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通讯员吴雨函本网记者杨雪报道)3月16日,一场围绕西江苗寨旅游发展及“西江模式”的座谈会在西江苗寨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八名“长江学者”以及省内贵州民族大学和西江苗寨本土研究机构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十余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
座谈中,八位长江学者围绕西江苗寨的旅游发展议题进行热烈讨论。除了聚焦“西江模式”,与会长江学者还就社区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社区公共服务、村寨组织、环境治理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谈到“西江模式”,国务院学位办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晓虹认为,“西江的旅游开发的很成功的,在这样的山区,过去的农民生活肯定是很贫困的,西江模式是很成功的典范,它有几个成功的地方,一是因地制宜,把苗族的文化利用起来了,二是它具有创新性,虽然是国家投资,虽然老百姓没有占有股份,但由于旅游发展占用社区的资源,每年都有惠及民生18%的门票收益返还给老百姓,这种模式是非常好,甚至对中国其他的地方都有借鉴的作用。对西江苗寨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时,周教授认为,景区的容量是有限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这些村寨、山水都是历史留下来的,如果被破坏,资源的再生就会出现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旅游开发不要急功近利,要让老百姓看到未来;再一个就是西江老百姓要转变观念,我们都希望西江变得越来越好;谈到到西江苗寨的感受,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谢立中说道,“以前都是在图片上看到西江,今天来到现场,感觉和图片一样,很震撼”,他认为,西江的旅游开发做得特别好,西江模式就是在当地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谈到西江的未来发展,谢教授认为旅游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如何让老百姓分享更大的发展成果,这很关键,另外就是可以把村民的门票分成做成发展的资本,成为百姓旅游参股的一部分,让这种方式推广到其他地方后,老百姓能继续受益。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文军认为,西江苗寨门票90元,其中18%是分成给里面的村民的,这一点很好。但变成风景区以后,寨子里人群涌动,商业化严重。如何保持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风貌的旅游品质便是一大挑战。此外,乡村社区治理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要马上跟进,当村民物质层面的问题解决之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凸显。特色旅游社区绝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建设上,文化和情感需求应该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据了解,“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系中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性工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入选都是该领域的学术顶尖研究者。此次来到西江苗寨探讨“西江模式”的“长江学者”共有八名,他们是贺雪峰、邱泽奇、田毅鹏、文军、谢立中、翟学伟、张文宏、周晓虹等。此次来到西江,西江的发展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在民族文化的合理利用与脱贫致富成效更是获得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图吴帮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