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海、吴大华:架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桥梁

日期:2018-11-07 来源:贵州日报 字号:【     浏览量:

 

   编者按:本文刊载于《贵州日报》2018年11月6日第11版,作者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的邓小海、吴大华。

 

   在精准扶贫如火如荼、乡村振兴方兴未艾的新时代,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直面新问题、满足新需求、迎接新挑战,如何承担起“文军”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新使命,是社科研究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农业产业革命与脱贫攻坚”为主题,10月20日至21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中共独山县委、独山县人民政府承办,贵州省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基地、黔南州社会科学院协办的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贵州省独山县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50多个机构的领导、专家和博士后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围绕“农村产业革命的背景及意义”“如何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如何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正逢其时、正当其地。深入开展农村产业革命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谢扬研究员指出,农业产业发展所发生的一些实质性变化、表现出的一些新特征,如农业产业的环保生态化,农业产业的市场全球化、互联网化以及农业产业的需求个性化、独有化、有限规模化、品牌化等,成为推动农业产业革命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杜志雄研究员指出,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大有可为的贵州,省委在今年年初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可谓正逢其时、正当其地。针对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教授指出,贵州省委、省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适时提出了“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农业产业发展“八大要素”,掀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武汉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向德平教授认为,相对以前我们提的产业振兴,贵州省提出的农村产业革命,无论在力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是一种提升。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谢扬研究员说:“如此鲜明地紧跟中央政策,有针对性提出本省突破性措施的,贵州是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说,“虽然我们不能说贵州已经实现了产业革命,但贵州提出产业革命的口号太重要了。”

    以产业革命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脱贫攻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推动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格局,对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共同抓手,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有“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乡村振兴20字方针中首位是“产业兴旺”。推动产业振兴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要围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来构建乡村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的发展落到促进农民的增收,以此来消除贫困、推动乡村富裕。当前,正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转换期,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是实现两者有效转换的根本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檀学文认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基本的途径,也是需要努力的途径;产业扶贫成功的基础是产业的成功;产业扶贫不仅仅是增加收入,还应该带动农户能力提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研究员说,“从脱贫攻坚的角度看,产业扶贫在历史交汇中非常重要;从乡村振兴的角度讲,产业发展放在首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和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杜志雄研究员说,“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在关键和核心问题上具有高度的内在的一致性。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培育主导产业,没有主导产业支撑的脱贫,只能脱于一时,而难以持续。产业振兴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没有乡村产业的振兴,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产业兴旺就不可能实现。可以说,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既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振兴这一主题是连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一个发展阶段的两个过程,或者是说一个发展过程的两个链条”,武汉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向德平教授说,“乡村振兴首要的是要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是有效连接农业、农村、农民的纽带。”

    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深刻理解和探寻农村产业革命的内在逻辑规律,深入认识农村产业革命的本质是有效开展产农村产业革命的前提。“农村农业产业革命是观念的变革、产业方式的变革、工作作风的变革”,武汉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向德平教授说,“深入推进农村农业产业革命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产业升级、坚持协调带动,要充满活力。”“农村产业革命的背景一是消费升级,二是物联网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重构”,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张照新研究员说,“农村产业革命的内容应包括:理念变化,如经营理念的变化、生产技术理念的变化;生产行为的变化,如小农农业到服务农业的变化、从高产到绿色、从低价到品牌、从链条到融合体系;政策变化,如从支持环节到支持体系建设、从单点支持到园区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杜志雄研究员认为,农村产业革命最重要的是要围绕资源优势选准、选好产业类型。对贵州而言,打好特色农产品、特色地域文化和天然优良的自然环境三张牌,是产业选择的主要选项。贵州应转变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的集成规模,培育市场品牌,完善冷链物流,广拓市场空间;变生态优势为产品和服务优势,走融合发展之路,要通过深化“三变”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旧体制改革、农村财政投入改革助力产业发展。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教授认为,要以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革命,迅速构建有效的农业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体系,完善价值链,提升利益链。北京交通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玉明教授认为,农产品物流是脱贫攻坚、产业革命里面最重要的产业基因,同时提出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实施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对策,尊重农产品物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武汉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向德平教授认为,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有力的举措:第一是要确立农村产业革命的理念,让大家知道农业产业是有前途的产业,引导人才、技术、资本、管理、信息生产要素回到农村,并发挥其作用;第二要完善农村产业革命的政策,要有制度化的服务平台;第三要有激励措施,引导市场主体投身农业;第四要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要发挥市场在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第五要建立利益链接机制,是多元参与主体共赢。此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张照新研究员认为,对贵州来讲,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还要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即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市场主体的优越性和灵活性;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增强软实力;要处理好传统主体与新型主体的关系,将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起来;要处理好产业规模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说,农村产业革命应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