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转型与国际传播:全媒体全球传播·复旦论坛(2022)在线举行

日期:2022-07-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号:【     浏览量:

  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7月9日,由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转型与国际传播:全媒体全球传播·复旦论坛(2022)”在线上举行。

“全球化转型与国际传播:全媒体全球传播·复旦论坛(2022)”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出席论坛并致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主持论坛开幕式并作分论坛总结。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等十余所高校和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全球化转型时代我国国际传播的经验与问题,共谋推进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的创新路径。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主持论坛开幕式并作分论坛总结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创新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路径

  陈志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已经进入数字媒体和智能传播的新阶段,需要我们用学科交叉融合的视野来更新国际传播的学术研究。复旦大学在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积极协同多学科研究力量,搭建了跨学科的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组织专项研究课题组,重点研究全球数字传播新格局下国际传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期待能与国内同仁一起,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张涛甫介绍了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的建设情况,研究院聚焦新媒体理论技术社会化、全球传播、计算传播和智能舆论、全媒体传播体系与新型主流媒体四个方向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前沿问题展开研究。他表示,期待今后能与学界、业界同仁加强合作与互动,凭借学术共同体的智慧和努力为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贡献力量。

  会上,《2021全球媒体网络传播力评估》研究报告发布。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研究员汤景泰教授,代表研究院发布了《国际传播中的效能评估与关系转向:2021全球媒体网络传播力评估》报告。该报告针对全球主流媒体在推特(Twitter)平台的传播数据设计了一套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报告基于98家全球媒体账号于2021年发布的全部推文数据,对其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发现:全球媒体在推特平台上的传播数据呈典型的幂律分布,国际话语权分配在网络空间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中国媒体通过在国际舆论平台上积极发声,在曝光量、扩散量、互动量和认可度等指标上表现可圈可点。报告还对推特上的全球媒体互动关系网络进行了分析,对主流媒体的全局关系网络和局部关系网络分别进行研究。报告认为,做好国际传播,提升话语权,其关键不仅在于要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主动与网络传播场域中的关键节点和子群进行有效互动;不仅要把握意义建构的过程,更要在传播“结构”上下功夫。

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研究员汤景泰教授发布《国际传播中的效能评估与关系转向:2021全球媒体网络传播力评估》报告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分享“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经验

  本次论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场,各有8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在上半场的主旨发言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分别聚焦我国国际传播的场景迭代、海外华文媒体的新发展新动能、指数中的国际传播、中国对外话语建设等论题分享研究成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副主任王跃华基于CGTN的国际传播实践,分享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经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教授担任上半场论坛的学术主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教授主持上半场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陈炼/摄

  胡正荣作了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场景迭代”的主题演讲。他从全球软实力的指数排名入手,展示了中国软实力在“治理”“媒体与传播”以及“人与价值观”方面的短板,认为这三个方面存在有机的逻辑关联。他认为,在我国2035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愿景下,我们需要以治理为基础,以人和价值观为介质推动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建设。虽然我国主流媒体在国际舞台中已经拥有一定的声量,但在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发掘和传递“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我国的国际传播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迭代升级:首先要完成主体的创新,从“自己讲”,到“你与我结合讲”;在客体方面,要从讲“我”、讲“国家形象”,向讲“我们”、提供“全球公共品”迭代;同时还要从“讲历史”,向“讲现在、讲未来”迭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林如鹏的报告题目为“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海外华文媒体新发展新动能”。他以俄乌冲突期间西方国家在网络世界对俄罗斯政府、媒体乃至公民的信息操纵行为为大背景,认为在国际传播体系建设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创新固然重要,但平台体系、渠道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构中,海外华文媒体是一支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开展国际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和渠道。由于媒介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目前海外华文传统媒体积极转型,华文新媒体大量涌现,华人网红异军突起,这类平台对于我国的国际传播来说意义重大,其是中华文化时空的拓展者、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推动者、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组织者,在国际传播中正日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渠道和平台的作用。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杨丹作了题为“指数看国际传播”的报告,分享了北外研究团队构建全球知识体系的“指数全球”研究项目,该项目包括了指数开发、指数集成和指数立学三个方面,建立了北外指数方阵和全球指数网,囊括了全球1208个指数。同时,还从学术、媒体、社会三方评价入手对这些指数进行了“元指数”的评价。在国际传播方面,团队推出了国际传播能力指数方阵(2022),涵盖了国家语言能力指数、国家翻译能力指数、国家国际传播指数,以及城市、企业和媒体的国际传播指数等。研究提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硬实力建设已初见成效,中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在网络建设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但需要在高层次、长期性的政策规划和实施落地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王跃华基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国际传播实践,作了“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传播新模式”的分享。他表示,在并不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下,CGTN努力转化时政报道话语体系、打造对外传播新语态,讲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中国故事;在全球报道能力的建设中狠抓首发和独家新闻,抢占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和定义权;重点打造CGTN评论矩阵,做强做精评论品牌;搭建海外社交媒体传播矩阵,成立多语种网红工作室,并努力构建更广泛的国际媒体“统一战线”。通过以上方面的改革创新,CGTN在国际传播中做到了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副主任王跃华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程曼丽以“一带一路”为例,作了“中国对外话语建设的立足点与问题意识”的报告。她认为,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权力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体现,在由弱国向强国转变的时候,都伴随着由不被认可到逐渐被认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思想的开掘、话语体系的建设、话语权的争夺都是不可缺少的。我国有关“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主要以建构性话语为主,普遍缺乏转换性话语、解释性话语、修复性话语、矫正性话语等四种话语,同时还存在关于“中国债务陷阱”的误解。因此,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或立足点,是突破西方传统的话语桎梏,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性的发展格局中求取最大公约数,打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优势。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持续做好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

