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宣传部召开理论创新座谈会: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大地上

日期:2019-05-22 来源:贵州日报理论周刊 字号:【     浏览量:

 



5月16日,《求是》杂志第10期同期推出省委主要领导署名文章《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决战贫困》和求是杂志社、贵州省委联合调研组主题调研文章《为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5月20日,省委宣传部召开理论创新工作座谈会。我们对与会专家学者发言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不仅改变了农村群众出行条件,也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了脱贫攻坚步伐。图为仁怀市高大坪镇银水村通村通组公路。   韩双喜 摄

2015年贵州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启动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图为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安置点。 徐其飞 摄



贵州| Guizhou

       <<<<<


贵州正持续强力发起脱贫攻坚,推进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图为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村民种植折耳根喜获丰收。  王兴友 摄



QQ截图20190522150631.png



徐静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近期,《求是》杂志在同一期重磅推出两篇反映贵州脱贫攻坚成就的文章:一篇是孙志刚书记署名的《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决战贫困》,一篇是求是杂志社、贵州省委联合调研组署名的《为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求是杂志社这一创新性举措,既体现了其聚焦主战场的民生情怀,又彰显了其“四力”功夫,为我们增强“四力”,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作出了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指明了宣传思想工作者自我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的发展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而在脱贫攻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则是这个缩影的重要组成。聚焦于这一成就的总结,立足于这一成就的思考,聚力于这一成就的延展,是全省宣传思想工作者增强“四力”,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从脚力来看,宣传思想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才能心里有时代、有群众、有感动、有底气。求是杂志社这次聚焦主战场,不仅是听一听,而且是实地来看。专门和贵州省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所写的、所刊载的,皆是他们亲眼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具有极强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从眼力来看。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背后是判断力和辨别力。这次刊登的两篇文章,每一个典型的案例,每一组典型的数据,都体现出宣传思想工作者极强的眼力。生活如此丰富,我们到底需要发现什么,能够发现什么,产业革命、组组通、易地搬迁等一个个典型背后,体现的就是宣传思想工作者敏锐的判断力和辨别力。

从脑力来看。脑力就是想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没有脑力就是失之于片面。孙志刚书记的署名文章,体现了他对贵州脱贫攻坚的深入思考和理性谋划,这些都是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既有思想者的厚度,又有为政者的温度,更有行动者的力度。联合调研组的调研报告,扎根在基层,站位在全国,有理论人的逻辑,媒体人的敏锐。

从笔力来看。笔力本质上是个文风问题。这次刊登的两篇文章,讲的都是贵州的故事,但角度不同。一篇是贵州近年来脱贫攻坚实践的高屋建瓴的系统总结,文风上求实、求全,重理性,一篇是脱贫攻坚典型的鲜活表达,文风上求新、求活,重感染。两篇文章交相辉映,展示了一幅立体、真实而深刻的贵州脱贫攻坚画卷,彰显了作为贵州人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由此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缩影的贵州,在火热的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精彩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聆听、提炼和宣传。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断强化“四力”,行走在贵州的大地上,站在更加宽阔的历史和现实坐标下,发现贵州、记录贵州、思考贵州、表达贵州,生动而深刻地讲出脱贫攻坚中国贡献的贵州故事,不断增强作为贵州人的文化自信,为决战贫困、决胜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把学问融进贫困群众心坎里

陈朝伦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贵州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是广大贫困群众的殷殷期盼。作为贵州的哲学科学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道理”和最大的“学问”,努力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大地上,把学问写进贫困群众心坎里。

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深入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中转化为贫困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首先就要把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学深悟透,把贫困地区的社情民意摸清弄准,以我们的研究成果促进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进一步转化为广大贫困群众的志气和智慧,转化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和艰苦奋斗。

要立足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总结提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贵州经验”。贵州脱贫攻坚减贫人口之众、扶贫搬迁人数之多、农村产业革命力度之大,在贵州历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贵州由此成为新时代伟大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人类反贫困事业做出了“贵州贡献”、形成了“贵州经验”。这是值得学术界深入发掘和系统总结的。

要深入研究贵州脱贫攻坚重大问题,为增进民生福祉做出学术贡献。学术研究必须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当下贵州最现实的课题就是脱贫攻坚,必须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异地扶贫搬迁、农村产业革命等重点问题深入研究,特别要聚焦如何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的创新为关键,深入持久地推进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等根本性问题。

要凝心聚力,协同形成献良策、聚民心、展形象的强大合力。研究脱贫攻坚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需要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协同研究。我们既应结合专业领域多到实地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又应群策群力,以社科队伍的凝心聚力促进民心的凝聚,充分展示贵州哲学社科界的优良形象。



理论宣传多创新 形式多样更走心



刘冲

贵州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我台遵循大众媒体的传播规律,通过不断积极创新理论宣传方式,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见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突出思想引领作用,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成为时代最强音。深入实施《贵州新闻联播》“头条工程”,持续提升“首页首屏首条”质量,推出多个专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理论宣传阐释,做到“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有力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同时大力推进电视评论栏目《黔瞻时评》品牌建设,紧扣时事热点及时发声,深入宣传解读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就背后的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

创新理论宣传方式,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去年12月,我台推出的5集文献纪录片《绿水青山尽开颜》,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贵州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展现,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后,贵州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培育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行重点展示。去年7月,我台综合广播推出理论学习节目《学习时间》,结合社会热点和重要时间节点,邀请专家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反映贵州各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情况。

拓展理论传播渠道,借助融媒体全面提升理论宣传效果。我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全力打通“两个舆论场”,突出移动优先,以短视频、H5、微直播、小游戏、手机在线答题等多种手段,拓展理论传播渠道。去年2月初,我台新媒体中心承办的我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媒体知识竞赛手机答题活动,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吸引200多万人次参与。通过一系列全网传播的现象级“爆款”产品,有力展现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就背后的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更具说服力,更加走心。



立脱贫攻坚潮头 发思想理论先声


张云泓

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编辑


在脱贫攻坚这一史诗般的鸿篇巨著中,贵州敢为人先,解决了许多世界性的难题,攻克了许多看似不能克服的难关,创造了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许多的实践之问、理论之问需要贵州的社科工作者去探究、去总结、去提炼,真正“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大地上”,立脱贫攻坚之潮头、发思想理论之先声。

