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于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和当代关切

日期:2022-09-27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浏览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和当代关切,对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现代化是标识人类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活动的核心概念,即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可以说,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存在样态,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历史”的发展趋势。在这样一场巨大的历史变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包含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凸显了现代化的中国属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前者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决定要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变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放眼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政治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政治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从后者来看,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为基础,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展开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取向,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谋求高度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从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开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新的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伴而生、相互契合,彼此加强、同向同行。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双重开创进程。这对于中国来说,完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奠基;对于世界来说,创造了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摈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 

  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价值追求乃至社会制度的不同,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

  自主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于近代以来“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境遇,这一历史境遇只留给中华民族两项历史选择:要么走依附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甘居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要么坚定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彻底摆脱资本主义体系的束缚。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到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他深刻总结道:“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邓小平同志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告诫人们:“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土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历史纵深感和历史必然性。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伟大民族,自古以来就创造了光耀世界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追求中,也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奋斗历程中。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源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传承,源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思,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源于新时代非凡十年的开拓创新。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土地中生长出来的。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指向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已经沦为奴役人民的“工具”。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深刻的伦理思考和正义原则,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从而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底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方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贯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实践的历史进程。

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既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当代关切、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宏大境界,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色、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价值。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谋划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具体来说,就是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加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社会发展的协同联动;更加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一个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战略目标,以全面依法治国为重要保障,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已然生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建共治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这一逻辑框架协调联动所迸发出的巨大效能,让当今中国呈现出一幅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生态友好的美好画卷,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作者:徐平、于淼,均系中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1KSD50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