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国医疗保障基金发展研究”课题座谈会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这也是医疗保障蓝皮书第三部报告定稿交流会。会议听取了各项专题报告负责人的报告,进而围绕我国医疗保障基金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医疗保险基金制度日趋完善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就《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筹资发展报告》做专题发言。他指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广,保障水平较高,是我国医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职工医保筹资机制和筹资规则正面临历史性转变,其缴费主体、征收主体、最低缴费年限和缴费标准较以往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他强调,我国职工医保筹资领域还存在诸多可讨论的问题。一方面,从公平性的角度来看,个人账户设置和统筹层次偏低都降低了筹资公平性,退休职工不缴费还导致了筹资群体间的不公平。另一方面, 职工医保的筹资原则和筹资水平适度性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他认为未来的职工医保筹资结构会变得更加合理,缴费基数的确定规则、缴费比率和最低缴费年限会逐步走向统一,职工医保的精算制度也会逐步建立。
医疗保障蓝皮书编辑部主任华颖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筹资发展报告》做专题发言。她指出,自2003年新农合确立了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后一直延续至今,并逐渐形成了统一定额、分组定额、分档筹资与待遇分档三种具体的居民医保筹资模式。她还指出,从居民医保基金收支余状况来看,全国医保基金收入略大于支出,大部分省份可支付月数达到了9个月以上;从全国实际人均筹资状况来看,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个人缴费水平、个人缴费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实际人均筹资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收入影响较大,职工医保人均基金收入约为居民医保的5倍。基于对居民医保基金筹资现状的分析,她提出了几点有关筹资机制改革的建议:一是以户籍为依据的财政补助机制不适应人户分离现象的常态化,应从以户籍为依据逐步转为以常住人口为依据;二是定额缴费违背了按照收入能力确定缴费的社会团结原则,应从定额缴费制转向与收入关联型缴费制;三是个人和政府筹资责任失衡不利于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筹资责任需走向均衡;四是筹资标准缺乏科学调整机制,应建立“以支定收”下的筹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翟绍果就《医疗救助资金筹集与使用发展报告》《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发展报告》分别做了专题发言。他表示,中国医疗救助资金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果,增强了对困难群众的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体基本医疗权益,具体表现为医疗救助的资金筹资水平不断提高、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支出结构得到优化、医疗救助的保障范围扩大、医疗救助的保障水平提高、包括慈善救助在内的资金筹集渠道更加多元等。但是,医疗救助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兜底部分,其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方面,资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仍需持续关注;另一方面,医疗救助基金现以财政投入为主,但各级政府的资金筹集责任分担不够明确,财政纵向失衡的问题未来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他建议从四个方面推进医疗救助资金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强化层级政府稳定持续的投入机制;二是建立医疗救助与慈善医疗的有效衔接机制;三是优化医疗救助资金的支付结构;四是健全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的监管机制。他认为,应进一步加强门诊保障、落实多元支付、完善绩效评价、加强制度包容并筑牢监管屏障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的良性发展。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副教授吴庆艳就《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管理报告》做专题发言。她指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征缴过程中主要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税务部门行使权限界定不清晰;现有法规与税务部门、劳动保障等社会其他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征缴相关资料的核定和责任的裁定需要跨部门合作,税务部门或经办部门无法单独进行判断这三个方面问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征缴过程中亦存在宣传动员不足,登记和核定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她认为,下一步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完善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实现税务全责征收;二是完善医保基金征缴管理法规体系;三是促进跨部门高效征管协作;四是推进高水平数字化征缴管理;五是强化征缴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聚焦地方医疗保障基金发展现状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海就《江苏省扬州市居民医保基金发展报告》做专题发言。