有意识地研究、提出和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提出一种学说、阐明一个道理、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创新。创新的理论源于创新的实践,“三变改革”就是贵州人民群众从实践土壤中收获的理论创新果实。我们贵州的理论工作者,要真正融入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之中,开展实实在在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提炼人民群众的创新做法和想法,总结归纳其共性和个性,使之成为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的创新理论成果。

始终围绕脱贫攻坚这条主线,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服务脱贫攻坚大局。贫困是世界性难题,脱贫攻坚是贵州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是贵州最丰富、最鲜活的实践土壤,是理论研究的“富矿”,也是理论研究最重要的服务对象。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贵州脱贫攻坚实践,用心观察、验证“八要素”“五步工作法”“五个体系”等在贵州大地上结出的果实,让理论研究成果饱含时代情怀、发挥现实意义。

立脱贫攻坚之潮头、发思想理论之先声,还要创新理论宣传方式,使理论真正进入人心、指导实践。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必须创新理论宣传的表达形式、话语方式和传播渠道,既要浅显易懂,又要有高度深度,使学术新闻化、新闻学术化,做“曲高和众”的新闻理论产品。

脱贫攻坚的历史征程,需要用理性的光芒照亮。贵州理论工作者要走出去、沉下去,将贵州在解决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上的独特做法提炼成贵州创造的理论成果,为人类反贫困事业贡献“贵州智慧”。


搭建各方参与平台共同深入宣传解读贵州经验


蒋云丽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副校(院、团)长


党校是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党校人不仅要自己不断推进理论研究,还要积极搭建让各方参与的、经常性的、针对现实出现的问题进行思想碰撞甚至交锋的平台和机制,共同深入宣传解读贵州经验。

反映实践需要,吸引高知人群连接贵州、宣传贵州。自2018年,省委党校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共同策划举办了两期“贴地行走”博士国情观察团活动。活动紧紧围绕我省三大战略行动,精心设定主题、分成不同调研组赴贵州各地开展调研,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两年来,共吸引了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领衔教授和博士的参与和关注。今年的活动截至5月19日,新闻报道40余条,总浏览量236652次。

聚焦实践现象,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搭建平台。让教授和博士走进黔州大地,让藏在深山中的贵州故事被看见,在“贴地行走”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汇,为贵州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突出带有全局性角度和鲜活人物与案例的解读。例如,对铜仁“异地扶贫搬迁的贵州样板”调研时,针对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为什么搬迁工程这么难?观察团指出,这是将移民工程和文明转型工程一起抓,两种矛盾焦点汇集,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没有成功的解决方案。这一做法的成功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脱贫工程树立样板,极大鼓舞了埋头干事的领导干部。

指导实践探索,加强新时期党校工作。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力量,通过活动开展,强化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对贵州的指导,2019年至2022年,将每年选派5至7名知名领衔教授参与并指导活动,共同打造属于党校系统且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引领我省党校系统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亮出党校观点、发出党校声音、增强党校影响力,对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及我省党校系统师资队伍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贵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黄勇

省社科院副院长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都是我们党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的特殊时期,要努力形成两大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

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重点任务的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攻坚战与持久战的关系,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首要任务,要围绕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和任务,集中精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融入具体的脱贫攻坚行动,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2020年以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新要求、新动力和新保障。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程中,要以产业发展为关键,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着力增加群众收入。要以环境整治为载体,着力建设设施便捷完善、村容村貌整洁、山绿水清景美、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要以乡风文明为灵魂,加快塑造道德文化进步、现代文化活跃、民族文化兴盛、乡土文化延承、生态文化繁荣的多彩贵州文化。要以社会治理为核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要以生活富裕为目标,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增加农村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衔接。2020年以前,人财物等各类投入集中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不断完善和创新脱贫攻坚政策。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后,要探索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有效机制,统筹解决农村贫困和城市贫困问题。各类投入既要向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和项目倾斜,也要兼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冉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副总编辑


求是》同期刊发贵州两篇重磅文稿,充分体现了贵州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大地上的殷殷情怀与实践成果。两篇文稿在新媒体推出后,持续刷屏,成为“爆款”,充分证明,把根脉深深植入大地,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一招。理论创新与理论传播只有与当前、当下的中心工作紧密互动,言实事、求时效,其引领意义、指导意义才能发挥更强的浸润效果。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贵在“真”。所谓“真”,即理论传播要能够准确传播党的声音,做到不变声、不丢音、不跑调。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吃透党的创新理论精神,把握创新理论重点。为了确保“真”,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原著、悟原理,做到真学真信真懂,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把握政治方向、淬炼思想能力、提高专业本领。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贵在“实”。所谓“实”,就是传播的内容要“实”,不能“假大空”,不板着面孔所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要把理论传播与评论互通共融,把理论传播植入评论板块里面,寓说理于论情,形成理论引领,评论延伸的态势,传播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理论传播同样有着很强的时效属性,一定要与当下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新闻传播同频共振。理论与舆论形成一盘棋,传播力才会大幅度提升。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贵在“新”。“新”即形式、手段、渠道等创新。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手段与受众进行平等交流、互动传播,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用户画像”,按照不同维度对用户进行归类区分,进而根据用户需求对其进行精准理论信息投放。运用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方式,不拘泥于文字、声音和视频,多使用图画、H5、动画、游戏、音乐、快闪、聊天表情等传播形式对理论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呈现,真正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写实脱贫攻坚大地的论文   讲好贵州经济发展的逻辑


赵普

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


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写实脱贫攻坚大地上的论文,讲好贵州经济发展中的逻辑,是时代赋予贵州财经大学师生的使命担当和无尚荣光。

深入领会精神,写实脱贫攻坚大地上的论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与宣传工作者并肩携手,明确使命、强化担当,写实脱贫攻坚大地上的论文。

