崔海洋教授,发表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文章认为,茶叶是联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友好合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围绕茶叶建构起来的 茶文化及其交流,成为了区域社会与历史演变的缩影,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茶文化交流,正是这样的历史过程。文章以历史和文化为根本,探寻“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东盟茶文化交流中,所存在的各种机遇与困境。结合当代社会实情,提出了一系列相应对策,旨在化解困境的同时,推动中国与东盟在茶文化交流领域获得更多进展。

5.《我国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的生态价值探微——以清代方志“谷之属”所涉农作物为例》简介

   该文作者为本项目子课题三负责人马国君教授,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文章认为,我国疆域辽阔,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大。就清代方志记载而言,西北、华北等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带,农作物以耐旱、耐寒的麦类、粟类等为主,南方温暖湿润,农作物以稻类为主,同时,由于区域内地貌、小气候等因素,诸多粮食作物与之并存,如北方的沙米,南方的芋头、粉葛等。多种粮食作物的地域性结构差异,体现了历史上我国各区域居民在粮食作物经营上对其属性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其因地制宜培育,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耕作技术。研究其间规律,对当前深化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内涵,推动生态建设和粮食安全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文章同时认为,当前要维护好江河下游水资源的稳定,实时稳妥逐步地恢复糯稻种植及相关传统技术,就有可能坐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6.《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引领作用》简介

   该文作者为项目首席专家杨军昌教授,发表于《贵州日报》2017年12月6日理论版。文章认为,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定义为“千年大计”,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指南。同时认为,绿色生态是贵州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是建设大美贵州的最大后劲。贵州应立足省情,放眼发展,抢抓机遇,巧借东风,后发赶超,逐绿前行。要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国民观念的绿色化;转变发展理念,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倡导科学的消费理念,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强立法力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7.《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环境管理事务自治权》简介

   该论文作者为本项目子课题五方印教授,发表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文章要点为: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环境问题虽已成限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从目前趋势来看,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依靠各国自己的力量,而各国领域内的各地区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中坚力量。各地区对本地区的环境问题最有发言权,相较于由国家制定的针对全国环境问题的法律,各地区更能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做出更好的回应,进而更有针对性 地解决环境问题。而我国民族地区大部分属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环境保护是一个关系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环境管理事务自治权,在促进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部分问题已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8.《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简介

   该论文作者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陶金华博士和纳日碧力戈教授,发表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4期。该文认为,由于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等原因,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形成了林农兼营的生计模式。明清时期当地的林业经营一度非常兴盛,形成了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渗透到人们的经济 与日常生活。首先,以可持续的木材贸易为基础,人们建构出一条以市场为驱动的生态资源保护路径。其次,当人们将林木用作婚姻礼物时,当地社会发展出一系列习俗和制度,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还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促进了林业资源的保护。此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作用,是当地林业生态补偿经验的核心内容,对完善我国现有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9.《清水江流域民族教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简介

   该文作者为项目首席专家杨军昌教授与杨蕴希博士撰成,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5期。文章认为,包括民族生态文化、民族教育文化在内的文化与旅游融合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史的重要承载物,凝集着一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印迹与智慧,是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教育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软实力;乡村旅游是乡村教育文化得以发掘、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形式,是教育文化遗产价值及其功能得以发挥的有效载体。清水江流域是我国苗、侗等族聚居的核心区域和民族文化“富矿区”,有着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文化遗产。在贵州建设山地公园大省,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当下,流域各地应高度重视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整理、打造,积极推进其与乡村旅游的深度结合,并以此促进流域乡村旅游“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目标的实现和多种教育天然课堂功能的充分发挥,达到文化传承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双赢。

10.《清水江文书研究兼与赵世瑜先生商榷》简介

   该文为本项目子课题一骨干成员(2018年7月17日变更为该子课题负责人)林芊教授,发表于《贵阳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文章认为,清水江文书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它在当前中国各地发现的契约文书中存量最多,又由于其中土地买卖及相关契约文书占多数,在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史方面有特别的意义。文章对赵世瑜先生针对利用清水江土地文书研究贵州黔东南民族地区的土地制度是“五朵金花的余绪”、是受“国家为历史主体或出发点的历史叙述影响”的两点指责,认为前者是在观念上混淆了历史的真实与研究方法教条间的关系作出的误断或强加;后者则是在不具备实证的清水江流域明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知识下,作出的主观臆测。并强调,如果赵先生在没有对清水江文书及产生清水江文书的背景有真正了解情况下,就用“我们的史学”的要求给予指导,可能对清水江文书研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11.《基于生态足迹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论略——以黔西南州为分析对象》简介

   该文作者为项目首席专家杨军昌教授与李绍练硕士,2018年6月8日-10日在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会上进行交流。文章认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我国精准扶贫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而其中集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区的重点区域、片区核心地带、珠江上游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为一体的黔西南州又无疑为片区精准脱贫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并对片区整体的精准脱贫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协调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近年来黔西南州存在着生态足迹增长迅速、生态赤字呈上升之势、生态利用已超出生态供给、生态适度人口下降迅速、人口与环境协同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特征凸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片区的精准脱贫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新的阶段,该州及所属片区应高度正视生态赤字的形成之因及其影响,并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逆转生态赤字,增进生态盈余,以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12.《进一步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的思考》简介

   该文作者为项目首席专家杨军昌教授撰成,发表于《贵州日报》2018年7月17日理论版。文章认为,在贵州、江西、福建、海南等四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贵州的重大使命。其中在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利于发挥贵州山地大省的生态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探索西南山地绿色崛起新路径;有利于保护长江、珠江流域生态屏障区之“六山六水”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为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持;有利于把生态价值实现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起来,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扶贫双赢,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探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进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应以思想引领为纲,以文化支撑为魂,以《方案》规划为据,以制度建设为基,以生态保护为本,以绿色发展为要。

13.《清水江文书中的“风水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择吉冢”类文书为例》简介

   该文作者为杨军昌教授。文章认为,在已收集整理出版的清、民国清水江文书中,关于“择吉冢”的内容及其体现出的“风水观”不仅引人注目,而且地域特色鲜明。研究发现,“择吉冢”类文书中的风水观及其相应的民间风水堪舆行为的大量存在,实则是清水江流域民族社会“丰富多彩”社会文化史的重要内容,表明了风水观念及其行为在清水江流域已深入人心,成了苗、侗等民族民众生命观的重要组成部份,并在民族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看,“择吉冢”类文书既是清水江流域民族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文化习俗的重要呈现,也是生活实践中当之无愧的生态保护机制的活态反映,尽管其中夹杂有唯心的色彩、迷信的成分,但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却是具有持久性与权威性的价值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