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集中推介我省新型特色智库成果

日期:2020-04-30 来源:贵州日报 字号:【     浏览量:

 

编者按: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在贵州大学做关于贵州脱贫攻坚的形势报告时,希望全省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深入研究问题、着力破解难题,在脱贫攻坚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奋力实现新时代新作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深入实施高校大地论文工程”,聚焦我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围绕制约经济社会、重点产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及体制机制障碍,五个立足方面写好五篇论文。立足政策学习宣讲,写好理论实践阐释论文;立足智库和研究中心建设,写好咨政服务论文;立足产业需求,写好智力技术支撑论文;立足产业方向,写好学科专业优化论文;立足产学结合,写好人才培养论文。

近日,为深入贯彻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大地论文工程的决策部署,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联合贵州日报推出系列文章聚焦和展示贵州高校大地论文工程的进展和成效。

 

创新高校社会服务机制

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  周恩宇

 

经过不懈努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6.8%减少到2019年的0.85%。在这份成绩单里,广大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职工和贫困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全省高校在此过程中不辱使命,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探索创新社会服务机制,精准高效服务全省农村发展,逐渐形成高校服务农村发展的贵州样板和经验。

 

树立科研为民的服务观,谱写扶贫致富宏伟篇章

 

高校科研人员应该树立科研为国、科研为民、志在富民的科研服务观。当前,全省正集中力量解决绝对贫困,高校智库专家和科研人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社会经济发展调查研究,提供农业发展的技术服务、技术攻关、技术咨询,不断践行为国、为民、富民的科研服务观。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和期待,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实施大地论文工程,推动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以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为理论指导,有力地促进科研成果向服务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方向转化。在此背景下,众多优秀的脱贫攻坚案例和科研人才不断涌现。贵州大学的潘学军教授自2006年起开始帮助指导赫章县发展核桃产业,推动实现全县核桃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163万亩,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贵州大学还于201711月起,开始实施“博士村长”计划,在产业扶贫、科技服务等方面积极行动,目前参与计划的“博士村长”达到263,“科研为民”的服务观不断树立和内化。

 

立足农村产业革命需求,形成联动提升的学科群

 

农村产业革命向前发展,需要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立足于贵州大地的特色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持续性的深耕,源源不断地提供一流的科研成果和人才队伍转化成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力。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不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实践中,基于农村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机遇,势必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能力上大大提升,带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和学科发展的高质联动提升。

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贵州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高校立足自身学科优势和农村产业革命的需求和使命担当,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积极实践,不断创新探索学科发展与农村产业发展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围绕贵州省“三大战略”建设“学科群”。贵州大学重点建设植物保护学科群和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学科群,贵州中医药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围绕民族医药和康养产业打造有贵州中医药特色的专业集群,有效地在科学研究上为“三大战略”科学实施提供了科学支撑。围绕全省27个重点发展产业,合理优化全省高校优势学科的产业覆盖。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高校以植物保护、生态学、生物医药、林学、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为依托,服务贵州茶、菌类、蔬菜、油茶、中药材、竹、水果、刺梨、辣椒等产业发展,积极建立各级“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促进成果高效转化。围绕贵州“五张名片”优化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培育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和大旅游发展的急需人才,省内各高校陆续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护理学、药学专业等,进一步从学科和人才培养层面推进全省相关产业发展,达致产业发展与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的联动提升。

 

创新生产技能培训机制,增强发展主体的发展能力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是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目标,这就要求多数农民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并设计切合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贵州大学、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针对目前农民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大于内容、内容脱离实际、师资缺乏专业性、时空局限等方面问题,在提升农民发展能力的继续教育培训上努力探索创新机制。在培训形式上,各高校开展来校培训和专家进村培训相结合,视频培训与实地培训相结合,积极实施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提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在内容上,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研究成果和人才优势针对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形成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各高校一对一服务点的实际进行综合讨论形成教学方案,开展农业技术、农村政策宣传、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继续培训。通过长期实践和经验总结,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切实能有效地帮助农村发展主体实现发展能力提升,为乡村产业发展培训了大量具有引领带动效益的发展能人。

 

创新组织服务协调机制,精准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结合全省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各高校创新形成工作专班制方案,专门为农村产业革命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自筹科研和工作经费,明确由校领导领衔形成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工作专班,抽调校内相应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工作专班,并结合每个工作专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任务,要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监督。其次,全面打通智库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走出智库机构扶贫新路径。各高校围绕“乡村振兴”“农村产业革命”“精准扶贫”等议题,投入大量的研究基金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系列研究成果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各高校也在不断探索智库机构扶贫,推动校内智库机构以“智库+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发挥智库机构人才优势。

 

全面推进农产品直通高校“菜篮子”

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 段忠贤

 

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需要协同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奋力实施大扶贫行动战略,涌现出一批典型实践经验,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贵州新路”。尤其是在全面推进农产品直通高校“菜篮子”过程中,贵州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构建出了一套联结贫困农户利益的有效扶贫机制,开启了“校农结合”的扶贫新路。