坚持理论创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贵州财经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注重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在着力推进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进程中,始终紧扣我省三大战略行动,坚持“校农结合”破解产品供求矛盾,“文军扶贫”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党建扶贫、电商扶贫工作在全省教育大会上受到省委领导点名表扬,多项研究报告、对策建议获省领导批示肯定。上述成绩,与贵州发展同步,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了贵州经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显著成效,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瞩目。

实现研宣结合,讲好贵州经济发展中的逻辑。统筹推进理论研究宣传工作,既要重视宣传思想对理论研究的指引及其所提供的高度和角度,也要重视理论研究对宣传工作的支撑及其所提供的深度和力度。社科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应同实务工作者一道,共同追求“研宣合一、做说合一、知行合一”,努力实现“学者”与“记者”的角色互换和团队协作,实现“论文”与“新闻”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实现理论研究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在“调查研究”上的高度协同,致力于讲深、讲透、讲活、讲好贵州经济发展中的逻辑,进一步提高对外宣传报道质量和对内示范引领效果,发出脱贫攻坚的贵州好声音和贵财好声音!


立足贵州经济实践做原创性研究

洪名勇

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实践是理论创新之源。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而且也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多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都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对此没有完全清楚的认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践,仅从经典或者CNKI已经发表的论文中进行研究。粗看起来,论文是很学术,但缺乏思想、缺乏实践为基础。因此,必须进一步搞清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理论的基础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这说明,实践是理论创新之源,从事理论研究,必须深入到实践之中,深入了解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仔细观察实践、认真科学分析实践,把握时代脉络、聆听时代声音,才能做出原创性科研成果。

贵州经济建设实践是我们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创新之源。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建设进行的一系列经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以农村改革为例,在扶贫开发领域进行的“六个到村到户”、“四看识真贫”、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式扶贫、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机制等等探索,需要贫困经济学专家进行深入提炼。还有,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产业革命,也为我们进行研究的着力点。

进行原创性研究需要我们转变学风。转变学习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瞄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进行学术研究,而不是脱离实际从书本开始进行研究。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按照规范的学术研究、提炼实践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提出理论假设、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假设,发现规律。转变学风进行经济学研究,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事有思想的学术研究。二是大兴学习之风,站在学术前沿进行系统提炼、科学观察、科学研究问题,从事有学术的思想研究。


谈谈理论工作者的能力与素养

黄其松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句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是时代的产物,思想理论是时代的产物。进而言之,思想家、理论家也是时代造就的,任何人脱离不了他生活的时代,他的思想、理论是源于时代的。今天,我们理论工作者该如何用我们的文章反映这个时代、理解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用我们的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和时代发展?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个理论工作者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并用以指引理论研究工作。

理论是理论,不是现实本身,它是对现实的抽象。就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对于同样一件事或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因此,任何一种理论肯定包含着理论家的价值观和立场。在我们这个时代,理论工作者应该有什么样的立场和价值观呢?我认为是人民立场,就是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自觉服务于人民。这实际上也是坚持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除了需要具有人民立场,理论工作者还应该具备足够的能力——抽象能力,即对现实的抽象能力。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素养。理论工作者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以及理论创新,需要有独特的理论视角和表达能力。这要求理论工作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语言驾驭能力。二是观察能力。所谓观察能力,在这里是指对现实、对现象、对问题的了解、掌握程度。理论工作者、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要走出书房、走进现实、走进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

理论研究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论工作者应深入现实、深入现场,这样理论研究才有活力、理论创新才有生命力。这几年,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等众多领域创造出了贵州经验。毫不夸张地说,贵州是理论研究的经典案例和典型样本,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我们应该深度调研贵州实践,准确提炼贵州经验,系统挖掘中国特色理论创新的贵州元素,用反映时代的理论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理论创新为贵州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尽一份责任。


贵州世遗申报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与实践

      

熊康宁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院长


贵州经济因喀斯特山地农业处于先天性缺陷欠发达,而今,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过去贵州的先天性缺陷成为赶超世界的后发优势。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团队,通过科技支撑贵州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与保护,认真践行了贵州绿水青山就是世界自然遗产金山银山的理论。

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美、地质地貌、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突出品质和显著的全球价值,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自然美、地球演化历史、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三个标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科技支撑材料,2006年1月经国务院总理签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6月,第31届大会决议将包括贵州荔波在内的3处喀斯特地正式列入世界遗产清单;2014年6月,第38届大会决议将包括贵州施秉在内4个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遗产清单。

对贵州赤水丹霞自然美、地质地貌、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赤水丹霞的突出品质和显著的全球价值,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的自然美、地球演化历史、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四条标准以及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2010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大会决议将包括贵州赤水在内的6处丹霞正式列入世界遗产清单。

对贵州梵净山自然美、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梵净山的突出品质和显著的全球价值,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的自然美、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三条标准以及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201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决议将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清单。


系统总结贵州脱贫攻坚经验


常明明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长期以来,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拼搏创新,大胆实践,创造了贫困落后省份后发崛起的“贵州速度”,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本”。形成了一系列贵州经验,如产业扶贫、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和秋季攻势以及“春风行动”攻坚行动,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农村“三变”改革、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四重医疗保障”、严查扶贫领域“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等。贵州减贫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源于贵州省干部群众对省情的深刻认识和脱贫攻坚的信念,更来自于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扶贫经验。这些经验,已不囿于贵州,开始向全国推广,正在为其他地区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和参考借鉴。同时,贵州的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巨大成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贵州的伟大实践,在贵州脱贫攻坚实践中必将会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贵州脱贫成效是中国减贫的缩影。贵州70年的扶贫开发历史,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展现和阐释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作为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在某种意义上指的就是中国历史所赋予的,因此,以贵州为样本,讲好中国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历史故事,将贵州经验上升为农村扶贫开发理论,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基本轨迹,总结发展规律,将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素材和理论基础。



脚踏大地 着眼于民 思考时代 创新理论



沙飒

省社科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


两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总结了贵州脱贫攻坚的经验,并得到中央权威刊物的隆重推出,这既是对贵州脱贫攻坚成效的肯定,也是对贵州理论界立足本土、服务现实、指导实践的肯定,更是中央从理论层面对贵州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实践的高度认可。