他认为,目前扬州市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发展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一是待遇水平提高、医保目录范围扩大、“两病”门诊和药品谈判政策实施、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等现实使基金运行压力较大;二是职工医保中心与居民医保中心分设造成经办资源极大浪费与基层经办服务能力不足;三是受“省管县”体制影响,省管县的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不能直接到位;四是灵活就业人员未有严格界限使其参加居民医保的倾向显著;五是待遇水平与筹资水平的差距使居民医保呈现泛福利化倾向。他建议,应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一是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管理运行机制,压实市县两级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理机制,超前防范基金运行风险;三是综合推进医保、医疗协同联动改革,规避就医自由度提升带来的风险;四是加强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五是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和荣就《福建三明市医保基金发展报告》做专题发言。他指出,福建省三明市通过“治混乱、堵浪费”“建章程、立制度”“治未病、大健康”三个阶段不断发展和完善制度,取得了民众医疗补偿比例不断提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扭亏为盈、医院收入结构趋于合理的改革成效,医院收入结构趋于合理。他建议,下一步应从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拓展筹资渠道、推进省际联盟集中采购、加强紧密医联体建设四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同时他强调,改革过程中还应关注改革的压力传导、改革目标的细化和落地、医生积极性的调动和三明医改的经验推广路径等议题。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毛瑛就《陕西神木医保基金发展报告》做专题发言。她指出,2017年陕西神木从“三保合一”的“全民免费医疗”转变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分析改革前后神木医保制度中的政府负担、待遇水平、个人缴费、市域内就医情况和基金运行状况,可以得到神木县的政府财政投入稳定且具有可持续性、医保筹资标准提高但个人缴费较低、职工医保基金结余较多但居民医保基金面临透支风险的结论。她强调,目前神木县的医保制度仍然存在个人缴费责任弱和民营医院质量参差不齐且管理制度落后的问题。她认为,在未来发展中,应明确个体健康责任,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同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医保蓝皮书应准确反映医保基金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医保缴费负担较重,不仅关涉医保基金筹资制度,也关乎百姓的获得感,应当予以重点关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申曙光认为,医保蓝皮书应当立足现实,通过数据等翔实资料,客观准确反映医保基金发展的现实情况。他提出,医保基金发展有三个维度:公平性、效率和可持续性。在关注医保基金发展的大问题上,效率不可忽视。效率的损失必然会导致不公,有损可持续性。要在医保监管、医保管理、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建设、三医联动等方面统筹考虑资源的使用效率,满足有需要者的需要,真正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区域差异不仅是基金征缴和待遇的差距,更主要是医疗资源配置的差距,应当增补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分析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严娟表示,待遇清单与医保支付政策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全面,但应该更加聚焦新政策出台后的新变化,尤其是医保待遇清单第一年实施情况的成效、药品目录落地实施等。她还指出,医保基金征缴报告应更聚焦目前税务征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医保经办规范文件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实践效果的评估分析应当在报告中有所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仇雨临针对部分报告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一是在职工医保基金区域差异性研究报告中,要将外部环境带来的差异与制度安排带来的差异分清楚,重点分析不合理差异的具体表现;二是在居民医保基金筹资发展报告中,可以更深一步探讨居民医保筹资方式的改革将对基金筹集造成的影响,是否会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三是在医疗救助资金筹集与使用发展报告中,要着眼于三重保障的衔接,在医保基金支付发展报告中重点关注DRG/DIP付费方式的运行效果;四是医保基金的监管不仅包括欺诈骗保等处罚,也包括协议管理、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等内容,要在医保基金监管报告中有所体现,并对相关医保基金违法犯罪的案例进行分析;五是在医保基金调剂金制度研究报告中,可以在梳理各地相关制度实践的基础上对国家医保基金调剂金制度建立的需求及可行性进行论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吕学静指出,在职工医保基金区域差异性研究中可以用数字反映出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存在的问题,例如国家医保局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对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职工医保单位缴费,由此可以分析缓缴政策涉及了哪些地区以及医保基金区域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她还指出,在职工医保基金筹资发展报告中,可以对职工医保缴费主体进行讨论,如对退休职工医保缴费的理论、实施步骤等进行分析。此外,缴费年限、单位和个人缴费的比例、医保支付等问题的探讨也可以在报告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