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走向现代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之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风雨、披荆斩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命题,实现了对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超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破解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共同富裕是对西方资本逻辑的全面超越
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以工业文明为表征、资本逻辑为支撑的西方式现代化成为人类社会最早的现代化形态。由此,西方国家凭借在现代化领域的早期探索,占据了自身在话语权上的先发优势,并试图通过意识形态霸权将现代化与西方化等同起来,无形中给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探索设置了重重陷阱和巨大障碍。马克思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西方式现代化虽然创造了璀璨的工业文明,但其根深蒂固的资本逻辑却无情剥夺了无产者走向现代化的权利,实则是一种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现代化。为彻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确立了劳动的核心地位,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找准了航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利益为主导,打破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本逻辑魔咒,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正是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发展的差异性才得到本质的彰显。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守与追求已经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共同富裕的主体来看,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他们共同创造社会财富,共同享有社会财富,彻底消除资本逻辑对社会财富的剥夺。当然,共同富裕不是追求劳动者之间无差别的平均富裕,实质上是强调要平等彰显作为社会财富创造源泉的劳动及劳动者的价值与尊严。从共同富裕的内容来看,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只是其一个面向,它超越了单一的经济性、物质性追求,强调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实现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并以此建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互促互进、有机统一的新格局,进而实现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在内的全面共同富裕。从共同富裕的过程来看,财富的创造与分配是贯穿其中的两条主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要源源不断地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不断提升共同富裕的程度,又要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好社会财富,不断增进共同富裕的成色。从共同富裕的目标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人类社会最崇高的奋斗图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基础之上,而这正是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和内在意蕴。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更体现了新时代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理念。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之一的中国式现代化,其核心要义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如果没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追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会失去赖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首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没有党的全面领导就没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的。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征程不断昭示我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永恒追求和奋斗目标。其次,健全完善实现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方位搭建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激活推进共同富裕的力量源泉;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持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积蓄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协调、相促进;注重以民生建设为导向的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夯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探索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的体制机制,擦亮共同富裕的生态底色。最后,以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从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养分,汇聚不竭前进力量,强化推进共同富裕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李合亮,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鲁东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