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娣:开辟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新境界

日期:2022-05-31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着眼推进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关于“创新不问出身”的重要论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深化拓展了科技创新主体、动力、要素、制度环境等方面的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领域的具体体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主体论

  一般意义上,马克思所阐述的科技创新主体,包括科学家、发明家、工人、手工业者等群体,以及在重要企业、工业中对科技创新活动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本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主体出现了多元化、多类别形态,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机构或组织,尤其是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我国,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中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其中民营企业3767家,占比达79.1%。“创新不问出身”,体现了对广大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地位的认同,与党中央多次强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以贯之的,目的就在于激励包括民营企业、大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等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科技创新,掀起“千帆竞发”科技创新热潮。

  落实“创新不问出身”,要求我们进一步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推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动力论

  新技术的产生在于人民群众的潜在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科技进步最根本的动力。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迫切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有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极大满足了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同时,民营企业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生产机制,更善于捕捉市场对创新的需求,作出适配性更好的应用技术创新。强调“创新不问出身”,既体现了科技创新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念,也是对社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动力定律的遵循和发展。

  落实“创新不问出身”,要求我们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坚持科技创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出一批满足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创新成果,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要素论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生产力的构成基本要素中,劳动者是最能动、最活跃的要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科技创新作为一种科学劳动,本质上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劳动者所进行的高级劳动。

  人才、知识、技术等无形要素是生产力的核心。随着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科技进步。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要素呈现出新特点、新样态、新趋向,展现出强劲的聚合力和引导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不问出身”,既突出了创新主体人才要素、科学知识要素、技术要素等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又丰富拓宽了这一要素的内涵外延,必将有利于推动创新人才充分涌现、创新要素高效流动与聚合优化,释放出更高的创新效能。

  落实“创新不问出身”,要求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在自立自强中实现科技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环境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定的社会制度是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根本因素,它决定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科技创新创造出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出科技创新应有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得到了质的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一方面,通过改革进一步破除了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激发了各类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推动我国与其他国家科技更加紧密联系,使科技资源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更快的流动性,解决了无法单独依靠国家力量解决的种种创新问题。“创新不问出身”,既是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全球科技创新大潮的期许,释放了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的积极信号,凸显了科技创新不分区域和国别的全球视野,必将有利于推动科技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落实“创新不问出身”,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界限,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在更加公平的创新环境中发挥特长和优势。要积极参与构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增强国际竞争规则制定能力,提升中国科技世界影响力、主导力。

  (作者:陈凤娣,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