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

日期:2022-07-12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浏览量:

编者按:今年是《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书中关于摆脱贫困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日前,福建省委、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国家乡村振兴局、《求是》杂志社联合主办“《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围绕《摆脱贫困》的历史贡献、时代价值等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本版今日特刊发四位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摆脱贫困》的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曹立

  《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哲学内涵和经济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加快发展、摆脱贫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与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政治立场和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福建宁德作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是“老、少、边、岛、穷”的典型地区,一直以来,摆脱贫困、建设小康始终是闽东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摆脱贫困》科学回答了扶贫开发“为了谁、依靠谁”的关键问题,即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实现闽东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只有两个,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书中指明了摆脱贫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摆脱贫困》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1988年至1990年,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把脱贫致富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坚持走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掀开了闽东人民向贫困宣战的新篇章,为改变闽东贫困面貌奠定了坚实基础。

  《摆脱贫困》字里行间凝结着习近平同志对闽东人民的深沉大爱和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从摆脱贫困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发展经济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摆脱贫困,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虽只有两年,但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懈怠。《摆脱贫困》多篇文章直接谈到经济发展问题,既有对整个闽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又有对畲族经济、闽东林业经济、大农业经济以及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

  没有发展,脱贫就是空谈。正如《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一文指出:“经济是基础是中心。经济稳定发展是社会稳定、人心稳定、政治稳定的基础,我们要牢牢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习近平同志提出,闽东的经济发展要正确处理六个关系,即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成果,是指引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应该特别注意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哲学,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能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不迷失方向”。《摆脱贫困》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关于如何认识贫困、摆脱贫困,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闽东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在他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物质贫困而导致人们“头脑中的贫困”,即精神贫困。对于精神贫困,习近平同志又具体区分了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思想贫困”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因而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有效思路和方法,导致要么安贫乐道穷自在,要么怨天尤人等靠要,而不是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找出路。“信念贫困”是指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物质贫困、思想贫困、信念贫困三者互为因果并相互强化,从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入手,习近平同志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习近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看待减贫,指导减贫实践,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曹立,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件大事抓紧抓好

张红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为此,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决策部署。为防止出现贫困反弹,特别是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设定了五年过渡期,强调摘掉贫困帽子,但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不摘监管。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但是,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外部环境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压力不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相对贫困问题还会长期存在;脱贫政策向防返贫政策过渡,长效机制尚未完全成型;城乡区域差别客观存在,共同富裕基础需要筑牢。要充分认识到一些地方脱贫基础还比较弱,部分脱贫群众的返贫风险依然较高。必须防止精神松劲懈怠,防止政策急刹车,防止帮扶一撤了之,防止贫困反弹,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底线,有所作为,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要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借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办法,今后须在两方面实现突破。一方面,持续推进脱贫地区的农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通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产业等手段,确保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国内GDP增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和农民收入整体增速,不断提升脱贫地区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从实现共同富裕的全局出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我们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任重道远。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必须抓好巩固拓展、转型转变的关键点,向共同富裕目标继续攀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调整工作思路。绝对贫困具有阶段性、特殊性和区域性特征,而相对贫困则表现为长期性、普遍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致力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抓好产业、就业两个管长远的根本性问题。

  首先是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多元化路径选择,但最根本的还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有四个重点:一是粮食产业。抓粮食安全不仅是粮食主产区的责任,也是包括脱贫地区在内的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责任。脱贫地区也有粮食大县,要抓面积落实、产量增加;其他区域要抓供求平衡,自给率不断增长。二是特色产业。依靠资源优势,辅之外来技术、资本等,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富民、富县、富区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三是新产业新业态。农业观光旅游作为典型的农业新产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长效性;“互联网+”作为典型的新业态,在脱贫地区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成长性。必须充分挖掘脱贫地区乡村产业的生态、文化等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把好处留在乡村,留给农民。四是融合发展。致力于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从横向看,山水林田湖草沙七篇文章一起做,因地制宜,可以极大丰富农业产业内涵。从纵向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完善利益链,拓展农业产业边界,能够让脱贫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其次是充分就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聚焦三个方面工作,把实现脱贫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作为重大任务来抓。一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就业环境的同时,挖掘乡村建设项目用工潜力,设置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精准性。二是在农业内部增强就业潜力。创造现代特色乡村产业发展条件,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保障农业产业安全、农民就业增收的关系,营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充分就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在脱贫地区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完善西部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政策。通过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为脱贫地区发展提供外在驱动力。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壮大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脱贫人口到城镇就业、落户、生活,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为脱贫地区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鼓励支持脱贫人口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方式实现充分就业,降低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效率。要帮助脱贫农民实现自我发展、内生发展,激发他们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观念和行动。

  (作者:张红宇,系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调查研究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方法

