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显学。学者们对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方法、传播途径、传播机制、传播效果进行深度探讨,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提出对策建议。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方兴未艾,在新时代呈现出许多新趋向,在材料、方法、议题等方面也有许多新拓展。
副文本材料的凸显。对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材料的发掘非常关键。当前,在对主要文本产品开展研究的同时,副文本材料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副文本是法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德·热奈特最先提出来的,近年来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就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而言,副文本指围绕外译本而存在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材料,包括封面、前言、后记、译者注、致谢、附录、封面、封底上的宣传语,以及相关的访谈、翻译档案、书评、网站上的营销推介语等。副文本是中国文学译本进入异域文学空间的门户,不仅能为异国的读者和研究者提供背景知识和新意义生成空间,而且能为他们的阅读和接受提供某种导引。中国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出版时,常有各类副文本生成,内容涵盖作家声誉、创作语境、情节概要、精确点评等,成为中国文学作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得以接受的重要导引。副文本散落在作品内外,流动在印刷文本、网络文字之间,对原作具有信息传递和互文映照的效应,对读者起到价值引领和审美培养的作用,成为考察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新材料、新视野。
数字人文方法的运用。大数据时代,利用数字人文方法对文学传播的海量数据进行提炼分析,给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突破。目前,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的一个新关注点是对传播效果的考察,评价指标涉及海外的图书馆藏、读者评论、媒体报道、网店销售、网络收录、社交媒体提及率、情感极性分析等,而相关的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软件建模提供了极为实用和有效的工具。世界图书馆收藏量是衡量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指标之一。Worldcat数据库提供了便捷的分析途径,人们可以从该数据库中检索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收藏和分布情况。馆藏量越多,分布地域越广,说明该作品的阅读需求量越大。海外评论包括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书评、普通读者的评论和主流媒体的报道。权威的学术书评会影响目标语读者的阅读选择和价值判断,而海外普通读者在Goodreads上的留言数量和星级评价是中国文学外译作品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表征。Factiva是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数据库,人们可以从中检索到世界主要新闻媒体发表的关于中国文学译作的书评文章,帮助判断该作品的海外受众群体和受关注程度。情感极性是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情感倾向,通常分为积极/正向、中立、消极/负向三个维度。另外,人们可以借助Python语言将国外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评论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可以说,大数据分析让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生长出另一副羽翼,真正彰显了定量分析的价值,也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人文交流议题的拓展。与新材料、新方法相应的,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在新时代出现的一些新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主要关注翻译、传播与接受层面的问题。伴随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界开启了强调中国文学“走出去”对于中外人文交流、中西文明互鉴促动效应的转向。文学传播应更好地承担起时代使命,以文学的方式助力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最终目的是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而如何通过中国文学的域外传播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中西文明互鉴,则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文艺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鲁迅在《呐喊》的捷克译本序言里说道:“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互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人文交流能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化解、消除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冲突与隔阂,促进民心的相知相通。用文学的方式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1949—2019)”(20&ZD28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