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
智库的生命力在于调查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专门机构,肩负着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使命。广大智库要学习领悟《方案》的深刻内涵及重要实践指导意义,通过价值观树立、咨政风格塑造、文化特质涵养,不断把智库建设推向深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智库大兴调查研究具有极端重要性
对智库而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咨政建言权,调查研究是智库有效发挥理论研究、决策咨询、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人才育用等功能的基础。《方案》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具体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在此形势下,各领域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更加突出,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探寻问题的实质、成因和规律,找到破解问题的策略、办法与路径。智库作为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专门机构,调查研究是发挥咨政建言功能的基础性前提,提供的政策建议、实施方案要兼具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等特征。因此,智库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科学的调查研究,必须树立“调查研究是智库生命力与首要研究方法”的核心理念。
智库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奋斗历程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时代党的信念、宗旨的集中呈现。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能“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这对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战略决策咨询等关键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关键能力的获得需要智库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践行群众路线,走进基层、深入问题产生的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智库要依据调查研究获取的一手资料、数据、民意等开展政策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要建立在全面客观的调查和科学系统的研究基础之上,才能确保切实管用。
塑造中国智库“能研擅谏”的咨政风格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亟须广大智库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提供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和可行性方案。为此,智库要积极主动地调查研究、科学深入地提出建言,为各级党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方案》指出,开展调研与深化研究要相互融合,要“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深化研究要“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智库应充分领悟《方案》对开展调研与深化研究的要求,以科学客观的调查研究获取的事实、数据及系统性分析为依据,为党和政府提供科学性与实效性兼具的决策咨询产品和服务。同时,国家应建立鼓励智库谏言的制度保障。一方面,通过制度设计为智库营造包容的外部环境,让智库能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点痛点广泛调研、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应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尽可能地为智库及研究人员获取国内外一手数据及资料开通便捷通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既可为咨政建言的客观性、科学性、前瞻性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为舆论引导及获取国际话语权赢得先机。
涵养中国智库为国为民的文化特质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优秀而独特的文化特质,这是塑造中国智库国内国际双重影响力的核心要素。我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新时代智库应继承并弘扬这一优良传统,以人民为中心、以调查研究开路,涵养为国为民的文化特质。为国为民,就是要着眼“国之大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只为少数人和个别利益集团的私利。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阔实践的中国智库,其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对外交往等功能的发挥均应力求客观反映国家与人民的真实诉求,有效克服西方智库的诸多弊病。《方案》指出,“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防止嫌贫爱富式调研”。智库要以此为准则,摒弃“唯上”“唯下”“唯实”之间线性对立的思维,打通上、下、实之间的隔阂,一切从调查研究出发,关注不同参与主体的需求,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实现上、下、实之间的融通,使智库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智库既要在宏观的经济、科技、政治、军事、安全、环境、文化等领域为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改革、国际话语权及国际影响力提升提供战略性决策咨询,也要把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提出有针对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
(作者:付睿,系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副秘书长。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省域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体系建构研究”〔2023SCG19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