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许多报刊,它们不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阵地。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红色报刊作出了重要贡献。围绕红色报刊发展及作用等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根。
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报》:红色报刊发展史与党史、革命史密切相关。在您看来,红色报刊在推动中国共产党发展以及社会历史进步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王天根:在红色文献中,红色报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1919年《湘江评论》到1938年《新华日报》,再到1940年《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红色报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党的各个历史阶段发挥了巨大作用。
红色报刊不仅在党的组织建设、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经历了从“同人办报”到组织办报的过程,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机关报。五四运动前后,红色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党性原则逐渐成为红色报刊组织运作的基本原则。
在红色报刊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统一战线、群众性等党报理论得以形成。五四运动中,毛泽东在其创办的《湘江评论》中提出的“民众的大联合”观点,在国民革命时期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中得到了发扬。许多革命根据地都有自己的报刊,能够传播党的声音。如,《晋察冀日报》在当时相当有影响力,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共产党领导革命、动员抗日力量以及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过程。
根据地的红色报刊生动记载了中共革命的地方实践。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新华日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由于该报主要面向国统区的受众,承担着宣传统一战线的任务,因而该报的宗旨和风格明显区别于延安的《解放日报》。
总体而言,红色报刊作为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重要的出发点和原则就是说理,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办报理念。
全面推进红色报刊文献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红色报刊的搜集整理,是推动红色报刊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红色报刊的整理现状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天根:近年来,红色文献包括红色报刊的整理,取得了很多成绩。红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经成为红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研究井冈山、延安等革命根据地时,会涉及相当部分的红色报刊,它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红色政党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过程。延安时期的老报人、办报专家后来发表、整理了一些回忆录,对研究这段历史发挥了很大作用。
革命根据地如今所在城市的科研机构,在红色文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如南昌大学、井冈山大学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研究;湘潭大学在以毛泽东思想文献为代表的红色典藏文化、红色文献整理方面的开拓;河北大学对《晋察冀日报》的关注等,都取得了不少成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科研项目的支撑,也对相关党报党刊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百年中共党报党刊史”的专题研究。
此外,各省社科院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安徽省社科院的一批老专家对大别山精神进行发掘,其中涉及对大别山红色报刊以及新四军报刊《拂晓报》的研究。这些报刊属于军报。如何看待红色报刊对于党指挥枪原则、党的军事理论、红军英勇事迹的报道,以及如何从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关系层面挖掘与分析这些内容,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总体而言,红色报刊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挖掘革命传统与开发红色资源。
不断创新研究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学界对红色报刊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我们还应从哪些方面继续推进红色报刊研究?
王天根:目前的红色报刊研究,多聚焦于《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晋察冀日报》等刊物。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有这些报刊的纸质版,加上网络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学界在这些报刊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应该说,红色文献发掘、整理,甚至它的数字化过程,有助于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持续推进。
针对红色报刊研究的未来发展,我们首先应重视文献数字化工作。如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的《申报》,与其相关的研究之所以取得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是因为该报在被数据化后,很容易进行关键词检索,做概念式的探索,而这些是此前报刊史研究的难点。其次,这些报刊经过系统整理后,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报刊是否呈现了跨年度、跨月份的议程设置等问题,从历史场景中展开传播学分析。这是新文科背景与“互联网+”时代下,红色报刊和红色政党文化研究的新路径。
深化红色报刊研究还需要不断创新思路。第一,从地域上看,可与红色区域文化联系起来,关注不同立场的报刊。比如,如果不对比国民党新闻史中的一些社论,就很难联想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中有一部分稿件实际上是为了批驳国民党反动观点而创作刊发的。所以,有必要将共产党的报刊和国民党的报刊相互参看。如此,我们才能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特色和价值优势。第二,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分析红色政党文化、党的宣传工作、党的领袖形象之间的逻辑架构。实际上,这种逻辑架构蕴含在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与舆论宣传的历史实践之中。比如,在党的领袖的指导下,党的宣传部门如何进行动员,如何培养自己的记者,如何真正做到深刻认识并报道中国的复杂国情,如何真正将自己的组织性上升到一个高度,这都是政党文化研究需要把握的精髓。未来,推进红色报刊研究,离不开对政党文化的深入探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