 

时代赋予高校的扶贫担当

  

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源,理应在脱贫攻坚决战中积极作为和主动担当,充分发挥资源多元化的优势,找准位置和主攻方向,走出一条治贫需求与学校优势相结合的精准扶贫路子。“校农结合”正好切合了脱贫农户的现实需求,确保脱贫农户长期稳定增收,让高校的“菜篮子”真正对准了脱贫农户的“菜园子”。在贵州农产品进高校的产销对接过程中,贵州大学坚持抓早(提前谋划)、抓准(精准对接)、抓直(直购直销)的工作法则,开设了贵州省内高校首家“校农结合扶贫农产品直销点”,紧紧围绕贫困农户的“菜园子”,扎实推进贵州大学“菜篮子”民生工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勇于创新实践,不仅走出了一条“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的“校农结合”新路,还牵头州内高校抱团成立黔南高校“校农结合”集团,探索创新建立了“配额定单”新采购形式。

 

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方面仍在供给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一直以来,农产品进高校的产销对接难以落地,特别是供给侧的农户利益难以有稳定的保障。为了缩减农产品进高校的流通销售环节,打通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利益联结途径,贵州省教育厅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始终把“校农结合”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专责统筹推进工作,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的基础上,还联合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八部门出台《关于深化“校农结合”工作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和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有效地将高校农产品供应保障与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连接起来。在花溪大学城,开设贫困地区“校农结合”直销馆及线上电商销售平台,线下体验、线上销售,以销定产,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校农结合”作为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创新举措,不仅促进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同时也加速了贵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

 

激发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地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省委、省政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以探索创新“校农结合”的产业扶贫模式为主攻方向,激发了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一方面,“校农结合”让贵州贫困农户真正尝到了甜头,不再愁种养出来的东西没销路,也不用担心卖出去的价格吃亏,还省了很多时间和运费。充分调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一些贫困农户“等、靠、要”思想得到了彻底的转变。另一方,“校农结合”使高校在全省脱贫攻坚事业中找准了切入点和着力点,让高校能够真正参与到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中,在精准扶贫上各显其能、大显身手,切实担负起助力贵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校农结合”的直购直销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农产品的流通销售环节,为高校师生带来了原材料更为新鲜的饭菜,还增加了高校食堂餐饮安全系数,有利于完善高校食堂餐饮安全追溯制度。此外,“校农结合”是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的有益探索,更加坚定了各地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重在“治贫”贵在“精准”

  

当下,“校农结合”面临包括针对农户生产规模小、较分散的规模化物流配送体系如何构建,高校假期农产品需求骤减与贫困农户蔬菜成熟旺季的矛盾如何解决等问题。做好“校农结合”工作,必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牢牢把握“治贫”和“精准”。首先,“治困”是“校农结合”的重点,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贫困农户增收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来展开,以贫困户脱贫与否为标准来检验行动成败。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要让贫困农户自己来评价。其次,“精准”是“校农结合”的关键,要把高校的“菜篮子”精准对接到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菜园子”,确保高校买到的农产品都是贫困农户生产的。可以说,精准对接既是推进“校农结合”工作的基本方略,也是做实“校农结合”工作的前提。另外,光靠高校、贫困农户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还需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和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使其为“校农结合”“唱戏搭台”和“牵线搭桥”。特别是要理清贫困农户、高校、政府三方在“校农结合”中的关系,着力构建配合有力、运行高效的多方协同联动长效工作机制,达到“校农结合”精准治贫的目的。

各级地方政府和高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和担当,不断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抓好抓实“校农结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和总结经验,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做深做细做实“校农结合”工作,确保这项惠及广大农户和高校师生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谱写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  陈艳波

 

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既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待,也是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提出的强烈要求。贵州高校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校科研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所长,全面有效地推进科学研究服务脱贫攻坚,成为我们面临的时代新课题。

  贵州高校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两个主战场,集高校优势,用智产能,寻求突破口,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供了生动的贵州案例。

  一方面,贵州高校将自身积累的资源、技术、管理、人才等天然优势与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劳动力、特色资源等特殊优势有机结合,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贵州中医药大学结合自身学科特长与贵州自然资源禀赋,竭力促成从药材到药品、从资源到产出的转变。目前为止,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500万亩,品种130多个,贵州中医药大学参与了一半以上品种的栽培种植技术指导。茅台学院利用自身的建校优势,与茅台酒厂通力合作,成为企业与农民的“媒人”,促进企农直接合作,减少了企业的间接成本,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收入,实现双赢。

