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选:“七个着力”领航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发展

日期:2024-02-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号:【     浏览量: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重要要求,有力地指引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是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的根本保障。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要求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强调发挥党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创新,做好“两个结合”,深刻彰显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才能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立场原则。文化是有立场和原则的,文化的立场和原则决定了文化建设“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问题。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道路,对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也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捍卫。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中最直观、最前沿、最具号召力的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要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激发中华民族的伟大奋进力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蓬勃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激励亿万中国人民把祖国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因此,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的自觉意识和价值追求,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彰显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路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传播力是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包含传播能力与传播效果两个方面。主流媒体要注重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水平,让主流价值主导社会舆论,实现对广大受众的广泛覆盖和有效传播。引导力是通过凝聚共识确立主流思想,帮助公众遵循正确价值取向、把握社会思想文化预期走向的能力。提升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在各类社会热点事件、舆论焦点问题中强化对社会观念的价值引领。影响力是传播主体通过新闻信息影响社会公众思想和行动的能力。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须保证新闻舆论传播渠道的畅通,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的要求。公信力是新闻舆论获得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传播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传播主体只有注重维护自身公信力,才能提高受众的认同感,从而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必由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精神支柱与品格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延续血脉风骨,使其形神兼具,又要大刀阔斧,使其焕然一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通过推出更多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进一步营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浓厚氛围,培厚建设文化强国的社会土壤,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新气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弘扬中国精神,厚植中华文化之精神沃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对增强民族认同、发扬中国精神、维系中华血脉、促进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承载传播主流价值观念、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将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打造德艺双馨的优秀品质,推出更多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二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补齐文化发展短板,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精神文化需求。三要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提高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重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攀升,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精神力量,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是我国改革发展稳定有力的外部舆论保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搭建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并将其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精辟深邃,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微观层面的具体指引,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不能孤立或割裂地运用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中。锚定“七个着力”重要要求,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是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行动指南,对于实现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意义深远。

  (作者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研究员、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