怎么样才能出精品力作,从哲学社会科学的担当而言,“脚、眼、脑、手”能力的提升正是社科人新时代的责任所在。

脚踏大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开什么处方治什么病,首先要把是什么病搞清楚。号脉都号不清楚,那治什么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果远离现实、闭门造车、空疏论道,一定出不了好成果。只有走进火热的社会实践,找到真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不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形成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着眼于民。为民立言是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立场。惟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懂得群众的所思所想,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要走出象牙塔,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思考时代。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时代之基,听清时代声音,感知时代的细微变化、书写时代的伟大成就、呈现时代发展的深层逻辑。

创新理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习总书记指出,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我们的理论创新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以开展理论创新课题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工作

   


魏小梅

省社科联研究室主任


近年来,省社科联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在推动理论创新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组织开展理论创新课题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大幅拓展提升理论创新课题。2017年,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我们对原仅面向市州开展的理论创新课题进行大幅拓展提升,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以委托、招标、联合等形式面向全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课题侧重应用研究,突出理论创新,以此平台,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培养发现优秀人才,推动理论创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年来,共申报课题1000多项,立项600余项,2017-2018年验收结题294项(2019年课题还未结题)。课题组织单位每年40-60个不等,主要为高校、高职、科研院所、党校等。每年申报及结题均分别是过去的10倍以上,无论规模还是课题质量均远远超过以往。

调动社科工作者积极性。各类项目课题,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党建、生态方方面面,特别是我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研究。创新课题的拓展提升,受到社科界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充分调动了社科工作者、尤其地方院校和高职教师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有针对性有参考价值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尽管该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课题品质还需要不断提高,促进课题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这三年的实际情况看,此项工作的拓展开展,是有意义有必要的。组织开展理论研究,是社科联的核心职能之一。我们将竭尽所能,发挥好履行好职能职责,为推动理论创新做好各项工作。




让理论宣传鲜活起来

         


李坤

当代贵州杂志社社会科教部副主任


《为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一文经求是杂志社发表后,在贵州引起强烈反响。文章调查深入,主题鲜明,语言生动,是践行“四力”的精品力作,也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生动实践。

写作思路新。文章不同于传统的调研报告的写法。传统的写法通常以背景、举措、成绩、经验和启示为逻辑结构,但这样的写作范式不利于新闻传播,也不利于大众接受。在写作思路上,文章进行了大胆创新,采用通讯的体裁,分八个小标题,除最后一个小标题外,每一个小标题平均用力,都是贵州脱贫攻坚的经验总结。全文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主线,将贵州脱贫攻坚的思路、举措和成绩都表现出来,这种写作方式在求是杂志是一种创新。

话语体系活。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章改变惯用的说教方式,每一小节都用故事开头,联系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再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进行诠释,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创新实践有机结合,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具有说服力和亲和力。

表现手法多。文章将贵州减贫事业放在中国乃至人类减贫视野中审视,采用对比、排比等手法,形成鲜明反差。例如,通过引用明清时期王阳明等对贵州的评价,突出贵州脱贫攻坚是千百年来的历史难题;通过清代官员常恩受命安顺府知府时从北京到贵州的艰辛旅程对比贵州的交通巨变;利用中国天眼探测137亿光年电磁波的距离对比罗甸县麻怀村200余米的人工隧道,彰显时空的纵深感。

创新无止境,理论宣传可以鲜活一点。宣传报道只有“活”起来,避免“假大空”,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凝聚民心。





理论“新闻化” 新闻“理论化”

        



赵勇军

贵州日报社综合报道部主任记者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减贫人数全国第一。如何将贵州脱贫攻坚的好声音宣传好?记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求是》杂志第10期同期推出了省委主要领导署名文章《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决战贫困》和求是杂志社、贵州省委联合调研组《为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两篇文章,既从理论上系统梳理了贵州经验,又从实践层面全面展示了攻坚成果。下面我谈几点想法和感受:

“理论”寓于“新闻”,增强理论的活度。理论本身不是新闻,但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新闻价值。如何将这种有新闻价值的理论宣传好,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新闻方式来表达。这篇调研文章,从8个小标题可以看出,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如“扶志、扶智激发动力”这个标题,既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双扶”思想,也展示了贵州大扶贫战略的经验和成效。文内都是通过大量新闻事实来佐证,让理论在新闻事实中活起来。

“新闻”融入“说理”,提升新闻的深度。这篇调研文章的每个章节开头都用了一个鲜活的事例、故事开头,紧接着便是“说理”,将新闻与说理有机结合,即提升了新闻的广度和深度。如“产业革命深刻改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个章节,用的是普定韭黄案例开头,活泼地展现了我省产业革命带来的蓬勃场景,用贵州鲜活的实践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的扶贫重要论述。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践行“四力”水平。作为一名党报党刊记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思想,要紧跟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好自己的综合优势,将重大战略理论思想与新闻事实有机结合,践行好“四力”要求,让高深的理论贴近大地、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用新闻的表达方式将理论宣传好,讲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好故事。正如新闻名家艾丰所言“优秀的记者应该是用事实说话的理论家。”




以文化赋能破解富饶的贫困

         




李天翼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教授


党的十八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破解“富饶的贫困”难题上,贵州交出了一张张骄人亮丽的答卷。

作为近年来贵州脱贫致富的典型和缩影,世界最大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自2008年以来,以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为要素,以旅游为开发手段,历经十年,让曾经“文化的富饶,经济的贫困”的古老苗寨,一跃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动力强劲的美丽村寨。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知识经验、方式方法,可以高度提炼为西江模式。其背后有什么样的生成逻辑?其实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都是亟待社科界、理论界去立论和去解答。