  在下半场的主题发言中,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唐润华,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孟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新闻学院教授沈国麟,分别针对寰球民意调查、国际传播学科建设、我国国际传播战略调整、跨文化传播的理念与运作、全球数字图书馆鸿沟、中美话语博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路径以及国际传播中的全球民族性等论题展开学术分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少晶担任下半场论坛的学术主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少晶主持下半场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张昆结合多年来从事的国际调查研究经验,作了题为“关于寰球民意调查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分别从寰球民意指数的设立缘由、具体内涵、计划安排、目标升级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民意调查项目的情况。据介绍,该调查项目覆盖了23个国家和地区,调查内容从最开始的国家形象,如今扩展到国家认同、热点事件评价、世界观念、前瞻意识、双边及多边关系、军事国防、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众多议题。最后他还展示了2020年与2022年调查的研究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单波的演讲题目为“新闻文化的可比性悖论:基于‘批判地方主义’的视角”,通过考察世界新闻业调查(WJS)项目研究团队的研究活动与研究过程(2007—2021),讨论了新闻文化作为全球性比较概念的超越性,认为其中的研究方法增强了对全球新闻文化理解的丰富性和整体性,为情境化的解释提供可能。同时反思其可比性悖论,即平等地汇聚,同时也呈现差异化分离。他认为,新闻文化实际上是在流动的新闻业中通过各种互动形成的,如果调整到批判地域主义角度,将新闻文化视为在交往情境中生成的,可以获得对新闻文化可比性悖论的反思性,并在交往情境中重构新闻文化的比较路径。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隋岩作了题为“国际传播中多元主体的共振作用”的专题报告。他认为,国际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形象,这一实践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感知过程中。主体对客体感知的碎片化,导致了国家形象也会随时空情景变化而变化。马克思强调全面历史客观地看待世界,完形心理学主张通过细节来展示整体,因此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国家与主流媒体参与,而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其中就包括网络中的个体参与者,以及在市场环境下的企业参与者。要从多种途径入手激发这些多元主体参与国际传播的合力,从而使其产生传播上的共振效应。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周勇立足国际传播与传媒教育的关系,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9年至2022年的国际传播学科建设的历程,作了“面向未来的国际传播学科建设”的学科建设经验分享。周勇认为,“破解时代之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点,国际传播学科建设要完成的任务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周勇提出了国际传播学科建设的“经纬坐标”,即要拥有开放性的主体性,以中国为根本,以世界为面向。同时要面向实践界、其他学科、国家社会三个方向,在多元应用场景(技能)、多学科的综合(智识)、基于中西方文化的底层逻辑(智识—德性)等三个方面分别加强学科建设的宽度、厚度和深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周庆安的演讲题目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挑战与突围”。他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东西方同时出现了“软实力焦虑”,这种焦虑源自软硬实力的不匹配,归因于世界政治秩序的变化。国际传播的五个基本元素“人—阶层—技术—国家—全球”并未发生改变,但研究取向从关系走向了结构、从二元对立到多元互动、从单一行为体到多元行为体、从现代转向了后现代。因此,未来应多关注对于国际传播信息量、制度特征、话语形态以及技术与仪式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周庆安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了几点当下国际传播实践的挑战与前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唐润华的演讲题目为“浅谈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调整”。唐润华提出,“国际传播”通常被认为是冷战的产物,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考察国际传播必须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已经从狭义的国家间的对外宣传扩展成了全球传播,成为一种超越地理和政治疆域的全人类交流行为;二是中国一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新型文明观,呼吁摒弃冷战思维,提倡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未来我国的国际传播战略调整路径,要以文明交流互鉴理论为遵循,以全面提升传播效能为导向,还要根据效率、效果和效益的情况及时调整国际传播战略,调整资源投放和力量布局。