  另一方面,贵州高校也在服务脱贫攻坚的实践中,积极寻找新的“论文”思路和“科研项目”,拓展了自身发展的新空间,提升理论和科研的创新能力,走出了一条科研、扶贫两不误的新路。2020110日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主持完成的“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是对现有药剂在实践中环境破坏性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坚持“发展生态两条底线”的要求上实现的科研突破,既是贵州高校科研服务脱贫攻坚的鲜明例证,也是科研人员在脱贫实践中创新突破的最好证明。贵州民族大学积极在国家战略与贵州需求中寻找新的科研方向,在校内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研究、“一带一路”与区域文化研究、反贫困与乡村振兴等三个重要研究团队,团队已完成调研报告30,其中10余篇研究报告得到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的采用,5篇得到部省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贵州高校助力脱贫攻坚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们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工作。省委、省政府为贵州高校师生投身到“大地论文工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想、政策与目标,广大科研工作者投身脱贫攻坚才有了广阔的舞台。第二、抓好方案部署。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结合省情,扬长避短,实事求是,拿出了合理合宜的方案。第三、抓好师生培训。各高校鼓励师生不仅要培养品德情操、增强学术功底,而且也要勇担时代责任、苦练实践技能,激励和培养了一批愿意投身贵州脱贫攻坚的优秀人才。第四、抓好督促检查。“大地论文工程”能够顺利推进,取得实效,依靠的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自觉主动,同时也需要高校制度的督促检查。各高校将责任压实到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身上,将相关任务纳入考核。第五、抓好内生动力。各高校通过开展“大地论文政策宣讲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让科研工作者对该工程的内容、形式和意义有深入的了解,鼓励科研工作者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奉献社会相结合,用自身的研究成果服务生产实践,服务脱贫攻坚。

 

打造特色“文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  王玉沿

 

贵州各高校在扎实推进"大地论文工程”中,“文军”作为一支具有自己特色和独到优势的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基层一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涌现了一批先进事例、典型经验、工作措施和做法,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贡献力量。

 

立足政策学习宣讲,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研究专长

  

各院校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及人才资源优势,以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学者为中坚力量,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相关会议精神、重要决策部署,紧贴精准扶贫、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聚焦三大战略行动、农村产业革命、“五步工作法”“八要素”、新时代贵州精神以及遵义会议精神等开展研究,注重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地申报社会科学课题,开展重大课题科研攻关,积极推出一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理论成果。

  以科研成果为依托,一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青年理论宣讲队、高校教师宣讲团、驻村扶贫干部队伍等作用,组织相关专业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学生开展好解读宣传工作,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讲进基层、讲进院坝、讲进老百姓耳中,在宣讲工作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积极借助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慕课(MOOC)等形式,引导广大师生、科研人员、群众百姓学习科学理论,宣讲党和政府的各类民生政策,做到深入浅出、讲清讲透,坚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多形式创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以“三下乡”等服务地方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人员广、激情足、方法新的优势,引导相关服务队深入试点单位基层,鼓励师生、志愿者积极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各相关部门、学院结合自身优势特长,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播放影片、编导小品、创编歌曲舞蹈、志愿服务等形式,将科学理论、党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科学理论以鲜活、具体的形式进行呈现,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扎根见效。

 

建设文科智库和研究中心,为咨政建言献策

  

结合高校各自特色,遴选各学科具有较强科研实力教研人员,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方面,聚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从人文社科方面为贵州可持续发展把脉,探寻发展具体路径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办法。引导广大专家学者对各地优势资源和产业开展长期追踪调查研究,进行各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各地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研究等,通过深入田间、厂矿、基层一线,深入产业发展末梢,贴近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体,进一步深化探究产业链各环节及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困难,提出对策建议,助力脱贫攻坚。

  各高校形成了“研究平台+政府”“研究平台+企业”“研究平台+政府+企业+农户”“智库+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了学校与行业、部门、企业、地方等供需共享的信息平台,发挥智库机构“人才聚集”的核心优势作用,从文科视角解好“扶智”“扶志”二元方程式。以重点企业和重点基地为重点,通过人才链对接产业链,以团队为单位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以申报专项课题为中介,重点围绕大数据技术应用转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农业生态建设、乡村基层结构与社会治理、社会福祉与村庄民生等开展理论与政策研究,定期提供咨政报告,实现政府满意、企业认同、群众受益的多赢局面。

 

多措并举,“文军”作用见实效

 

  各高校在扎实推进“大地论文工程”的过程中还形成了“文军”服务社会的典型案例。

  打造贵州产业品牌。发挥美术、影视、传媒、德育、文学、市场营销等学科特长,充分运用支撑服务产业、咨询、品牌策划、设计、文化建设等优势资源,以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载体,建立双创中心、创客空间等,创新创造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艺术产品新形态,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和服务大扶贫、大生态、大旅游等战略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办学理念。鼓励高职称、高水平教师投入教学,推动科研项目课程化,积极推行“双师型”教师,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向人才培养开放的长效机制。着力实施本科生教育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以强化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关键,实行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的三段式培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培养体系。

  优化学科设置,对接重点产业,实现文理交叉研究。对接贵州主导特色产业,依据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贵州优势工业产群和当地独特服务业等发展需求,计划学科实际情况,调整学位点,力争专业优化。

  依托职校资源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着力推进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建设,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积极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等合作建设综合性的人才培训基地,建立校地、校企合作研发、合作转化、合作推广、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对农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课程的常态化,重点加强对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开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