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原:“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日期:2021-11-24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浏览量: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高扬的政治追求。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所形塑和践行的最根本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样要依靠人民。自古以来,得江山易,守江山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道出了破解这个历史难题的答案:“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既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容,为我们做好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始终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历史创造者问题,是一个历史观问题。对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曾长期流行的是英雄史观。一些人认为,“超人”是历史的主宰者,没有“超人”就没有历史,而人民群众则是“超人”用以实现其意志的工具。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是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没有人民群众,任何历史的画卷都不能展开,人民群众是历史演进的“剧中人”,又是历史过程的“剧作者”。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正是这样一种历史观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近年来还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的,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历史归根结底还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这并不否定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英雄人物的作为要与人民群众密切结合起来。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就在于这一点。否则,即使盛极一时,也最终会为历史淘汰。

  在近现代中国,毛泽东同志就是这样一位与人民紧密联系创造了伟大历史的英雄人物。党的七大上,张闻天同志这样称赞他:“他的痛苦、欢喜与愤怒,就是人民的痛苦、欢喜与愤怒。他的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他与人民的结合是如此之密切,因而分不出究竟他是人民,还是人民是他!”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已证明,英雄人物造时势,绝不能离开人民。对于英雄人物能否造时势,列宁说,主要看他能否带领人民的先锋队来迅速而正确地解决各种复杂的政治问题,从而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既然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想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都要向人民学习。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无论什么事,“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向人民学习,紧紧地与人民连在一起,才能谈得上推进党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其中蕴含的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也就是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在新发展阶段,坚持这样一种历史观,特别要尊重和激发人民的创造性。为此,就需要有一种可以使创造性产生的空间和环境,就需要有孕育和发挥创造性的条件和舞台。新时代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要积极有为,锐意进取,立足现实,谋划未来;另一方面又要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的创造性,为各方面人才搭建平台,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曾强调,布尔什维克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由此可见,无产阶级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早在全民族抗战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1939年2月,他在致张闻天的信中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经整理修改后,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在《解放日报》上,其中特别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当时,毛泽东同志是很自然地讲出来的,预先连草稿都没有。这也说明共产党人此前正是这样干的,只是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场合被激发出来了。先有做法,后有说法;或先有蓝图,后有力行,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结合起来创造历史的路径。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在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成为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对共产党人来说,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说到底,实现共产主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既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不能有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可以说,这样一种人民利益观,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郑重声明,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党能够守得住人民的心、守得住江山的根本原因。

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根据目前可见的材料,“群众”和“路线”连在一起,最早出现在1928年。党的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三处提到了“群众路线”,即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也要“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显然,这时群众路线已经作为一种概念使用了,意思是征得群众的同意和支持。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

  大致说来,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所使用的“群众路线”有三层意思:一是党的决策要“经过”群众理解和同意,不能搞“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比如,毛泽东同志在讲到查田运动时说,不按“群众路线,不得群众赞助与同意,都不能使查田运动收到成绩,反会使群众不满,阻碍查田运动的进行”。二是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不能从本本出发。比如,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多地做了多种调查,并撰写了调查研究报告,鲜明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三是要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这三层意思随着党的革命实践的丰富,变得越来越明确。

  全民族抗战时期,伴随着延安整风的进行,党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走向成熟。实际上,延安整风在很大程度上整的就是脱离群众的“风”。1943年,在整风取得很大成效以后,毛泽东同志指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显然,“从群众来,到群众去”,是毛泽东同志把他所理解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而产生的方法论。后来,邓小平同志也深刻地洞察到这一点:如果不从认识方法上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那么就不能真正地做到密切联系群众。1945年,刘少奇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路线”;有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两个“根本”和两个“一切”,充分说明了群众路线对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性。自此,它就在全党普遍地深入地推行开来,并日益完善。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通过加强监督和建立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以使党不脱离群众。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更加明确的概括,“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放在一起,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到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又在表述上加了一句目标性的内容,变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其中,两个“一切”是从哲学意义上讲的“群众观点”,“一来一去”说的是工作方法,让群众自觉执行党的正确主张则是要达到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其中比较全面的表述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领导干部贯彻群众路线,要先当“学生”,再当“先生”。“从群众中来”以后,领导干部身份要发生一个转变,即变成一个“加工厂”,对学来的东西进行系统的加工和提升,最后化为正确的决策,然后身份再发生一个变化,即变成一个“传达员”,原原本本地把正确的决策传到群众去,直到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沿着这样的路径无限循环下去,就是赢得民心的过程。

  正确处理与人民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经验。总结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胜利,都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确保“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中,无论是两党还是多党轮流执政,都号称通过普选、宪政、实行议会民主来维持政权及更替的合法性。但是,近年来西方的民主选举越来越表现出一种难以解决的弊病,特别是每一次选举所造成的人民分裂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政党大都有利益集团的背景,没有任何政党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在纷争无度的各政党面前,很多情况下,人民往往无从选择。一些国家和地区投票率越来越低,就是人民与政党关系紧张的表现。

  总的来说,“坚持人民至上”系统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观点的丰富和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着眼于论证“坚持人民至上”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讲价值观和主观能动性,着眼于论证“坚持人民至上”的最高表现形式;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主要讲如何实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着眼于论证“坚持人民至上”的方法论和实现路径。可以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三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坚持人民至上”成为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价值追求和实践路径,从而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为什么能够成功和未来怎样继续成功的百年之问、未来之问。

  (作者:张太原,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一审:贺雷;二审:李志伟;三审:王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