民族文化价值就其本质而言,是多维和多向度的。十年来,围绕文化价值再生和文化赋能,西江模式呈现出这样一些鲜明特征,一是坚持民族文化的发展式保护,既然注重民族文化底色的保护,也注重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坚持景村融合和高效的市场化运作,凸显企业的社会责任;三是品牌建设注重文化铸魂,杜绝脱离优秀传统文化和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旅游形象建构;四是坚持发展红利的共享与普惠,设置门票共享制度;五是坚持社会治理充分运用民间智慧,化解发展进程中的纠纷与矛盾。西江模式探索十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文化价值再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释放引领地方发展的巨大能量。2018年,西江苗寨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万元,户均8万元,彰显了文化赋能对破解富饶的贫困的根本之力。不仅去除了社区的经济贫困,同时也去除了社区的精神贫困,人们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透过西江模式文化价值再生的意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的贵州在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实现大跨越、大变化的背后,潜藏着无穷无尽、异常宝贵的贵州智慧和贵州经验。




延伸阅读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决战贫困


来源:《求是》2019/10    作者:孙志刚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欠账多,是制约贵州发展和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贫困群众,高度重视改善贫困地区交通设施建设。2015年,贵州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6450公里。有着“桥梁博物馆”之称的贵州,交通的巨变让人叹为观止。图为黔西南州兴义市马岭河大桥。 唐可/摄


产业发展是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事关贫困群众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小康路。茶产业是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截至2018年底,贵州茶园面积达752万亩,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图为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茶海。 李利亚/摄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千百年来,贵州被贴上的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标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贫困群众生活极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贵州仍长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期间听取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嘱咐贵州“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还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贵州还有600多万贫困人口,在全国第一;贫困发生率还有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8个百分点;全省85.3%的面积、91.2%的贫困人口、90.6%的贫困乡镇、92.1%的贫困村、82.5%的民族乡镇都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十分繁重。


贵州的干部群众始终牢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时刻不敢有丝毫懈怠,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心聚力决战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充分肯定了贵州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称之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给予我们极大鼓舞。总书记还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懈怠,发起总攻在此一举”。这既是嘱托,也是鞭策。我们更加切身感受到,贵州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不解决,将愧对中央、愧对历史、愧对4000万贵州父老乡亲。


全省上下大力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为贵州大地的最强音,激发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强大奋进激情,向贫困发起新的冲锋。2018年,贵州贫困人口减少148万人,为近年来减贫人数最多的一年,贫困人口减少到15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为持续稳定脱贫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欠账多,是制约贵州农村脱贫步伐的突出短板。“要想富、先修路”是多年来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在实现县县通高速、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基础上,2017年8月,我们开始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新修农村公路8万公里,确保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公路,今年上半年可全部完成,直接惠及1200万农村人口。这一举措深受农民欢迎,他们自发地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工程监理。为解决山区农民饮水安全问题,2018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决战行动,覆盖27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82.7万人,今年上半年可全面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全方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更好保障;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光纤网络、4G网络全覆盖。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存条件。贵州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通水通路通电成本过高地方的群众,很难实现就地脱贫,必须实施易地搬迁,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我们把中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策机遇,从2015年12月开展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搬迁规模18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9.4万人,占全国搬迁贫困人口的1/6,是全国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根据贵州特殊的地形地貌、贫困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创造性探索出了“六个坚持”的搬迁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即: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目前已完成搬迁入住140多万人,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搬迁入住任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从搬迁工作一开始,我们就高度重视群众搬出来的后续扶持和稳定工作,今年2月系统制订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作出了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的制度性安排,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搬迁群众进了城,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主动将新旧住房照片挂在新房里,对比今昔变化,由衷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英明决策。


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持续稳定脱贫构建牢固的产业支撑。贵州农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水稻三大作物,劳动生产率低,脱贫增收速度慢,尤其是玉米有1200万亩,平均每亩收益仅600多元,传统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进程。经过努力探索,2018年我们下定决心在全省发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推行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大幅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高效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全年减种玉米785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6万亩,平均每亩增收3079元,带动45.53万户160.84万贫困人口增收,户均增收8296元,人均增收2348元。2019年以来,明确省委省政府各位负责同志领衔,组建专班重点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实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这“三保障”,与“不愁吃、不愁穿”一起,构成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我们咬定底线任务,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两不愁”问题的同时,紧盯“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一项一项地保障到位。教育方面,持续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扶贫,全面实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无障碍入学,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营养餐改善计划全覆盖,为每个农村中小学配备校医。医疗方面,针对贵州山区山高路远的实际情况,2016年对全省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标准化改造,2017年建成全省一张网,实现省市县乡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全覆盖。2015年远程医疗只有100多个病例,2018年已达到30多万个病例,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从2015年的78.92万人减少至2018年的35.92万人。住房保障方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共改造51万户,其中贫困户20万户,今年可全部完成改造任务。针对农民木结构住房较多的实际状况,特地增加了不透风不漏雨的要求,专项整治透风漏雨老旧住房22万户。在改造中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有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实施“四个聚焦”主攻深度贫困地区,坚决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贵州有深度贫困县14个,尽管都不在“三区三州”范围,但2016年末共有贫困人口115.6万,占到全国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的1/5,县均贫困人口8.3万,是全国深度贫困县县均贫困人口的2.8倍。我们深感,贵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才能确保按时打赢。为此,我们推动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不断增强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8年,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深度贫困地区共减少贫困人口19.21万户81.3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6%。为加大攻坚力度,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调整省级财政支出结构,今明两年每年再向每个深度贫困县增加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强化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我们在全省各级各部门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坚持抓具体抓深入,广泛开展扶贫大调研活动,推动各级干部深入扶贫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持续办好“扶贫专线”,开展“第三方”评估监督,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2018年对所有贫困县开展了一轮巡视。综合中央巡视、考核及我省巡视巡查等情况,2018年在全省集中开展了贫困人口漏评错评、贫困人口错退、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治理成效。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从今年5月开始,用3个月时间集中开展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驻村帮扶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专项治理,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今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再一次发出了向贫困决战的严正军令。军令如山。贵州各级党员干部正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坚决落实好党中央部署安排,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责任担当,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为民情怀,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与广大群众一起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坚决夺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切希望。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书记



为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


来源:《求是》2019/10 

作者:求是杂志社、贵州省委联合调研组 


“组组通”硬化幸福路。2017年贵州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向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发出冲锋号。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不仅改变了农村群众出行条件,也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了脱贫攻坚步伐。图为仁怀市高大坪镇银水村通村通组公路,把山里山外、家家户户连接在一起。 韩双喜/摄