王立胜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社会调查时,创作了闪耀着唯实求真精神的经典之作《寻乌调查》,并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也强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根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任职,就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我六月到闽东上任,七月初至八月初,偕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走了闽东九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也正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提出了闽东发展的具体思路,并针对区县乡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如在闽东发展思路上提出“弱鸟先飞”,在发展耐力上提出“滴水穿石”,在农业发展上提出“大农业”的路径,在经济发展着力点上提出闽东振兴在“林”的思路,在畲族经济发展上提出要“更开放些”,指出闽东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六个关系等,在调查分析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为闽东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谋划发展之路。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是我们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后,对整个宁德地区的面貌有了深刻认识,认为宁德地区要想发展,首先要摒弃“等、靠、要”思想,解决思想贫困问题,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实现“弱鸟”先飞、快飞。1988年底,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县洪口乡调研中了解到整个洪口乡人口少,梯田面积大,粮食产量低,立即对县里提出要求,“洪口乡是新成立的一个乡,大家要全力支持,要派最强的干部去当书记和乡长”,并对洪口乡的发展指明方向:“第一,洪口乡身处大山之中,造林自不必说,还要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种茶、种果、栽竹子等;第二,这里水资源很丰富,应该勘察一下,看能不能建水库搞水力发电。”洪口乡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修建了水库水电站,既发电又吸收部分劳动力,还把洪口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调查研究要沉下身子形成制度。习近平同志特别看重基层工作,在宁德任职期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扑下身子,到基层开展调研。那些一般人很少去的偏远山村,他都去调研走访。有的地方车子进不去,他就走路,走也要走进去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调研中,他贴近群众,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问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此外,习近平同志要求信访工作也要下基层,简单地说,就是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主动下访。“四下基层”制度不仅是习近平同志倡导的良好工作作风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以这项制度为抓手,带动做好各乡镇的脱贫致富工作。那时候的农村,脱贫不容易,但返贫却很容易,要想确保脱贫成果,必须做到责任包干。习近平同志把信访工作放到突出位置,他到霞浦县做信访接待工作时,与群众面对面谈话,一天受理问题86件,当场解决十几件。为了强化信访工作,习近平同志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后来,每个月20日成为宁德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的日子。习近平同志在“四下基层”中了解了宁德的基层面貌,也引导当地领导干部扑下身子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王立胜,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脱贫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王小林

  《摆脱贫困》对于当前的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从书中可以看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以益贫性经济增长、包容性社会发展构建乡村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制度基础,以多维度精准治理补足乡村发展的短板,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益贫性经济增长是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益贫性经济增长强调经济增长给穷人带来的收入增长率快于社会平均增长率,这是补好发展短板,缩小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摆脱贫困》中,体现益贫性经济增长的理念主要包括:一是贫困地区具有“先飞”的意识和潜能。贫困地区要树立“先飞”意识,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实现“先飞”,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形成“志智”双扶的精准扶贫措施,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二是“弱鸟”必须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贫困地区确定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应从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从全局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在发展路径上,注重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两个轮子”一起转。三是贫困地区和基层干部要加强廉政治理,干部贪腐会破坏发展环境以及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

  在脱贫攻坚中,我国始终坚持并实现了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弱鸟可以先飞”,贫困地区可以实现益贫性经济增长的目标。“弱鸟先飞”的理念,在当前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经济建设上,西部地区的乡村建设行动仍要坚持益贫性经济增长的理念,既要有先飞的决心,也要有先飞的行动和结果。一是基础设施作为先行资本投入,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县域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均等;二是结合全国产业布局优化、供应链安全、西部地区价值链提升、利益共享等理念,促进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优先快速发展;三是以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为依托,推动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为一二三产业赋予新动能,促进生产向服务延伸。

包容性社会发展是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的社会基础

  包容性社会发展是指贫困人口可以公平地获得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强调的是发展机会公平、发展能力的普遍获得,是可持续脱贫、乡村建设以及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

  《摆脱贫困》体现了构建包容性社会的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科学认知贫困与教育的关系。《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对闽东贫穷与教育匮乏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作出准确分析。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二是贫困地区“教育先行”的战略定位。书中指出“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上看问题,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即把发展基础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结合起来,使得教育适应闽东农村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已经拓展到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领域,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脱贫一批”在全国得到贯彻落实,为可持续脱贫奠定了坚实的人才资本基础。

多维精准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的重要保障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创举。精准扶贫的一些关键思想,在《摆脱贫困》中已有所体现。

  首先,贫困的表现是多维度的,致贫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摆脱贫困》中多篇文章谈到对闽东贫困现状的认知,在对闽东的经济贫困作出深刻剖析后,习近平同志提出“教育是不是也‘贫困’”之问,从而把对贫困的认知从单一物质维度拓展到了更多维度,这为“两不愁、三保障”多维度精准扶贫作出了理论准备。

  其次,要为贫困地区“造血”,培育“内生能力”。如何培育“内生能力”?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按照这个逻辑,教育扶贫成为闽东摆脱贫困的重要抓手。在发展教育的基础上,扶贫政策又进一步丰富为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的政策“组合拳”。多维度精准扶贫不仅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和就业增收能力,更提升了他们的教育和健康水平,为可持续脱贫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作者:王小林,系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