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龙: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日期:2022-12-02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这是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国际形势,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要实施路径。深刻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价值基础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全人类在价值层面的最大公约数,对于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发挥重要作用。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开展交流的“铺路石”。相知方能相交。价值蕴含在人们的话语、观点和主张之中。价值共识有助于拉近人们心理上的距离,对于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增进彼此间相互理解可以发挥重要的铺垫和链接作用。所谓“相知”就包含了价值层面的相近或相通。全人类共同价值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长期追求的价值理想和当下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有助于不同国家、民族和文明具备“共同语言”,产生价值共同体意识,进而产生对其他国家立场或政策的尊重、理解和认同。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培育情感的“助推器”。相交方会相亲。相知相亲不可能在相互隔离的状态下自动生成,不同的行为主体只有在交往、交流的实践中才有可能认识和了解对方,产生理念和情感上的共鸣。但要把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价值共识的推动。没有基本的价值共识或存在严重价值冲突的行为体之间是很难生成深厚情谊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可以助推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感情的生成和加深。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上形成广泛共识,不同的国家就比较容易在外交立场和政策上相互理解和支持,产生命运与共的集体意识和同舟共济的行为选择。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协调彼此关系的“润滑剂”。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明背景。在交往的过程中,这种差异性有时会表现为认知上的障碍、政策上的分歧、利益上的矛盾、文化上的冲突。但只要各国都认同和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始终以此为价值尺度寻求应对之策,就比较容易找到化解矛盾的思路。

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价值纽带

  中国外交的实践证明,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知相亲。

  促进了交流交往。长期以来,价值分歧始终是制约国家间交流交往的重要因素。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交流对话,必须借助一套国际公认的价值共识。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这些主张中都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某些价值元素。正是基于和平、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和平外交的实践,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化,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架起一座跨越千山万水的心理“桥梁”,为促进交流交往提供了价值纽带。

  培育了友好情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友好情谊在互动中生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彰显的就是共同发展的理念,为中非友谊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阿富汗问题等一系列国际热点问题上阐明立场,体现的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公平、正义的理念。“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也是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动体现。“一带一路”致力于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密切了中国与沿线地区的人员交往,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促进了人们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中相识、相知、相亲。

  缓解了矛盾和冲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相知相亲,必须面对和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人类文明的差异性存在,主张摒弃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携手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致力于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无论是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还是处理与发达国家关系,无论是处理相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间关系还是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间关系,都应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缓和矛盾和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筑牢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价值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今日之世界迫切需要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引领,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提供价值遵循。长期以来,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中一直存在着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危害国际社会的稳定,损害国际社会中的互信关系。尤其是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此背景下,如果没有具有强大生命力、感召力和牵引力的价值体系,各国人民就会陷入各种形式的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实现相知相亲就会困难重重。为此,中国不仅有必要在联合国、G20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会议等各种多边和双边国际舞台上唱响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刻阐明“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中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向世界表明中国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相知相亲的真诚意愿,而且有必要团结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获得广泛的国际共识。

  积极推动文明交流对话,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建构价值共识。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必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联系渠道、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交流机会,推动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文明交流对话,潜移默化地传播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应当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是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容纳了所有文明均向往和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寓于各文明千姿百态、精彩纷呈的特殊价值之中的“共通性”价值。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深入推动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规则转化,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明确价值规范。任何一种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都兼具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的双重功能。价值理想表达了价值主体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而价值规范则体现为对价值主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不同文明的共享价值,体现着普遍适用性,具有文化规范的功能。也就是说,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不仅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文明间互动交流、文明关系协调、文明矛盾化解的基本遵循,而且理应成为不同文明自觉遵守的基本规则,在自觉遵循价值规范中实现相知相亲。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规则转化的路径,既包括在多边国际舞台上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融入重要国际文件或宣言,使之成为凝聚国际共识的重要载体,也包括在双边关系中自觉落实全人类共同价值,使之成为处理双边关系的重要原则;既包括依据全人类共同价值制定和阐明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包括在推进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实践中更加自觉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导,不断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间相知相亲。

  积极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提供价值示范。中国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者,也是最有力的践行者。中国视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之魂,为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做出了不懈努力。推动国际社会更广泛、更自觉地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还需要不断提升国际引领力,包括理念的传播、议题的设置、规则的构建、事务的主导、组织的领导等方面的能力。应本着主动引领、积极作为的姿态,努力引导更多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一道积极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维护国际秩序有序运转、推动和完善全球治理、建设开放性世界经济、促进地区安全形势缓和、维护全球生态环境等国际议题上提出具体主张,将全人类共同价值转化为国际性公共政策产品,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作者:王公龙,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