2015年贵州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启动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搬进新天地,迁出好日子”,这是扶贫搬迁居民如今生活的真实写照。图为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安置点,新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干净整洁,搬迁入住群众过上幸福新生活。 徐其飞/摄


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贵州着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十三五”期间,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188万人,是全国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图为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组织群众共吃团圆饭。 新华社发 张晖/摄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巩固扶贫成果的根本手段。贵州正持续强力发起脱贫攻坚,推进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图为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村民种植折耳根喜获丰收,150亩折耳根成了致富草。 王兴友/摄


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贵州在脱贫攻坚中严守生态底线,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最美绿底。图为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感恩奋进(篆刻) 倪和军


一组组数据激动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746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55万人,累计减贫5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6%下降到4.3%,减贫人数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全省经济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前三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2018年,时任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到贵州考察后评价:贵州是我见过的最令人鼓舞的脱贫范例之一;贵州在努力消除贫困的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初夏时节,调研组行走在贵州山山水水之间,到处绿水青山,鸟语花香,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城乡干部群众笑颜开在脸上、感恩刻在心中,对“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的自豪感和责任心,浸透在言语和实干的方方面面。


殷殷嘱托内化于心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横亘绵延的高山深谷,曾经束缚了多少高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500多年前,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驿时发出感叹;“无薮泽之饶、桑麻之利,岁赋所入不敌内地一大县”,200多年后,清代乾隆年间贵州巡抚爱必达这样评价;“黔处天末,崇山複岭,鸟道羊肠,舟车不通,地狭民贫”,清代贵州学者陈法这样勾勒家乡的悲情轮廓。很长一段时间,贵州一直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所面临的诸多贫困难题,实际上是世界性难题,攻克这些难题,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事关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也将对人类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贫困群众特别牵挂,对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特别关心。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贵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并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始终做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要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懈怠,发起总攻在此一举”。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贵州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贵州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脱贫攻坚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举措越来越有力,成效越来越显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全面发展的最强音。


在战略层面,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在战术层面,全力打好以农村“组组通”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四场硬仗”,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实施“四个聚焦”主攻深度贫困地区。


“我们永远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永远感恩党中央。”从乌蒙高原到苗岭侗乡,从乌江之畔到南北盘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贵州深入人心,干部群众状态好、斗志高、信心足、力量大,脱贫攻坚、快速发展的势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旺盛。


扶志、扶智激发动力


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黔南州贵定县昌明镇的打铁村和高坡村,两位村支书高治银和高才友是叔侄关系,脱贫攻坚上却是“竞赛对手”。他俩铆足了干劲,带领两个村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


打铁村的村民在村口立起“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村训,意寓自力更生,向贫困宣战;高坡村的村民哪甘示弱,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竖起“高坡更要志气高”的村训,自励人穷志不穷,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比武”归“比武”,叔侄俩同心协力,共建桐梓园生态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带领两村群众早日脱贫。


在贵定县农村,“自强自立”“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等励志标语随处可见。


扶贫不养懒汉。贵定县在全县开展“勤劳创造好日子、幸福不忘党恩情,懒惰贫穷不光彩、礼让谦和人称赞”的主题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记党情、跟党走,补足贫困群众的“精神之钙”,全县乡村风貌和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针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精神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致富,但不能大包大揽。不然,就是花了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了,也不能持久”,“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


扶贫先扶志。在脱贫攻坚的火热现场,贵州大力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在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一个叫大窝凼的地方,“时代楷模”南仁东耗尽毕生心力建成的“中国天眼”,探测着远达137亿光年的电磁信号。大窝凼以南20公里的黔南州罗甸县麻怀村,党的十九大代表、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带领村民历时12年,在坚硬的山窝子里用钢钎、铁锤凿出了一条200多米的通车隧道,让麻怀村出山的路从2个多小时缩短至15分钟。


137亿光年承载着南仁东和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梦想,200多米的隧道承载的则是邓迎香和麻怀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我可以输在文化程度上,但不能输在精神上,也不要输在信仰上,不要输在志气上”,“现在扶贫就要扶志,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共产党员走!”邓迎香回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对乡亲们说。


高扬精神旗帜,注重典型引领。赫章县海雀村,这个曾经“一户四口之家只有三个碗”的村庄如今早已林茂粮丰,老支书文朝荣功不可没。这样的先进典型有很多,比如:倒在脱贫路上,用生命撑起为民晴空的“羊书记”姜仕坤;用36年时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在贵州屋脊“一驻八年”的优秀第一书记杨波;入选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的余留芬……脱贫攻坚大浪淘沙、英雄辈出,激励全省人民焕发冲天干劲。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全省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每年从农业事业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等组织选派万名农业专家,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三农”,广大“土专家”“田秀才”扎根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利用农闲时间开展脱贫攻坚“冬季充电”大讲习,广大讲习员下到田间地头,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将讲习与其他工作、惠农措施、实用技术讲座、村民大会、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入脑入心,为决战脱贫攻坚充电蓄能鼓劲。


“组组通”硬化幸福路


世界高桥前100名中,46座在贵州,有着“桥梁博物馆”之称的贵州,交通的巨变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时刻,让人不禁想起关于贵州交通的一些历史碎片。其中就有这么一则:“自汉江买舟入黔,高山万仞,浚水千滩,汹涌之声不绝于耳,扁舟逆流,两次断缆,无限艰辛,备极惊骇,颇动思归之念……”


这是160多年前的清代,长白人常恩受命安顺府知府,首次入黔后给京中友人的一封信。信中可见,他从北京到安顺历时一个多月,路途艰险,舟车劳顿,让他无心欣赏沿途秀美的风景。“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这是贵州人曾经的无奈与心酸。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黔道难”成为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一道“拦路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交通先行,对助推广大农民脱贫奔小康意义重大。


“要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是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不畅。”省委、省政府找准贫困脉门,果断决策,下定决心打一场硬仗:搬不了就通,通不了就搬。


