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解决方案;“生态富民”将是实现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亟须把准“绿色标尺”、摸清“生态家底”、明确“生态空间”、厘清“转化通道”、探明“生态富民”模式,推动“生态扶贫”有效迈向“生态富民”。
把准“绿色标尺”,守住山水林田湖草沙“金饭碗”。一是“革绿”出新,“点绿”成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通过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提升生态资产,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二是多元参与,自觉配合。鼓励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协调,建设和培育市场,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提供。三是用者付费,供者受益,推进生态资产有偿使用,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四是能者先行,有序完善。倡导“先行先试,规范有序”,创新思路,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路径。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技术标准,保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摸清“生态家底”,明确绿水青山的整体价值。生态产品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赋予其价值有助于破解“发展与安全、供给与需求、城市与乡村”等二元结构。一是摸清“生态家底”,建立“生态账册”。全面普查生态功能区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提供的生态产品。二是明确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潜在价值。开展“叶子变票子、水流变资金流、活林变活钱、青山变金山、资产变资本、信用变信贷、村里变城里、工业制造变生态制造”等行动,让“生物多样性、负氧离子、固碳指标”等变量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信息平台上显示出价格,实现“绿水青山资本化”“生态产业实体化”“生态资产金融化”,建立长效机制,盖好“绿色大厦”,让神州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明确“生态空间”,夯实生态“存量”,做优生态“增量”。一是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空间规划体系是基础,用途管制是核心,空间立法是保障。强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管控力度,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国土空间监管和立法保障、建立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协调发展。二是推行“审山审水审空气”机制。绝不竭泽而渔,要保障生态产品高质量供给,倡导“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理念,让守护绿水青山实现“有利可图”。三是守好“生态存量”底线。当前许多生态产品零零散散,不成系统,难成规模,要保护好生态“存量”,守护好现有的生态“库存”,“防”字当先,“严”字托底。
厘清“转化通道”,让“生态GEP”变现为“生产GDP”。一是有效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制度通道、市场通道、交易通道和产业通道,探索技术创新、品牌打造、文化资源挖掘等路径,制定GEP核算技术规范、编制试点县GEP核算报告、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二是厘清生态价值实现逻辑。编制顶层规划纲要,厘清生态产品,构建价值实现机制,搭建产品供需平台,配套价值实现措施。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形成“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品牌”,支撑“生态富民”。三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确权、生态补偿、生态产品认证和市场交易、绿色金融服务等机制。以“产品化”思维促进“商品化”交易。让“山水林田湖草沙”体现出自己的“身价”,推动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重要载体。
探索“富民模式”,让绿水青山释放“富民效应”。一是构建生态富民制度体系。生态产品得以有效发挥富民效应,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生态产品生产体系、生态产品销售体系、生态产品分配体系、生态产品消费体系、生态产品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监督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责任体系等。二是构建生态富民长效机制。规范生态资源开发秩序,厘清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合理的跨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制定出台生态产业扶持机制,实现“市场有需求、产品有供给、组织有行动”。三是让绿水青山兑现“富民效应”。探索生态富民的保障机制,促进生态财富的公平分配,领导是根本,精准施策是要义,资金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从严从实是要领,群众动力是基础。要想方设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作者:张智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文传浩,系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