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安全视角下的地球安全”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此次研讨会为地球安全研究引入了国际安全的视角,架起了文理交融、共话安全的桥梁。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国际关系学界和科技界的专家学者,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跨界研讨。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陶坚在致辞中表示,国际安全视角下的地球安全这个主题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孙志明主持开幕式。
地球气候系统的安全治理
议题一阶段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余丽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大河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科学发展的主题演讲。他阐述了气候变化的概念、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进展以及未来人与地球环境和谐共生的措施。他表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正给自然界造成危险而广泛的损害,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当前适应措施效果有限,差距大,未来需要转型性适应,有些措施主要针对未来近期的气候变化风险,很难应对长期风险。对于人类社会与地球系统的关系,要努力实现安全和公平的地球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就碳中和下的能源安全新格局发表见解,我国碳中和革命需要整体协同,一方面,生产侧的可再生能源革命要协同兼顾传统煤电和以煤电为主体的电网的利益,同时启动加速化石能源电力行业自身的革命;另一方面,能源消费侧的革命是承接和顺应能源生产侧革命的需要,实现零碳电力替代化石能源消费终端需求,要从提高建筑能效和零碳电力替代两个方面发力,但其成败也取决于技术创新与突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薄燕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种逻辑,一是气候变化的安全化逻辑,二是以发展定义气候变化的威胁和以发展来实现气候变化安全的逻辑。这两种逻辑反映了不同的国家在框定气候变化问题的方式上,国家的发展阶段和优先事项上,以及安全理念上都存在差异。从未来看,联合国安理会内气候变化与安全的辩论还会继续进行,积极运用两种逻辑来化解分歧,以此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紧急性。
地球安全生态的安全治理
议程二阶段由辽宁大学副校长、教授李淑云和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杨华锋主持。美国史汀生中心特聘研究员兼并董事会成员、东西方研究所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布鲁斯·迈康纳从宏观角度谈全球安全挑战的合作。他认为,无国界的全球性问题,不能再依靠狭隘的国家利益来产生最佳的结果,共同生活在地球村,要尊重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存的其他生命形式,而不仅仅是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存。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立足现实主义的观点来讨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第一,中国全球生态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关于中国的全球生态安全观的内涵。第三,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全球生态安全观。从中国的角度,以国际视角提出了关于地球生态治理的新观点、新看法、新主张。
地球生物多样体系的安全治理
议程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庄贵阳和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帆主持。各位学者先后从地球生命共同体视域、基于场域优化管控等不同视角探讨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对地球安全生态的影响。发言学者认为,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安全治理,未来要进一步凝聚安全共识,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强多边合作。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制度变革,积极参与现有治理机制,推动机制的结构性改革。同时,要增强协同效能,加强生物多样性治理与气候治理、粮食安全的协同,并进一步讲好国家生态文明故事,传递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维护地球安全的中国方案
议程四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和西安交通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赵斌主持。发言学者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地球安全的中国方案”两个议题为基础,进行研究内容的深耕,先后讨论了能源安全、碳中和的全球能源治理、“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气候安全及其对东亚的影响以及未来中国对此的应对措施等议题进行演讲。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认识到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和行动方案,发言专家强调,要更加充分体现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具体来讲就是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气候变化事关中国国家安全的观念。在联合国讨论气候安全问题的时候,必须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此次研讨会上,来自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科研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会,就地球气候系统的安全治理、地球生态系统的安全治理、地球生物多样性体系的安全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维护地球安全的中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次会议通过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与地球安全研究领域的专家的跨界交流,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增进彼此理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为推进地球安全的国际治理,提供了智力支撑,作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