2017年8月30日,贵州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向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发出冲锋号。从2017年到2019年,贵州计划投入资金388亿元,对全省3.9万个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实施8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畅率,切实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优先支持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和当年拟脱贫摘帽县率先实现“组组通”硬化路。


组组通,通幸福。


武陵山深处的德江县荆角乡岩底村,因为通了公路,昔日村民眼中的穷山恶水,如今变成了“神秘傩寨”旅游景点。


“公路修到家门口,种植的烤烟和食用菌再也不愁卖!”通组硬化路的建设,让贞丰县北盘江镇的者颡村村民黄国兴喜上眉梢。


截至今年3月,全省累计建成通组硬化路7.81万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57.45亿元。沟通30户以上较大人口自然村寨38507个,通畅率从2017年6月的68.9%提高至98.94%。


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组组通”建设带动贫困群众约25余万人次,带动增收27.1亿元;带动农业产业发展500余万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500个,新增农用车等30余万辆;沿线受益群众达120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7余万人。


如果说“组组通”是打通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那么贵州四通八达的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则是连接这些“毛细血管”的大动脉。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里程达19.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450公里,综合密度跃居全国第一位;全省高等级航道突破900公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通达全国、内捷外畅、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组组通”硬化路,“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念好“通字诀”,打通最后一公里“堵点”,乡村“微循环”愈来愈活络。


“毛细血管”通了,“大动脉”活了,贵州更贵了!


一批全球500强企业落户贵州;正安吉他远销巴西、泰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毕节七星关大白萝卜俏销迪拜,安龙食用菌远销日本……黔货如“猛虎下山”;乡村旅游总收入从2013年的430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2148亿元。


“大搬迁”搬出新生活


一边是峡谷,一边是绝壁。进出村寨,唯有一条崎岖的绝壁“天路”。乌蒙山深处的毕节市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哈冲苗寨,是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寨子。土地破碎,山石横生,而且是地质灾害频发点、峭壁落石不断。守着这一方水土的12户54名苗族同胞,以种植苞谷为生,世代贫苦。


“这个坡我爬够了!做梦都想搬出去!”住哈冲苗寨半辈子的李子珍,说起连攀带爬要歇三四次才走出山外时,泪眼婆娑。


贵州贫,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贵州的一些贫困山区,喀斯特地貌突出、耕地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有专家断言很多区域“不适宜人类居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工作,要求在扶贫开发中落实“四个切实”,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同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重要指示,吹响了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的冲锋号。


彼时的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仍有623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10,全省88个县(区)中就有66个国家贫困县。


2015年冬天,贵州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启动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国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十三五”期间,搬迁总规模18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9.4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


干非常之事,需非常之策。


围绕“搬得出”,不断探索创新,在一次次实践中找寻自己的破题路径。“六个坚持”,让这场大搬迁绝地逢生。


“钱从哪里来?”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补助和奖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万元,同步搬迁人口人均住房补助1.2万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的,人均奖励1.5万元。同时,成立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统贷统还”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省级政府全额提供“子弹”。


实践证明,“六个坚持”是解决“搬得出”的可靠实施路径和政策体系。


2016年8月22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贵州召开。


如果说“搬得出”只是“前半篇文章”,那么“稳得住、能脱贫”,就是“后半篇文章”,这才是扶贫搬迁能否成功的真正考验。


今年2月,贵州作出了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的制度性安排,工作重心从以搬迁为主向后续扶持为主转变。


在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阿妹戚托小镇”,凡是搬迁到这来的群众都有一个新身份——“新市民”,这个称谓有着丰富的内涵。搬进新家就能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在就业创业和就学就医等方面还享有更多优惠,新市民凭证可享受子女免试就近入学、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办理出入境证件等39项公共服务,一证可以解决很多难题。着力解决的就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2019年4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再度在贵州召开。


省生态移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据随机入户调查结果,搬迁群众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为99.03%;住房满意度为98.28%;就业脱贫措施满意度为97.95%。


贵州“搬法”,搬出了奇迹!


产业革命深刻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白旗韭黄天下闻,春来寻畦劲催耕。”


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万亩韭黄地里生机勃勃。“我们的韭黄卖到上海、浙江!那是‘无敌手’!”田野里,忙碌的村民们打趣中带着自豪。这里的韭黄是无公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年收割3次,亩产2500公斤左右、产值约2万元,已带动当地贫困户1281户5775人。


普定韭黄何以走俏天下?化处镇党委委员熊元兴一语道破:得益于全省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后,县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带来的规模效应。“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多年来,由于受交通、资金、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贵州农村产业“小、散、弱”的特征较为突出,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农产品加工方式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企业实力较弱,带动力不强。


“要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话语,正是寄望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生动诠释。


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不仅关系贵州贫困农民脱贫,而且关系2000万农民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


贵州兴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从“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到“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深入推进。


这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革命——


“种了几十年的玉米凭啥要退?”“种水果卖得出吗?”……一开始,面对村民们的疑问,开阳县宅吉乡乡长唐玉军束手无策。


不破不立。如何革除“唯粮是农”的小农经济观念?


带着农民干。村干部带头不种玉米、改种高效作物;党政干部力劝亲戚朋友种菌种果;返乡农民工、大学生自主选择特色产业……


算好“两本账”。干部给农民算经济账,省委给干部们算生态账。“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耕地少且破碎,种植低效益的玉米,实在“不划算”。


如今,宅吉乡产业结构调整达2.21万亩,初步实现了农业产业规模化。村民们从过去的“要我退”变成了“我要退”。


观念一变天地宽。2018年全省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五大经济作物规模基地由2017年的3016个增加到4208个,增长39.5%。


这是一场“发展方式”的深刻革命——


怎么种、如何卖?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必须来一场生产经营方式的大变革。这就是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贵州农产品持续不断、大规模进入省内外大市场。


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进程中,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为弥补短板,全省上下着力强基补链。2018年底前建成冷库库容120万吨,投运冷藏车1148辆,实现冷链县域全覆盖。


同时,着力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创新“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建立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站、店三级体系,每个贫困村和规模化农业基地至少有1个电商网店,2018年网络零售额增长30%。