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唐润华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孟建作了“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嬗变与运作创新”的报告。他提出,目前我国跨文化传播在理念层面存在四个误区,第一是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缺乏多元共生的文化理念;第二是缺乏双向交流的平衡模式;第三是缺乏国际话语体系的表达;第四是缺乏精准有效的媒体方略。因此,要完成我国跨文化传播体系的升级,要确立跨文化传播的主体性,构建跨文化传播的整体框架,创设跨文化传播的叙事技巧,搭建跨文化传播的权威矩阵,设立跨文化传播的立体通道,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同时还要注重跨文化传播的国际合作。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孟建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郭可的报告题目为“中美话语博弈与国际传播研究路径反思”。郭可分析了中美话语博弈具备的三大特征,并认为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国际传播研究“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具有三大效应:国际的“虹吸效应”、国内的“首都效应”、学术的“功利效应”。他还提出了几点国际传播研究的反思:国际化不等于英语化、国际化不只是指标化、国际化需要真正的跨学科。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韦路基于其耕耘多年的“数字鸿沟”研究,开拓性地对数字图书馆鸿沟展开了调查分析,在本次论坛中发表了“全球数字图书馆鸿沟的现状、归因与弥合路径”的学术报告。数字图书馆鸿沟 (Digital Library Divide)是指不同国家、地区和个体图书馆在网络接入程度和用户线上使用程度的差异,其直接指向不同图书馆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两个核心层级的相对差距,本质上是“数字鸿沟”的一种体现。报告对全球数字图书馆鸿沟的多维表征、中国在全球数字图书馆鸿沟中的地位、全球数字图书馆鸿沟的归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弥合全球数字图书馆鸿沟的路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侯迎忠结合其所在的“大湾区”区位特征,在论坛中作了“粵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路径探讨”的学术分享。侯迎忠对道琼斯Factiva数据库中来自55个国家182家媒体的“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报道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外媒报道中的大湾区经济形象比较突出,但是历史文化元素有所欠缺;偏重中心区域形象建构,区域内部形象影响力失衡;偏重精英阶层话语叙事,公众因素缺位形象建构;正面形象稳定,但刻板印象与质疑犹存。为此,侯迎忠提出,在大湾区的国家传播实践中,应当从深挖历史文化根源、强化区域联动、深化公共传播意识、精准投放议题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沈国麟的报告题目为“表达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全球民族性”。以非西方国家设立的全球电视新闻网为研究对象,沈国麟创新性地提出了媒体民族性(media nationality)和全球民族性(global nationality)的概念。非西方国家设立全球电视新闻网是为了应对媒介帝国主义,在国际舆论场上表达自己的声音,在地缘政治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体现了表达的政治:共同体表达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文化,共同体的表达希望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和认同,表达形式本身也会成为民族国家的标志。

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新闻学院教授沈国麟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张涛甫在论坛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与会的学界业界专家聚焦智能传播场景与中国价值语境交叠渗透乃至冲突之后所带来的国际传播价值、文化认知、理解、传播和认同等多方面的新变化,体现出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领域的重要趋势。论坛报告体现出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国际传播研究的系统化,在传统的传播内容研究基础上,分别从国际传播的场景、主体、话语、叙事、机制等多个维度切入,进一步丰富了国际传播研究的体系内容。论坛上分享的研究报告重视基于前沿、交叉、创新的发展理念,来寻求国际传播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突破。专家们的报告针对国际传播中的重大理论难题和重大现实挑战,借鉴多学科研究前沿知识,为国际传播研究拓展了新的空间。期待今后能与学界、业界同仁加强合作与互动,借助学术共同体的智慧和努力,为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贡献力量。

参加“全球化转型与国际传播:全媒体全球传播·复旦论坛(2022)”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陈炼/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