各地好做法不断涌现。六盘水盘州市以平台公司为保障打造刺梨产业全产业链模式,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围绕种养加销构建全产业链模式……


数据印证发展。2018年,贵州第一产业增加值21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为近5年来最快。


这是一场“转变作风”的深刻革命——


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是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发展过程。


政府引领,四级联动。各地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细化分解目标、措施、责任,省市县乡四级联动,迅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生产工作。


干部示范,打造样板。毕节市每个县(区)建立4个5000亩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样板点,各县(区)书记、县长、分管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亲自办点。


产业革命在贵州结出硕果。2018年,全省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785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6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6%,为近年来最快增速;全年实现148万贫困人口脱贫。


“三保障”提升民生福祉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自2015年起,贵州10所优质省属职业学校,每年每所学校招收两个“威宁班”和两个“赫章班”,在三年时间内为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和赫章县的6000名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带动贫困家庭脱贫。


贵州贫,贫在教育、医疗、住房短板突出。


因为教育落后,很多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医疗落后,很多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为住房差,很多农户的居所透风漏雨,安全隐患突出。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补齐“三保障”短板的深远意义。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贵州把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四场硬仗”之一,作为群众脱贫与否的重要指标,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教育扶贫,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贵州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深入实施教育精准脱贫“1+N”计划,扎实推动教育惠民举措,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教育是拔穷根的根本之策。贵州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上大学免除学杂费;组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全员培训;开办698个免费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班,完成招生3.35万人,本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87.4%和91.9%;还成为实现西部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省份之一。2018年12月,随着贵安新区和29个县(区)顺利通过国家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检查,贵州提前两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许多寒门子弟通过教育改变了人生命运。5年来,贵州累计资助学生4419万人次,资助金额553.2亿元。


健康扶贫,从“看病难”到“真方便”。“在乡卫生院就能检查、确诊,再不用跑去县城医院看病了,真方便!”2018年12月初,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鸡戏坪村村民康合香因突发腹痛来到乡卫生院,不仅治了病,还节约了看病成本。为补足医疗“短板”,贵州各地加快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贵州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有30多万人享受远程医疗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依托大数据发展,打破传统模式,推进省市县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促进优质资源下沉。2017年,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到全省1543个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实现“乡乡通”。


“医联体”服务开启看病新模式。2017年,贵州出台推进医疗联合体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在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服务衔接等纽带进行合作。


贵州全面推行了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303.39万人次享受此救助;全力抓好大病集中免费救治、慢病健康管理服务,将罹患13种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救治,从根本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危房改造,从“茅草房”到“新楼房”。作为国家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贵州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认定标准,出台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


2017年,省级财政在已经安排的7.75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外,新增了7.7亿元“三改”补助资金;2018年,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5.7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0.64万户;2019年,贵州将完成全部现有51.3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大扶贫格局强化攻坚合力


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毕节,当年,红军长征在此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毛泽东写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诗句。


上世纪80年代,这里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视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尽管贫困交加,却没有一人外逃,没有一人上访,没有一人向国家伸手,没有一人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1985年,一位新华社记者关于海雀的内参惊动了中南海。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作出批示:“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警告!!!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一场前无古人的反贫困试验在此开启。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决战贫困的激情如“乌蒙磅礴走泥丸”,在乌蒙大地熊熊燃烧。


30多年来,23个部委先后出台28个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国家部委累计支持毕节实施项目1200多个。统一战线组织8300多人次专家学者前往毕节试验区考察调研,协调推动项目1723个,恒大集团无偿投入110亿元结对帮扶毕节10个县区……在党中央的关心和各方力量支持下,毕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扶贫开发事业,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家和外部力量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贵州广泛有效地动员和凝聚起各方面力量,积极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推动所有精兵强将、所有帮扶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集中兵力尽锐出战。全省上下,抓脱贫抓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建立党政同责、书记主抓、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工作到户、责任到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的组织指挥体系。


借力大数据务求精准。贵州把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大数据的“聚通用”,让“大数据+大扶贫”成为政府提升扶贫管理能力的途径、发展扶贫产业的方向、政府扶贫资源的载体、汇聚扶贫力量的平台。大数据还实现了全省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实时观测、动态监测,精准评估扶贫项目进展,有效地提升了扶贫资源、资金和项目的精准度、有效性。


“文军扶贫”肩担大义。贵州整合宣传、文化、教育战线力量,深入开展“文军扶贫”行动,大力创新扶贫模式,探索出舆论扶贫、免费广告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社科扶贫、挂帮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形成“军团作战”,帮助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心理上、现实中实现脱贫。


外部力量倾情帮扶。中组部、公安部、国务院扶贫办等38家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贵州50个贫困县;东部上海等7座城市与贵州8个市(州)扶贫协作;澳门特别行政区对口帮扶黔东南州从江县;万达集团定点帮扶丹寨县;省内21家国有企业结对帮扶20个重点县,全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4299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4452个贫困村……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贵州村村寨寨一天天的“蝶变”,是贵州美丽脱贫的一个个剪影缩影。如今的贵州,乡村颜值更高,农民收入更多,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图景正在贵州大地徐徐展开。


然而,贵州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还有155万贫困人口,剩下的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与此同时,一些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扶贫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不高;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艰巨;一些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2020年的同步小康目标虽然近在咫尺,但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全省上下,总攻的决心坚如磐石。


牢记嘱托始终如一。已有的成就让贵州的干部群众坚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贵州人民实现小康梦想的步伐。


紧盯目标始终如一。集中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始终做到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攻克最后堡垒。


苦干实干始终如一。实干是最忠诚的感恩,实绩是最厚重的奋进。带领乡亲们将“省级二类贫困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别墅村”“产业村”的安顺市西秀区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总结脱贫的经验“就一个字!‘干’!”“将‘干’字坚持到底,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贵定县委书记莫春开话音铿锵:“宁可让领导干部脱皮脱发,也要让群众脱贫致富!”


工作方法始终如一。从领导机关到基层组织、从领导干部到基层干部,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抓具体、抓深入,大力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扎扎实实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敢于较真碰硬,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确保脱贫过程扎实、结果真实,经得起检验。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在贵州大地劲吹!